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_教案教学设计.doc
5页《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48—50练习九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并能熟练地用加法算得乘法的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类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之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能熟练地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教学难点: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提出目标 1、找朋友用卡片出示) 2+2+2=63+3+3+3=12 3×4=123×2=64×3=122×3=6 2、出示学习目标: (1)自主完成习题 (2)在自主学习、互动展示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熟练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进行找朋友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新课中让学生用加法算式求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做发铺垫,也让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习目标的提出,让学生努力有方向有奔头,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完成练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48—49的5、6、7、8题(教师参与其中,相机帮助,重在收集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及错例,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 2、同桌展示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展示,成果共享以小组为单位逐题展示) (1)算法展示 a.第5题 算式:5×33×5 6×44×6 (学生展示后,让学生读读所列的算式,并说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b.第6题 算式:2×43×52×6(或6×2) c.第7题 ‘3+3+3+2’如有学生改写成‘3×3+2’的应予肯定和表扬 ‘4+4+4-4’如有学生改写成‘4×3-4’或‘4×2’的应予肯定和表扬 d.第8题 3个8相加,和是(24)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24) (这是两道相关联的填空题,学生展示后,让学生说说填得的数和两道题的联系,以进一步认识相同加数与乘法的关系) f.第9题 学生列加法算式或用乘法算式都应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理解 (2)错例展示 根据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时教师参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让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均可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个体在思维方式和水平上存在差异,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展示,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精神尤其重要] 三、联系生活,拓展知识外延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乘法计算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呢?如: (1)一辆小车有4个轮,3辆这样的小车一共有几个轮?用乘法怎样算? 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算的例子?(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信息,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乘法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a、一包铅笔的外包装(规格6支×2),你从这道算式中知道了什么? b、一盒月饼,按3×2放置,猜一猜里面的月饼是怎样放的? (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2)送信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小动物们打来了求助,想让小朋友们帮忙,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狗、小鸟、小兔是邻居(出示课本第50页插图),有一天邮递员送来一些信(出示信封:3+3、6+6+6+6、5+5+5、4+4+4+4+4+4、3+3+3+3+3、2+2+2、3+3+5),你能帮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同桌合作逐一分信后在全班展示,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3+3+5分不出去。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用乘法算的例子”开放题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兼顾学困生和优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