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可编辑).docx
22页初三物理的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总结1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 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3.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总结2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9(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 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三、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四、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2)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 3出)的热量是4.2×10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5、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热量的计算:Q=cmΔt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 =30℃-lO℃=2O℃,物体温度升高了20℃,温度的变化量Δt =20℃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差 五、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2(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