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关键技术操作作业流程.docx
21页静脉输液技术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选手参赛号: 赛室号: 比赛开始时间: 月 日 时 分项目名称操作步骤技 术 要 求分 值扣分及说明备注选手汇报参赛号码,比赛计时开始操作过程21分评定解释(1.5分)·查对患者信息,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合作·评定患者皮肤、血管情况·六步洗手、戴口罩0.50.50.5查对检验(2分)·二人查对医嘱、输液卡和瓶贴·查对药液标签·检验药液质量·贴瓶贴0.50.50.50.5准备药液(2.5分)·启瓶盖·两次消毒瓶塞至瓶颈·检验输液器包装、使用期和质量·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0.510.50.5查对解释(1分)·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1初步排气(2.5分)·再次检验药液质量后挂输液瓶挂于输液 架上·排空装置内气体·检验有没有气泡0.511皮肤消毒(2分)·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垫小垫枕和诊疗巾·选择静脉,扎止血带(距穿刺点上方6~10cm)·消毒皮肤(直径≥5cm;2次消毒)0.50.51静脉穿刺(4.5分)·再次查对·去除针套,再次排气至有少许药液滴出·检验有没有气泡·固定血管,嘱患者握拳,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方向将穿刺针推进少许0.50.50.521固定针头(2.5分)·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打开调整器,嘱患者松拳·妥善固定1.51调整滴速(2.5分)·依据患者年纪、病情和药品性质调整滴速(口述)·调整滴速时间最少15秒,并汇报滴速·实际调整滴数和汇报一致·操作后查对患者·通知注意事项0.50.50.50.50.5操作后2.5分整理统计(2.5分)·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放呼叫器于易取处·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六步洗手·统计输液实施统计卡·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口述)0.50.50.50.50.5停止输液3.5分拔针按压(1.5分)·查对解释·揭去敷贴,无菌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关闭调整夹,快速拔出针·嘱患者按压片刻至无出血,并通知注意事项0.50.50.5安置整理(1分)·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问询需要·清理诊疗用物,分类放置0.50.5洗手统计(1分)·六步洗手,取下口罩·统计输液结束时间及患者反应汇报操作完成(计时结束)0.50.5综合评价5分关键步骤(4分)·一次穿刺成功,皮下退针应减分·一次排气成功·无菌观念强·查对到位·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110.50.51护患沟通(1分)·沟通有效、充足表现人文关心1操作时间______分钟总 分32得 分 裁判署名: 3.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第四赛室)完成时间:10分钟内完成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选手参赛号: 赛室号: 比赛开始时间: 月 日 时 分项目名称操作步骤技 术 要 求分 值扣分及说明备注选手汇报参赛号码,比赛计时开始操作过程19分评定解释(2分)·查对患者信息,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合作·评定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SpO2·评定气管切口敷料、气管套管固定情况10.50.5吸痰准备(4分)·给患者高流量吸氧3~5分钟(口述)·检验吸引器各处连接是否正确、有没有漏 气·打开吸痰器开关,反折连接管前端,调 节负压·六步洗手、戴口罩·检验药液标签、药液质量·打开瓶装生理盐水,倒生理盐水(瓶签 向掌心,冲洗瓶口,从原处倒出)·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0.50.50.50.50.510.5吸痰操作(8分)·帮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铺诊疗巾于颌 下·取下患者气管切开口处辅料·检验吸痰管型号、使用期·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无菌手套,取出吸 痰管·连接管和吸痰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检验吸痰管是否通畅·阻断负压,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 管内,遇阻力后略上提·吸痰时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每次吸痰<15秒·吸痰过程中亲密观察患者痰液情况、生 命体征、SpO2(口述)·吸痰后给患者高流量吸氧3~5分钟 (口述)·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将吸痰管和 连接管断开·将吸痰管连同手套弃于污染垃圾桶内, 关闭吸引器,将连接管放置妥当·六步洗手0.50.50.50.50.50.5110.50.50.50.50.50.5更换敷料(3.5分)·取下开口纱布,评定气管切口伤口情况·碘伏棉球消毒擦拭气管套管周围皮肤,一次一个棉球,直径超出8cm,方向从内向外,消毒两遍·重新垫入无菌开口纱布衬于套管和皮肤中间·套管口覆盖湿润纱布并固定·检验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度0.51.50.50.50.5评价效果(1.5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SpO2改变·肺部听诊判定吸痰效果(左右锁骨中线 上、中、下)0.51操作后2.5分整理统计(2.5分)·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放呼叫器于易取处·整理床单位及用物·通知注意事项·六步洗手、取下口罩·统计痰液量、色、性状、粘稠度,气管切开伤口情况汇报操作完成(计时结束)0.50.50.50.50.5综合评价2.5分护患沟通(0.5分)·沟通有效、充足表现人文关心0.5关键步骤(2分)·无菌观念强·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垃圾分类处理10.50.5操作时间_______分钟总 分24得 分 裁判署名: 十一、奖项设置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设参赛选手奖和优异指导老师奖。
一)参赛选手奖设个人一、二、三等奖以实际参赛选手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百分比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二)优异指导老师奖取得一等奖参赛选手指导老师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异指导老师”证书十二、技术规范此次大赛引用职业标准和专业技术标准有:中国《护士条例》、中华护理学会《护士守则》、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抢救指南》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技术操作规范用物准备:4项技术操作用物一次准备齐全(30分钟)1. 右踝关节扭伤包扎技术(第一赛室)完成时间:5分钟内完成考评资源:①诊疗盘(小号):弹力绷带(自带绷带扣); ②统计单、诊疗车、免洗洗手液、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③支腿架;④模拟患者右踝关节扭伤包扎技术操作规范项目名称操作步骤技 术 要 求操作过程评定患者·判定意识,确定患者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护士工作·评定模拟患者伤情:有没有肿胀、触痛、踝关节不稳定、畸形等,汇报结果·评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合作安置体位·帮助患者取坐位、患肢抬高·六步洗手绷带8字型包扎·绷带自患肢足背至足弓缠绕2圈·经足背-足踝骨内侧、外侧-足背-足弓行8字型缠绕,如此再反复缠绕2次,每一圈覆盖前一圈1/2-2/3·于足踝骨上方、足腕部做围绕2圈(注意不要压住足 踝骨)·用绷带扣固定·检验确保包扎牢靠且松紧适宜操作后安置整理·撤消用物,安置好患者(患肢抬高)并 交待注意事项·六步洗手·统计伤肢情况及包扎日期和时间综合评价规范熟练·注意遵照节力标准·注意保护患者安全·患者肢体放置合理护患沟通·沟通有效、充足表现人文关心2. 心肺复苏技术(第二赛室) 完成时间:5分钟内完成 考评资源:①心肺复苏模拟人、诊察床(硬板床)、脚踏垫;②诊疗盘:人工呼吸膜(纱布)、纱布(用于清除口腔异物)、血压计、听诊器;③手电筒、弯盘、抢救统计卡(单);④诊疗车、免洗洗手液、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范项目名称操作步骤技 术 要 求操作过程判定和呼救·判定意识,5秒钟内完成,汇报结果·同时判定呼吸、大动脉搏动,5~10秒钟完成,汇报结果·立即呼叫安置体位·将患者安置于硬板床,取仰卧位·去枕,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口述)心脏按压·抢救者立于患者右侧·解开衣领、腰带,暴露患者胸腹部·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方法:两手掌根部重合,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上半身前倾,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min开放气道·检验口腔,清除口腔异物·取出活动义齿(口述)·检验颈部有没有损伤,依据不一样情况采取适宜方法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抬起·吹气同时,观察胸廓情况·连续2次·按压和人工呼吸之比:30:2,连续5个循环判定复苏效果操作5个循环后,判定并汇报复苏效果·颈动脉恢复搏动·自主呼吸恢复·散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收缩压大于60mmHg(表现测血压动作)·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操作后整理统计·整理用物,分类放置·六步洗手·统计患者病情改变和抢救情况综合评价复苏评价·正确完成5个循环复苏,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指标显示有效(以打印单为准)规范熟练·抢救立即,程序正确,操作规范,动作快速·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按时完成 3.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第三赛室) 完成时间:12分钟内完成考评资源:①诊疗盘:皮肤消毒液(安尔碘)、无菌干棉签(一次性)、0.9%氯化钠(250ml塑料袋)、输液器(单头)、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直型)、无菌透明敷贴、输液胶贴或胶带;②止血带、诊疗巾、小垫枕、血管钳、弯盘、输液瓶贴、输液实施单、输液实施统计卡、管道标签;③诊疗车、免洗洗手液、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④输液架;⑤剪刀。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范项目名称操作步骤技 术 要 求操作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