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docx
4页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本章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采用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工程1 材料要求砂: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砂石:应采用天然级配材料,用强度均匀、未风化的砂石,粒径一般为5〜40mm,其中 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且不易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3%砂和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2主要机具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人力夯、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靠尺、铁锹、铁耙、喷水用胶皮管、小线、钢尺、楔形尺、级配筛、振捣器等3 作业条件施工前,对砂和砂石进行材料进场检验,检查原材的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当地下水位高于垫层底面标高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和降水措施进行降水,达到垫 层以下无积水与垫层有关的电气管线、设备管线及埋件等已安装完毕,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并已 办理各种验收手续根据设计要求,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压实试验,已选定的砂或砂石料,确定了铺设厚度、 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已经放好控制地面、标高水平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厚度 的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对操作者进行施工交底4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砂石垫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00mm,铺时按线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铺设,摊铺均匀, 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砂石填补铺完一段,压实前应洒水使表面保持湿润小面积房间采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不少于三遍;大面积宜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且碾压不少于四遍,夯实后的砂石垫层表面应平整密实且 无松动石子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铺设同砂石垫层,亦应分层摊铺均匀,洒水湿润后,采用 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一夯压半夯并达到表面平整、无松动为止,高低差不大于20mm, 夯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冬期施工温度低于-10°C时不宜施工施工中使用的砂或砂石料不得含有冻块,要随筛、 随拌、随铺、随打、随保温,严格执行接槎、留槎和分层的规定找平与验收,内容为: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设检查员,环刀取样,测定 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 线找平,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砂石垫层的环刀取样采取的方法:取一个结实的固体 容器,容器高度以低于垫层厚度20〜30mm为宜,测量出其容积V与重量G,将其埋入垫 层中,待垫层夯实后挖出,去掉容器外的砂石,将容器及其内部砂石再次称重得G',密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斜槎,上下层接头要错 500〜1000mm。
铺筑厚度:当采用压路机压实时为250〜350mm,采用轻型机械压实时为150〜200mm, 采用振捣器振实时,以振捣深度为宜夯实后的砂或砂石垫层都需做干密度试验,合格并由工长签认报告单后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5 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 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应采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 厚度的2/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2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一般项目:1 表面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2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标准表中的检验方法检验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1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咼±20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 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 / 10用钢尺检查6 成品保护在已铺设的垫层上,不得用锤击的方法进行石料和砖料加工 垫层铺设后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暴露、行车、走人,造成松动 做好垫层周围的排水措施,防止受雨水浸泡造成下陷。
紧靠已铺好的垫层部位,不得随意挖坑进行其他作业冬期施工,因垫层较薄,在做面层前,应有防止基土受冻措 施7 应注意的问题砂、砂石垫层施工,基土必须平整、坚实、均匀;局部松软土应清除,用同类土分层 回填夯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回填土夯实;基土表面应避免受水浸润,基土表面与砂、 砂石之间应先铺一层5〜25mm砂石或粗砂层作砂框,以防局部土下陷或软弱土层挤入砂 或砂石空隙中而使垫层破坏垫层铺设时每层厚度宜一次铺设,不得在夯压后再行补填或铲削夯压完的垫层如遇雨水浸泡基土或行驶车辆振动造成松动,应在排除积水和整平后, 造成地面开裂、重新夯压密实垫层铺设使用的砂、砂石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摊铺厚度必须均匀一致,以防止厚 薄不均、密实度不一致,而造成不均匀变形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