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板性能指标.doc
7页主板的性能指标 主板的性能指标 (1)支持CPU的类型与频率范围 CPU插座类型的不同是区分主板类型的主要标志之,尽管主板型号众多,但总的结构是很类似的,只是在诸如CPU插座等细节上有所不同,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主板CPU插槽的不同分Socdet 370, Socdet A,Socdet 478,Slot 1和Slot A等几类,它们分别与对应的CPU搭配 CPU只有在相应主板的支持下才能达到其额定频率,CPU主频等于其外频乘以倍频,CPU的外频由其自身决定,而由于技术的限制,主析支持的倍频是有限的,这样,就使得其支持的CPU最高主频也受限制,另外,现在的一些高端产品,出于稳定性的考虑,也限制了其支持的CPU的主频,比如现支持雷鸟的一些主板就是这样(2)对内存的支持 内存插槽的类型表现了主板所支持的也即决定了所能采用的内存类型,插槽的线数与内存条的引脚数一一对应内存插柄一般有2-4插槽,表现了其不同程度的扩展性另外,对于用SDRAM内存的插槽而言,即使有四个插槽,DIMM3和DIMM4也共用一个通道因此在插满内存条的时候,DIMM3和DIMM4要求必须是单面内存且容量相同,否则计算机将无法识别。
因此,除非为将来的升级做打算 (3)对显示卡的支持 主板上的AGP插槽是应用于显示卡的专用插槽AGP不是一种总线,它是一种接口规范,可以使显示数据不经过PCI总路线,直接送入显示子系统这样就能突破由于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从而达到高性能3D图形的描绘功能AGP标准可以让显卡通过专用的AGP接口调用系统主内存做到显示内存,从而大大提高了显示数据的传输速率,目前主板的AGP工作模式主要是AGP4X,其对应的传输速率为1064MB/S,随着显示性能的迅速提高,其功耗逐渐增大,并且对稳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两年前提出的AGP PRO插槽标准现在开始普及了起来,AGP PRO要求显示卡通过AGP插槽能得到独立的3.3V供电,并且通像DIMM槽一样的卡子获得更牢固的固定方式,从外观上看,AGP PRO插槽比传统的AGP槽在尾部长出一小段,并且有固定用的卡子,这比较容易辨认,AGP PRO插槽兼容传统AGP接口的显示卡对于采用i815,sis630/730,VIA KM133等芯片组整合了显示功能的主板,是否提供额外的AGP插槽也是其一项重要的指标,没有AGP插槽就几乎等于失去了升级显示卡的可能,对显示系统有较高要求的用户,不适宜采用这种主板。
(4)对硬盘与光驱的支持 主板上的IDE接口是用于连接IDE硬盘和IDE光驱的,IDE接口为40针和80针双排插座,主板上都至少有两个IDE设备接口,分别标注IDE1或者说primary IDEt和IDE2或者 secomdary IDE (5)扩展性能与外围接口 除了AGP插槽和DIMM插槽外,主板上还有PCI,AMR,CNR,ISA等扩展槽标志了主板的扩展性能,PCI是目前用于设备扩展的主要接口标准,声卡、网卡、内置MODEM等设备主要都接在PCI插槽上,主板上一般设有2-5条PCI插槽不等,且采用MircoATX板型的主板上的扩展槽一般少于标准ATX板上扩展的数量,一般家庭用户,可能需要一个PCI槽接声卡,另一个接内置MODEM或网卡,再考虑以后的升级需要,三个PCI插槽可能是最低的要求 (6)BIOS技术 BIOS是集成在主板CMOS芯片中的软件,主板上的这块CMOS芯片保存有计算机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CMOS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程序现在市场上的主板使用的主要是Award,AMI,phoenix几种BIOS.早期主板上的确良BIOS采用EPROM芯片,一般用户无法更新版本,后来采用了Flash ROM,用户可以更改其中的内容以便随时升级,但是这使得BIOS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而BIOS一旦受到攻击,主板将不能工作,于是各大主板厂商对BIOS采用了种种防毒的保护措施,在主析选购上应该考虑到BIOS能否方便地升级,是否具有优良的防病毒功能 内存插槽:一般位于CPU特座的旁边,它是板上必不可少的插槽,前且每块主板都有两到三个内存插槽。
目前的主流内存有3种,而这3种内存条的引脚,工作电压,性能都不相同因此与之配套的内存插槽也不尽相同从外观上来看主要是长度,隔断有很大的区别,其中SDRAM与DDR SDRAM的插槽长度一样,但SDRAM有两个隔断,而DDR只有一个隔断至于RDRAM插槽,其隔断也有两个,但两个都位于插槽中央,左右是对称的 提示:DDR-2是由JEDEC,电子元件工业联合会制定哪诖姹曜肌9ひ当曜嫉哪谡酵ǔV傅氖欠 螶EDEC标准的一组内存JEDEC定义的全新的下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在INTEL的BTX规格的代号ALDERWOOD的I915P芯片组和代号GRANTSDALE的I925芯片组中被完全支持 2 总线扩展槽:在主板上占用面积最大的部件就是总线扩展槽用于扩展电脑功能的插槽通常称为I/O插槽,大部分主板都有1~8个扩展槽扩展槽是总线的延伸,也是总线的物理体现在它上面可以插入任意的标准元件,如显卡,声卡,网卡,多功能卡等 3 BIOS芯片:中文意思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需要注意的是,BIOS实际上是电脑中最底层的一种程序,它一般固化在一块ROM芯片中这块芯片包含了系统启动程序,基本的硬件接口设备驱动程序。
BIOS为电脑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电脑的原始操作都是依照固化在BIOS中的程序来完成的当系统启动时,BIOS进行通电自检,检查系统基本部件,然后系统启动程序将系统的配置参数写入CMOS中 4 芯片组:主流芯片组主要分支持INTEL分司CPU芯片组和支持AMD公司CPU的芯片组两种 芯片组的功能:主板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与核心,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控制运行中心,而主板芯片组的作用不仅要支持CPU的工作而业要控制的协调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软硬盘接口: IDE接口:硬盘的接口技术非常多,最多的是IDE接口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接口,有些主板的IDE2为白色,IDE1为另外一种颜色,以方便用户识别当我们在IDE接口上分别接一个硬盘时,接在IDE1接口上的硬盘即为主盘,接在IDE2接口上的硬盘为从盘假设两个硬盘以前都安装有操作系统,这时如果启动电脑,电脑将从主盘寻找系统启动,即从接在IDE1接口上的硬盘启动操作系统每个IDE接口都可以接两个IDE设备,如果在一个IDE接口上接两个硬盘,必须用硬盘跳线设置一个硬盘为主盘,一个为从盘,不然将无法启动; SCSI接口:它是一种与IDE完全不同的接口它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而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
每个SCSI总线上可以连接包括SCSI近两年卡在内的8个SCSI设备SCSI的优势在一塌胡涂它支持多种设备,独立的总线使得它对CPU的占用率很低,传输速率比ATA接口快得多,但同时价格也很高,因此也决定了其普及程度远不如IDE,只能在高档的电脑设备中出现; 串行ATA接口:它一改以往ATA标准的并行数据传输方式,而是以边疆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这样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1位数据传输,此做法能减小接口的针脚数目,用4个针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相比ATA接口标准的80芯数据线来说,其数据线显得更加趋于标准化; FIBRE CHANNEL接口:它是一种跟SCSI或IDE有很大不同的接口,以前,它是专为网络设计的,常见于高档交换机或者网卡中,但后来随着存储器对高带宽的需求,慢移植到现在的存储系统上来;USB接口:即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应用最为普遍的设备接口,不仅应用于硬盘驱动器,打印机,扫描信,数码相机等设备现在几乎也普遍采用USB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