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doc
3页二氧化碳制取及性质的实验改进月明潭中学 王 正 气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在全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的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书本教材首先探究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教材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并给出了一些仪器,让学生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再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最后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课本原装置如右图,收集后检验性质: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燃性,高矮不一的蜡烛验证密度,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用紫色石蕊检验不足之处:不能为探究其性质提供充足的气体;实验不连贯,耗时长,不利于课堂操作;反应物混在一起,不便于分离三、实验改进之处:本着“简洁高效、绿色环保、节约药品”的原则,对这个实验作了如下改进之处:发生装置:集气瓶代替锥形瓶,注射器取代长颈漏斗,下端连接铜网,抽动注射器,分离固态反应物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用锥形瓶盛放紫色石蕊和澄清石灰水溶液,用烧杯盛放呈阶梯状燃着的蜡烛,用玻璃导管、乳胶管、止水夹将上述仪器连接,进行实验。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集气瓶、注射器、铜网、锥形瓶、烧杯、阶梯状铝片、玻璃导管、乳胶管、弹簧夹、镊子等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石灰石、稀盐酸、石蜡改进后的装置图注射器 铜网集气瓶锥形瓶烧杯导管止水夹2、实验原理:石灰石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且不支持燃烧六、实验过程:1、检查装置气密性2、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 CaCl2+H2O +CO2↑3、探究二氧化碳性质:(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3)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放阶梯状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七、实验效果:用注射器带动铜网,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与终止,并因实际而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器材简单,节约药品,实验省时,学生兴趣浓厚,实验效果直观形象,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八、自我评价:该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氢气、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此实验也综合了传统分散的实验,客服了以前实验的不足,成为了一个连贯、快捷、方便的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归纳和器具的整理很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