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美术课堂 提高欣赏兴趣.doc
3页1激活美术课堂 提高欣赏兴趣内容摘要 :美术欣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当前所进行的审美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 键 词 :美术欣赏 故事引趣 观摩启趣 提问激趣 音乐增趣 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然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听、乐意学,保持兴味盎然的课堂学习气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笔者在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故事引趣 故事引趣,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其作品的内容、情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艺术形式特点及美之所在的同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期间穿插了一些故事情节例如,在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介绍了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精神;在欣赏达维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时,适当讲述了罗马的历史传说——荷加斯家族和库里茨亚人的姻亲关系;在欣赏爱神《维纳斯》雕像时,给学生描述其双臂是怎样断的,以及世界上多少美术鉴赏家、雕塑家设想复原这一双谜一般的手臂,且都没有成功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课堂气氛非2常活跃。
又如在欣赏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美术名作时,笔者激情满怀地讲述了齐白石老人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草虫,经常观察写生的故事以及大师艺术生涯的轶事片断,既给学生传授了知识,又引起了他们欣赏的极大兴趣 二、观摩启趣 观摩启趣,就是教师在介绍美术作品之前,先让学生自我欣赏一些优秀名画,然后让学生思考片刻,谈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感受,进而教师再综合讲解,从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时,笔者要求学生仔细地观摩作品,并注意其思想内容的挖掘,然后简单地描述自己观看作品引起的想象和情感反应,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同学们开动脑筋,穷极思维,兴致勃勃地谈了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笔者在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简要介绍了画家的生平和创作此画的时代背景,启发引导学生对其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结果学生的回答出乎笔者意料之外,他们把马的思想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升华到民族精神,他们认为画面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主要是讴歌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随着对作品分析的深入,主题与答案的浮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体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
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三、提问激趣 提问,就是师生之间互相提问,也可以理解为互动教学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问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提问,能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3难问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两者结合,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民主学习气氛例如,在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拔刺的少年》《命运三女神》等作品时,学生对大量的人体雕塑疑惑不解,纷纷举手提问:“老师,为什么西方表现人的生命、运动的雕塑都是赤身裸体?”“《掷铁饼者》美在哪里?”……对于学生的提问,笔者很高兴,说明学生已经进入欣赏角色于是,笔者满腔热情地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一,古希腊人有裸身参加体育竞技运动的风俗习惯,古希腊时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但是裸体美的群英荟萃,而且是健康美与力量美的群英争雄,西方人崇尚人体美,认为人体是最美的,从古希腊崇拜健、力、美的时代开始,已奠定了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第二, 《掷铁饼者》——古希腊雕刻家米隆的杰作,这件雕塑作品的美体现在宽厚开阔的胸部、强壮有力的四肢、结实隆起的肌肉,他不但回荡着美的韵律,而且聚集着力的爆发,他不但裸得那样神圣而完美,而且健得何等的坚强有力。
这是一尊‘希腊精神’的典型象征:崇尚健美的形体、崇尚勇武的精神、崇尚公民的美德 ”学生听完回答后,情不自禁地微笑着说:“原来人体是多么的美啊!”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欣赏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学生大多数知道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画面 13 个神态各异的形象吸引了学生,谁是耶稣?谁是叛徒犹大?这是学生最关切的,教师一提问,很快激发了学生盎然的学习兴趣,并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四、音乐增趣 音乐增趣,是指在美术欣赏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不使学生感到理论阐述单调枯燥,适当播放与美术作品主题内容相吻合的音乐,对学生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4染作用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播放了一段中国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在欣赏任伯年的作品《苏武牧羊》时,播放了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牧羊曲》,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很快进入到作品欣赏的情景之中又如,在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笔者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升华,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当中增长了知识,得到了美的熏陶,收到了可喜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关键问题,以此来激活美术课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参考文献 : [1]刘德滨等著.西方美术名作鉴赏辞典.吉林美术出版社. [2]贺西林,赵力编著.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