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docx
5页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摘要: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例,详细从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作为教学团队的目标指向,选好教学团队带头人,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促进校企合作、扩大社会效劳,提高教学能力、加强团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五个方面介绍其建设过程;并从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管理及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教学团队;运行机制;鼓励机制;物流管理专业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描述 所谓教学团队,是指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远景目标、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或工作方法而分工合作、相互承当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特色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教学团队的合作,有全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另一方面,高职教学团队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行业要求和标准而展开现代物流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是现代社会开展的助推器建设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对于提高现代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确保物流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培养满足我国经济开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近三年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引进、进修、企业顶岗实习等培养途经,建设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爱岗敬业、数量充足、年龄结构〔45岁以下13人,占专任教师86.67%〕、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学位11人,占专任教师73.33%〕、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教师7人,占专任教师46.67%〕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 1.以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核心建设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不能仅依靠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提高技能或一味增加兼职教师的数量,而应以校企双方工学结合为合作平台,构成学校专职和企业兼职的两支力量,共享教学资源,人才双向互动,以任务驱动和工程导向完成开放式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整体效应,到达教学团队师资结构的重构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专业骨干教师6人〔占40%〕;另外,宝马公司聘用2位教师为零件类培训师;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80%;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教师7人,占专任教师46.67%;专业教师定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践团队结构的合理性是专业教学改革取得好的成效及专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
物流管理专业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专家5人、能工巧匠15人,共计20人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1.33对于兼职教师,参照其职称与工程实践资历,把兼职教师分为兼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实行分类管理校外兼职教师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学生校内外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指导及毕业论文指导及辩论工作、开展物流运营管理专题讲座学院实行弹性灵活的教学时间安排制度,在晚上和双休日安排课程,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提供了便利校外兼职专业教师已经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为本专业的建设与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学院为加强企业兼职教师建设,制定了?外聘教师招聘与管理方法?等制度 此外,物流管理专业还实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双教师制〞,为每位承当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配备一名企业兼职教师学校教师承当通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企业兼职教师承当实际运作经验和特殊技能内容的教学,保证校内教学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2.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作为教学团队的目标指向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目标应是针对市场需求、针对学生来源、针对高职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灵活多变的专业设置;以应用为主旨,推动突出人才定位的课程改革。
教学团队必须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根本任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了解职业岗位群,组织适用于就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体系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是广东省最早开办此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21年物流管理专业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经过近3年的开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并建立了?物流业务根底?、?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组织与管理?等13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标准课程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课程标准重修后,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物流管理专业紧紧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校企合作建立了?物流运输管理实务?、?供给链管理?、?物流业务根底?、?采购与供给管理?、?仓储管理实务?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有1门拟参加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每门优质核心课程均有配套的教材、课件、案例集、网络课程、实训指导书等教学资源此外,?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为了使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能尽快使用适合于高职高专的教材,学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方案、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建设规划工作。
近3年来,专业专任教师主编或副主编高职高专教材13本,参编教材4本学院鼓励专业教师与企〔行〕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和表达“工学结合〞的自编教材,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4本和表达“工学结合〞的自编教材1本 3.选好教学团队带头人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教学改革实践者和团队领导者的双重角色,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还应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成就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把握专业开展的前沿和未来开展方向;具有团结人、凝聚人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近三年,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占13.33%〕专业带头人理论水平高、行业知名度广、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均是高级物流师,有的被评为广东省第六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现被聘为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和国家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有的担任全国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教师、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分会港航物流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促进校企合作,扩大社会效劳,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师资资源,积极为社会和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近3年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为兄弟院校和企业提供培训人数达711人次,年平均培训237人次;接受兄弟院校参观和交流57人次 2021年6月26-27日学院成功承办“首届全国高职高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广东赛区选拔赛暨广东省首届高职高专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全省32所高职高专院校派出了代表队参赛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现代物流理论应用技能奖〞和“现代物流设备操作能手奖〞3项冠军 2021年6月24-25日学院成功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广东赛区比赛并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全省36所高职高专院校70个代表队共117名指导教师、280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学院代表队分别获得企管沙盘二等奖、物流沙盘优胜奖 物流管理专业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效劳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效劳,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效劳一线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效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3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承当各类应用技术研究与效劳工程6项〔其中广东省交通厅工程3项、香港新创立公司工程3项〕,工程总经费达87万元。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物流运营管理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充分表达高职特色,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广东交通行业,近3年新增9家校外紧密合作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运行良好,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毕业顶岗实习时机,实现学生在校期间有不少于8个月的企业实习时间 2021年10月20日学院成功承办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第六届校企高层对接会〞搭建了学院与企业会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开拓了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的渠道 5.提高教学能力,培养人格魅力,加强团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的成功不仅需要团队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准,还需要他们研究专业教学论,并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对职业教育师资来说,其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还必须符合职业教育及相应专业的特点,有特定的指向和独特的视角 近三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师40屡次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技术培训、专业技能训练等〕,专业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有7人共18人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或教学质量进步奖,有1人被评为教学能手,有1人被评为教学名师。
近3年以来,物流管理专业依托行业和企业,从专业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了教研教改课题13项,其中,省部级〔含〕以上7项,院级6项,工程总经费46.9万元通过主持的教科研课题及教改工程工程的开展,打造了一支整体素质在省内领先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策略 1.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管理及运行机制,教学团队管理及运行机制分外部和内部在教学团队的内部管理制度上确立学术权力的地位,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别离,扩大教学团队的管理自主权教学团队负责人在改革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制定团队工作方案,决定团队成员的组成,调控内部经费,考核与评价成员,实施分配方法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主权力而学校管理层那么从发号令者变换成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效劳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为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积极整合教师资源,为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开展构建平台为此,学校要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淡化教师的系部所属关系,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从行业和企业中挖掘教师资源,鼓励组建跨系部〔部门〕、跨行业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近年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专门制订了?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方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的暂行方法?等文件。
根据原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做好我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鼓励形式有工作鼓励、时机鼓励、文化鼓励、薪酬鼓励从物质上的鼓励可以在专门的津补贴和奖金、职称评聘、外出培训、人才选拔、科研立项、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精神上的鼓励,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全力营造团队建设的浓厚气氛,给团队以精神的优越感在物质鼓励方面,要注意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不要让团队成员背着包袱开展团队工作,否那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对从行业和企业中聘入的团队成员,可考虑纳入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享受兼职教师的相关权利 另外,应有专项经费保障,把教学团队建设与现有的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教学团队优秀标准与衡量这些工程建设的成效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团队的成果给予必要的物质鼓励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假设干意见?、?教学质量进步奖评选方法?、?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评定方法?等文件,对教学涉及到的各环节都制定了相应标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制度。
3.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学院根据教学团队自身特点和开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