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类常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法及思维模板.doc
15页七类常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法及思维模板题型一 特征描述类综合题 1.设问形式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正确掌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是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前提平时只有善于积累,明确把握各个地理事物特征表现,才能为正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奠定良好基础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2.答题技巧 特征描述型非选择题答题步骤如下:(1)要全面、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2)认真领悟设问角度,针对具体区域具体描述,描述时要结合该区域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原理代替;(3)充分利用题中已有信息获取答案,高考题所提供一般是教材以外或陌生情境,要充分挖掘材料或图中有效信息,从中获取答案,还要注意题目有没有“依据材料”或“据图示条件”等限定语;(4)运用地理术语回答问题 3.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题型二 原因分析类综合题 1.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因果联系能检测人们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成因”等 2.答题技巧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一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联系 二要明确分析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3.思维建模 题型三 影响评价类 1.设问形式 评价类试题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2.答题技巧 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
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①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②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二是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优势或者不足而“从××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方面”进行分析3.思维建模 题型四 异同比较类 1.设问形式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自然条件差异”等 2.答题技巧 四步审题是关键: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气候类型及特征异同点,其比较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要点。
另外要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养成要点化答题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内容来定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3.思维建模 比较类设问一般有两类: (1)名词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含义,包括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2)区域特征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有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所以,区域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题型五 对策措施类 1.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等 2.答题技巧 (1)瞄准设问,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试题,即使题目中没有对原因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该问题自然和人为原因 (2)根据原因,对症下药①侧重于人类活动: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
②治理措施全面性、综合性: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思维建模 题型六 地理事象判断类 1.设问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类型”等 2.答题技巧 第一,明确观点首先说明是什么、属于什么、怎么样、是否合理,因漏答而失分在各类考试中都十分常见,非常可惜 第二,按模板套路分析做出判断后结合问题,调用知识储备,给出符合逻辑答案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评价,解答这类试题思路也是依据三个方面,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①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生活方面考虑,即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等;②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活动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③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第三,针对具体试题情境即时间、空间、区位等给出模板套路外特色要点。
这是能否得高分关键,也是地理学科魅力体现 3.思维建模 题型七 意义作用类 1.设问形式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地理方面影响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画等号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趋势,其命题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意义”等 2.答题技巧 在解答有关地理意义类试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人文地理事物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3.思维建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