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孔林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方案.docx
29页曲阜孔林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方案(洙水桥坊、挡墓门和撇山影壁墙、神道、享殿、楷图碑亭、乾隆驻跸亭、康熙驻跸亭、 宋真宗驻跸亭、子贡庐墓处、墓园东侧随墙馒头门、墓园围墙)第一部分建筑现状勘察报告―、概述孔子(公元前551年一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万 世师表”为了表达对他的推崇和对儒家思想的尊奉,后人在他的故乡曲阜建设了规模宏大的 孔庙、孔府、孔林古建筑群三孔"建筑群中,孔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一) 任务来源孔林部分建筑因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局部出现了墙体歪闪、砖件酥碱、灰皮脱落, 屋面漏雨、瓦件残损缺失,木构架歪闪拔榫、构件弯垂糟朽,地面砖残损等病害依据现存建 筑的残损程度、所处的地理位置、修缮工程对游客的影响、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等情况的综合 分析,本次修缮保护工程项目为孔林核心建筑孔子墓群轴线建筑,主要有洙水桥坊、挡墓门、 神道、享殿、楷图碑亭、乾隆驻跸亭、康熙驻跸亭、宋真宗驻跸亭、子贡庐墓处、墓园东侧随 墙馒头门、墓园围墙受曲阜市文物局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联合组织 专业技术人员对这组建筑群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编制了本方案。
二) 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城区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西南距济宁45公里, 坐标为东经116°51'—117 °13‘,北纬35° 29'—35°49‘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曲阜市境内山丘与平原 之比为3:7,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 的基本地势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 海拔548.1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 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 米气候特征:曲阜属暖温带季风性大 陆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丰沛,具有多春旱、夏季 曲阜在山东省的地理位置 多雨,秋季又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境内年平 均日照时间2463.2小时,年平均气温15.2°C,年降雨量 894.2毫米,年平均风速1.8米/秒三)人文环境曲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千年 前,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早期的人 类文明据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少昊曾 徙都于此舜帝在曲阜作什器,少昊帝则葬于今曲阜城东 寿丘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公元596年初定县 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两 千六百多年前,孔子诞生于曲阜,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 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三孔位置关系孔林鸟瞰图蜚声中外。
曲阜,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资源极为丰富, 现存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9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21处1994年,曲阜孔庙、孔 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曲阜“三孔”古建筑群是国家首批 认定的“ 5A ”级旅游景区之一,曲阜市是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独具特色的旅 游胜地二、历史沿革孔林又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 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孔林是世 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子死后,弟子们 把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 而不坟”(无高土隆起)至西汉武帝时,“孔子冢大一顷”,林地发展的雏形已基本 形成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鲁相韩 勅将孔子墓前旧有祠坛改为石砌,并造神门一间,斋厅三间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鲁 相史晨进行修缮的同时,又设守墓官员,按时洒扫至此,孔林的形制才逐渐完备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争使孔林遭到很多破坏直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得以 复修,并于林内植松柏六百株据《水经注》所记,北魏时葬在孔林内的孔氏坟墓可辨者50 余冢,“人各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备冢茔之林木“不生棘木刺草,则无复宋代时,孔林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 建思堂、斋厅等建筑,正式形成了孔子墓道主线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孔子五十四代孙曲阜县尹孔思凯主修了林墙,构筑了林门, 此门为孔林大门之始建,位于现孔林二门明代是孔林的大发展时期明洪武十年(1377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弘治七年(1494年),六^一代衍圣公孔弘奉重修跸亭、林墙,创建享殿,二门扩作城楼,并重建洙水两板桥,植桧柏数百株这次修建奠定了孔林内部的主要布局清朝是孔林新的发展时期康熙年间林地扩大后,孔子六十八代孙衍圣公孔传铎又新修孔 林围墙7.25公里,植侧柏500余株,基本上形成了孔林现在的规模雍正八年(1730年),大 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并派专官守卫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遍查孔林大小树木,总共17285株, 这是孔林历史上树木最多的历史记载三、历次维修纪录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国家动乱,经济萧条,仅有零星修旧1922年,修葺圣林是有文献可查的最后一次,也只修了孔子墓、碑亭、林门和红墙诸处可以说,孔林的发展、沿革是一个动孔林路线图态过程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
现整个孔林四周筑有墓园围墙,总 长达7. 25公里,墙高近4米,厚约0.8米,总面积达3000多亩,比曲阜城要大得多孔林作 为一处家族墓地,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 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四、综合评估(一) 价值评估1、 历史价值(1) “三孔”建筑群包括祠庙、墓葬、府衙等建筑,体制完备、布局严整,在中国建筑史 上占有特殊地位三孔”建筑群的发展一直和孔子的地位的逐步升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 象地反映了封建王朝对尊孔崇儒的重视,对研究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进程当中,所发挥的重要 作用具有极高的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将曲阜“三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 孔林内墓冢累累,碑碣如林,石仪成群,古木参天有孔子以来历代子孙墓葬十余万 座,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地面上还有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时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等 4000余块,保存着宋、明、清各代石人、石马、石羊、石狮、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仪近千 件为表彰儒家思想、满足祭祀需要,还营造有门、坊、享殿、碑亭等六十余座明清建筑。
孔 林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孙已至七十八代,从周至今,从无间断延续时间之 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做为一处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它是儒家思想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所居统治地位的产物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墓葬制度 的沿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2、 科学及艺术价值(1)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经过考证,孔林已经延续了 2340多年据记载,孔子死后葬于此地,最初的墓地 约有1顷,后经过历代帝王的不断赐田,到清代时已达3000多亩,孔林的围墙周长达7. 25公 里,有墓葬1万多座林内墓冢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又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 享殿、楷亭、驻蹿亭、石坊、石桥等众多各种类型的古代建筑2)孔林神道南起万古长春坊至至圣林坊再至二林门,全长约777米,苍桧翠柏,夹道 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至圣林坊为孔林入口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 一座城楼式建筑,亦称“观楼”孔林四周筑有墓园围墙,墓园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一一 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
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 石兽孔子墓位于墓区的西北部,墓前有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 墓”碑一通东边是孔子之子孔鲤的墓葬,南为孔子之孙孔很墓,这种墓地格局在古代称为“携 子抱孙”附近还有“子贡庐墓处”《史记》记载,孔子殁后,弟子皆建庐守墓,服丧三年, 只有子贡思慕情深,又独自守墓三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志纪念楷亭前还有一株楷树, 相传是子贡亲手种植的此外,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孔尚任墓、历代衍圣公墓、乾隆帝之女于氏墓等,也都是孔林的 胜迹林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四时不凋根据统计,孔林内有楷、柏、桧、柞、榆等名贵 古木数十种,共两万余株孔林延续了 2340多年,现存建筑充分展示了不同时期各种建筑的营造特征,为研究中国 古代高等级墓葬及平民墓葬葬俗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详实的例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 术3、社会价值(1)“三孔”建筑群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政要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曾有多国领导人专程到曲阜瞻仰孔子遗迹,“三 孔”是架起中国与世界友谊的桥梁2) 中国历代朝庭都十分尊崇孔子,据史料记载,历代帝王中有汉朝至清朝的十二位皇 帝,十九次来过这里。
民国以后的蒋介石、冯玉祥、孔祥熙等要人也曾来此祭孔3) 孔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之一,也是 一座少有的人造园林通过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推动当地文化 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增长做出较大的贡献二)现状评估1、保存状况综合评估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其保存现状较好,所有文物建筑均按残损程度及年度投入资金情况,有计划的进行了逐步修缮,确保了建筑的健 康面貌,为建筑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安全的保障本次修缮保护工程为孔林启动全面修缮保护当 中的第二个分步项目该项目所涉及建筑的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自然因 素所致只要按法规进行合理的修缮,就能够达到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2、环境状况评估孔林墓园围墙内的环境状况保存较好,各类古树名目及普通植物均得到科学的养护园内 水系、道路畅通平整园外一些民居紧邻墓园围墙,特别是甬道两侧围墙外,严重影响了整体 景观效果,不利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三)管理条件评估1、孔林的管理机构是曲阜市文物局,承担孔林内建筑、树木的日常维护、保养、监测等工作2、 曲阜市文物局为市政府赋予行政管理的权力,对三孔以及全市所有文物统一管理。
有 完善的文物及古建筑保护管理机构,下设文物科、古建筑修缮中心、三孔管理处、古树保护科、 孔府文物档案馆、资料研究室等十多个业务科室具有中高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0多名,为 保护三孔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保障3、 现在曲阜市文物局已将“孔林部分建筑修缮”纳入市重点文物修缮工程,派专人负责 实施为进一步保存和延续孔林建筑的历史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了大好机遇四)安全评估本次对孔子墓群轴线建筑群的勘察,针对其主要残损症状、残损程度和类型,按照《古建 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利用五、孔林建筑基本形制及特征(一)孔林总平面布局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总体布局虽然不是一时形成的,但布局很成功由北城门往北至万古 长春坊再到至圣林坊全长约1266米万古长春坊与至圣林坊构成了约430米的孔林开敞式第 一段神道,神道平直如矢,两侧桧柏夹侍,庄严肃穆进入至圣林门,高大的围墙将至圣林门 与二林门之间又围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狭长的第二段神道神道长约347米,中间为甬路,路两 侧挺拔的桧柏,夹峙的红墙,狭长神道,将人的视线引向高耸的二林门城楼过二林门,古木 参天,茂林幽深,墓冢累累,碑碣林立,为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家族墓葬群和人工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