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9262295
  • 上传时间:2022-1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0.0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一一分子、原子、离子【考纲要求】1.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微粒的基本性 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 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可以互相转化知识网络】分子物质亠构 成构 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特征r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f[质子(带正电)结构r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构、'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1'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离子分类v阴离子【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性质”是指化学性质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这种分子聚集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如一 氧化碳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分子的聚集状态决定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水分子间距离 很小时水呈液态,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水呈气态,水分子规则排列,不能自由移动时水呈固态(冰)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2. 分子基本性质:(1)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X10f 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X1021 个水分子3) 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 分子扩散、蒸发等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 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要点诠释】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 通电 >氢气+氧气,在此反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2.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结构的微粒构成如:纯水是由水分子(h2o )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结构的微粒构成如:空气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稀有气体 分子和其他的微粒构成考点二、原子1.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H除外)。

      3. 原子的不可分性和可分性:(1) 不可分性: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会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2) 可分性: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改变从核反应和其他实验人们可推断出原子的结构要点诠释】1. 记住两个等量关系:(1)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2)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2•对于原子,有:①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②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③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原子不显电性④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体积主要由核外电子运动的范围决定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能量较低,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 域运动,有的电子能量较高,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2.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1) 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分层运动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 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 1层,最多有7层,它们按离核的远近分别用第1层离核最近K L M N O P Q1 2 3 4 5 6 7 表示'-电子层•层内电子数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

      以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原子核■■■■<8)^6质子数(核电荷数)一一丿【要点诠释】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 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电子层序数的平方的2倍,即2n2 (n表示电子层序数)2) 最外层最多不能超过8个(只有l层的不能超过2个)电子2•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 密切(见下表)兀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 (较少)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一般>4 (较多)不稳定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8 (He 为 2)稳定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原子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有的是通过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有的是通过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考点四、离子和原子团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Mg2+、C卜等 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如Na+、Mg2+;'■阴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如Cl-、S2-3•离子符号的意义:严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离子个数4•确定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方法: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

      1)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Na、Mg、0、Cl2) 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Na+、Mg2+3) 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卜、02-5•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的集团,叫做原子团如:Ca(OH)2+Na2CO3==CaCO3 ; +2Na0H其中OH-、CO32-作为整体参加反应注意:原子团并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保持不变如:在碳酸盐与酸反应时,碳酸根离子变成了二氧 化碳:CaCO3+2HCl==CaCl2+CO2 f +电0 ;氯酸钾受热分解,氯酸根离子分解产生氧气:中子分子仁、原子—►物质电子离子质子Q4歴2KCi^^^Sn°22KCl+3O f3 △ 26•离子的颜色:有些离子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如Fe3+呈黄色、MnO4-呈紫色,铜离子呈蓝色 【要点诠释】1•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用分子式表示,如h2、h2o、co0用兀素符号表示,如:H、Fe、He用离子符号表示,如C卜、Na+、no3-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当化学式、兀素符号、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时,如2H2、2H、3Na+,则它们只表示微粒“个数”(微 观化),不表示兀素或物质阳离子 < 失电子 原子 得电子 > 阴离子2.物质结构关系:3•要注意理解“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一提法,它仅表示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导致“核外电子排布 相同,并不涉及比较质子数的多少。

      如:①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有N3-, 02-, F-,Na+, Mg2+, Al3+ (均含有10个电子)②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有S2-, Cl-,K+, Ca2+ (均含18个电子)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及其应用1. (盐城)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隔变大C.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碰撞频率减小【思路点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干冰升华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没 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答案】B【解析】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的体积没有改变,分子数目没有增加,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和分子碰撞频率减小没有关系总结升华】物质因为物理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变化,一般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2. (烟台)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解释①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混合后分子变小了②NaOH和Ca (OH)化学性质相似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OH-③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④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A、 ① B.② C.③ D.④【思路点拨】利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及碱化学性质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A、根据分子的性质判断,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B、根据碱具有通性的原因判断;C、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判断;D、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答案】A【解析】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解释错误;B、 NaOH和Ca (OH)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0H-,故B解释正确;C、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发生电子得失,故解释C正确;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解释D正确总结升华】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同种粒 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a3. (安徽)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 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薩有浓氨水 確有浓盐酸的棉球 的萍球 V———变蓝 变红A、 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思路点拨】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 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

      答案】D【解析】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B、 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和碱可显示不同颜色,故B说法正确;C、 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D、 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的点”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快,故D说法错误故选Do【总结升华】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 断运动快慢的方法4. (通辽)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依照此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砂8 協① ② ③ ④A. 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的全部是原子结构B. 示意图②的核电荷数x=12C. 示意图④若表示的是离子结构,则它的最外层电子数y=7D. 示意图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它是稀有气体元素【思路点拨】A和B选项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解答;C选项依据17号元素原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分析该微粒成为离子时的电子层结构特点即可;D选项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稀有气体的稳 定结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答案】B【解析】A、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可知①不属于原子;B、 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