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资料.doc
53页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第三方监测项目监测方案 目 录监测方案专家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 11 编制依据 21.1 任务委托 21.2 法律法规文件 21.3 主要技术标准 21.4 工程相关资料 32 工程概况 32.1 工程背景概述 32.2 工程周边环境情况 4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2.3.1 工程地质 42.3.2 水文地质 52.4 工程设计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 63 监测目的 74 工程风险分析及监控重点 74.1 风险工程清单 74.2 监测重点分析 85 监测内容及要求 85.1 监测等级 85.2 监测范围 85.3 监测对象、项目及精度 85.3.1 仪器监测对象、项目及精度 85.3.2 巡查对象及巡查内容 95.4 监测频率及周期 105.4.1 仪器监测频率及周期 105.4.2 巡查频率及周期 105.4.3 特殊情况频率调整原则 105.5 监测控制值及预警管理标准 115.6 监测点布置原则 125.7 监测初始值采集要求 126 监测作业实施方法 126.1控制网施测 126.1.1 平面控制网 126.1.2 高程控制网 156.2 现场监测作业方法 186.2.1 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 186.2.2 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206.2.3 围护结构桩体变形监测 236.2.4 支撑轴力监测 266.2.5 桩顶沉降监测 286.2.6 地下水位监测 296.2.7 桥墩竖向变形及差异沉降监测 296.3 现场巡查作业方法 306.3.1 道路地表巡查 306.3.2 明挖法基坑现场安全巡查 316.3.3 桥梁巡查 316.4 监测成果分析方法 327 监测信息反馈 337.1 监测信息反馈流程 337.2 监测信息反馈要求 347.2.1 正常情况下的信息反馈 347.2.2 预警状态下的信息反馈 347.3 监测成果报告格式 367.3.1 报告内容 367.3.2 日常报表格式 378 监测工作量预计 378.1 现场监测工作量 378.2 现场巡查工作量 379 监测实施作业组织计划 389.1 监测组织机构及人员 389.2 监测投入仪器设备 389.3 监测工作进度计划 3810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及安全保障措施 3910.1 质量保障措施 3910.1.1 质量管理目标 3910.1.2 质量风险点分析 3910.1.3 质量管理保障流程 3910.1.4 各监测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4010.2 环境保障措施 4210.2.1 环境管理目标 4210.2.2 环境保护风险点分析 4210.2.3 各监测环节环境控制措施 4210.3 职业健康及安全保障措施 4311 工程监测应急预案 4411.1 工程风险监测应急预案 4411.2 监测作业安全应急预案 4511.2.1 应急监测组织机构 4511.2.2 作业安全应急处理流程 4611.2.3 监测作业安全应急情况及处理措施 4712 与工程相关单位的配合措施 5013 其他说明 5114 附件及附图 51 第3页 共2页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第三方监测项目监测方案1 编制依据1.1 任务委托1)《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监测一标段招标文件》;2)《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监测一标段合同文件》。
1.2 法律法规文件1)《关于加强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2012年7月)1.3 主要技术标准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规范》GB/T 12897-2006;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8)《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10)长春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产权单位发布的企业标准、管理文件及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法规;11)本院计量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及安全质管理体系文件1.4 工程相关资料1)《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设计文件》,(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2月);2)长春市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地下管线图》;3)长春市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电子地形图》。
2 工程概况2.1 工程背景概述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出袁家店站向东北方向延伸,沿站前街敷设,在长春西站西侧采取明挖施工的方式与预留车站结构相接下穿的主要道路有双丰东路,区间两侧主要为农田、果园以及低矮平房,区间全长1297m区间隧道基本上位于空旷地面下,地势西低东高,隧道顶部覆土厚度约6~10m基坑穿越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水位较高图2.1 区间位置平面图表2.1 参建单位一览表序号参建单位建设内容1长春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单位234562.2 工程周边环境情况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东侧接地铁2号线长春西站预留车站结构,车站上方为站前广场明挖段北侧为长春西站送客通道出站段引桥,引桥为连续箱梁结构,桥墩距区间结构外皮最近距离为17.6m施工范围内的管线采用改移的方式处理 图2.2-1 长春西站 图2.2-2 送客通道引桥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3.1 工程地质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和砂土(Q2al+pl)、白垩纪泥岩(K)三大类。
并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7个大层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时代成因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岩性描述Q4ml①杂填土杂色,稍湿,稍密,以粘性土为主,混碎砖、碎石,透水性较好,工程性质较差层厚1.20-12.80m,平均厚度4.99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Q2al+pl②2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偏软,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差层厚2.70-6.00m,平均厚度4.64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②2-1粉质粘土灰褐、灰黑色,可塑偏软,局部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差厚度1.80-5.50m,平均厚度3.78m,在大部分明挖场地揭露②4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含锰质结核,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好层厚1.50-4.90m,平均厚度2.93m,在大部分明挖场地揭露②4-1粉质粘土灰黑色、灰褐色,硬塑,含锰质结核,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好厚度0.5m,仅在 Q2CK2-28钻孔中揭露K③1全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原岩结构基本破坏,有少量的残余结构强度,岩心呈粘性土状, 遇水软化,失水崩解,易钻进,工程性质较好。
层厚2.20-5.70m,平均厚度3.77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③2强风化泥岩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可见原岩结构,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为发育,锤击声闷,岩芯呈柱状-长柱状,遇水易软化,失水崩解,岩芯较完整,为极软岩,工程性质较好层厚12.10-13.50m,平均厚度13.16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③3中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原岩结构部分破坏,见风化裂隙,岩芯呈长柱状,锤击声较脆,较完整,工程性质较好分布整个明挖场地,揭露最大厚度11.50m,未揭穿区间底板结构主要位于全风化泥岩③1层顶板结构主要位于粉质粘土②2层2.3.2 水文地质 在勘察深度内,地层中存在两层地下水,第一层为表层孔隙性潜水,第二层为岩石裂隙水,现分述如下:本次勘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2.40~7.20m,高程203.44~209.38m,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地层中,含水层水平、垂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小多 年变化平均值2.00m3-5年最高水位为2.00m,历史最高水位可按2.00m考虑抗浮验算及防渗设防水位取值,建议按不低于规划地表下2.00m考虑 第二层岩石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全、强、中风化泥岩,无稳定水位,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及人工开采。
根据结构埋深和水位关系,该工程环境条件特征为长期在水下或土中,环境作用等级为Ⅰ-C本区间一层地下水位于顶板结构之上的位置2.4 工程设计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明挖区间两个主体基坑分别长68.6m、148.5m,基坑宽度6m~22.3m,基坑开挖深度约13.3m~18.3m,基坑采用降水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型式图2.4-1 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平面图 图2.4-2 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剖面图3 监测目的1)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实施独立、公正的监测,基本掌握基坑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周边土体的动态,验证施工方的监测数据,为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2)为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通过现场安全监测、现场巡查和安全状态预警,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安全控制程度,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管理3)第三方监测作为独立的监测方,其监测数据和相关分析资料可作为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安全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4)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4 工程风险分析及监控重点4.1 风险工程清单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列出本工程风险工程清单如表4.1:表4.1 风险工程清单序号风险工程名称位置、范围风险基本状况描述1自身风险工程1.1区间明挖基坑K21+290.772~K21+438.892采用钻孔桩支护,钢支撑体系。
本站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13.3m~18.3m,基坑开挖宽度6m~22.3m.基本土层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全风化泥岩.2周边环境风险工程2.1送客通道引桥区间北侧连续箱梁结构,距区间北侧结构约17.6m4.2 监测重点分析结合本工程自身特点和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难点主要为送客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