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感染与免疫教学提纲.ppt
91页感染与免疫免疫功能的分类: 免疫的类型 1.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 ( nonspecific immunity )2.获得性免疫(特异性的免疫)acquired immunity ( specific immunity )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病原微生物(pa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P392第一段)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 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P392第二段)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 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P392第二段)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主要来自病人、健康 带菌 (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内源性感染: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致使机 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1. 感染的途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垂直传播(P393 P394)2. 感染的部位及方式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a)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而是通过机体的自然开口 、皮肤表面的创伤裂口,或通过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医源性的途径,进入机体内部。
b)极少数能穿过皮肤(如布鲁氏菌、血吸虫、钩虫) ;c)有的能穿过粘膜(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诊病毒、淋球菌、沙眼衣原 体) ,然后通过血循 环达到特定组织部位、造成病变;有的(如白喉杆菌)能附着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形成局部病灶,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症状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和造成病变的方式:细胞外感染细胞内感染兼性细胞内感染专性细胞内感染某些细菌、真菌、弓形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反而在细胞内增殖,称为兼性细胞内感染;所有的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少数细菌和原虫只能在靶细胞内增殖,它们必须存在于细胞内才能引起感染,为专性细胞内感染许多病原体有亲器官性:肝炎病毒肝细胞肺炎球菌呼吸道粘膜微生物的致病能力感染致病?宿主与病原菌斗争的后果(感染后的表症)二、微生物的致病性1.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致病!(P394 )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侵袭力毒素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P394第三段)t吸附和侵入能力;t繁殖与扩散能力;t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1)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龋齿 t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t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t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2)繁殖与扩散能力:通过水解性酶类,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链球菌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作用 能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a)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的能力,有 助于病原菌在体内存活,例如肺炎球菌的荚膜。
b)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c)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溶血素,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d)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吞噬细胞内寄生; 2)毒素(toxin)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外毒素内毒素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1)外毒素(exotoxin):特点: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参见P394第四段)举例: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min)和 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与其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进入细胞后通过轻链毒性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导致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强直痉挛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足以致病,而毒素与神经突触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预防特别重要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
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对破伤风的防、治: 广西成功以甲型流感康复者血液救治重症患者http:/2009年11月13日00:30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宁十一月十二日电(庞娟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王建政十二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西成功实践了以甲流康复者血液救治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他说,十月三十日,南宁市报告了广西首例甲流重症病例医疗部门采集了两份甲流康复者血液甲流康复者血液送到医院后,立即用于该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这名重症患者已经解除了重症警报,病情正在逐渐好转王建政指出,甲型H1N1流感痊愈者血浆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有效方式,广西下一步将根据甲型H1N1流感重症者的病情,适量使用,同时不放弃其他治疗方式,综合全面医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王建政鼓励甲型H1N1流感痊愈者出院半个月后和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满一个月的爱心人士到当地的血站献血浆广西卫生厅十二日宣布,截止十一月十一日,广西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一千六百四十八例,已治愈一千一百七十九例重症病例八例,已治愈出院二例,死亡一例,其他五例病情稳定。
十二日,广西卫生厅紧急出台了十项措施,防御甲型H1N1流感大面积爆发这十条措施包括:实行分级分类救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加强医疗救治的物资准备、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组织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痊愈者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人员病毒抗体血浆采集工作等完)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 (2)内毒素(endotoxin)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 三、感染后的表症病原体不同的个体相同个体的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的结果病原体侵入其宿主后,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着传染的结局:t隐性传染t带菌状态t显性传染隐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
带菌状态:如果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二者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伤寒玛丽”(真名:Mary Mallon):一个健康带菌者,被证实在美国有7个地区多达1500个伤寒患者都是她传染的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包括生理屏障、体液因素和细胞因素 (P397第一段)天然免疫的组成(P397表141)一、生理屏障皮肤与粘膜生理上的屏障结构1. 皮肤与粘膜: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t 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t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的化学性 屏障作用t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t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共生菌群3)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结膜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鼻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外耳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假单胞菌属胃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皮肤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属尿道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分支杆菌口腔和咽的正常菌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菌、肺炎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放线菌属小肠的正常菌群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肠道球菌、梭菌属肠杆菌属、分支杆菌属大肠的正常菌群大肠杆菌、拟杆菌属、梭菌属消化链球菌、乳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分支杆菌属阴道的正常菌群乳酸杆菌属假丝酵母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消化链球菌属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
1)血脑屏障: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2)血胎屏障:二、细胞因素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物的能力1.吞噬细胞(phagocytes)的种类:吞噬细胞分为大、小吞噬细胞两类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等颗粒的能力,并且由于吞噬细胞表面存在补体受体、抗体受体等多种受体,当有相应配体存在并与之结合时,将刺激吞噬细胞活化,大大增强其吞噬杀伤能力P400)分泌IL-1IL-6IL-12TNF- aIL-8GM-CSF细胞因子酶其它因子杀伤 肿瘤细胞 抗原呈递作用前列腺素白三烯补体成分纤维蛋白结合蛋白凝血因子溶菌酶酸性水解酶赖氨酸酶酯酶胶原蛋白酶弹性纤维蛋白酶伤口修复吞噬并杀伤病原微生物巨噬细胞的功能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有不须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