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隧道施工方法演示教学.ppt
93页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本章讲授: 1.新奥法施工方法 2.传统矿山法与新奥法的对比 3.洞口段施工方法 4.明洞施工方法 5.辅助施工措施 6.特殊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6.1 概述6.1.1 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1.施工全过程受制于地质条件2.大型的隐避工程3.施工环境较差4.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5.狭长建筑物,工作面很少6.施工不受气候影响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1. 隧道施工主要方法 矿山法 传统矿山法 新奥法 明挖法 掘进机法 盾构法 沉管法 顶进法本章介绍:矿山法 、明挖法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6.1.26.1.2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 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关键异同点: 相同: 均采用钻爆法施工 不同: 对围岩的处理不同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12字口诀,务必理解渗透!6.2 新奥法施工方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全断面一次开挖法 1. 适应条件 、级围岩 大型施工机具(钻孔台车、模板台车等) 经济性考虑:中长隧道 6.2.1 全断面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表示方法: 横断面工序图、 纵断面工序展开图习惯标注方法: 阿拉伯字1、2、3.表示挖掘; 罗马字、.表示支护;2. 施工顺序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量测 台车就位 钻眼装药、放炮 找顶 出碴锚喷通风 钻爆作业循环: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工序少,管理方便; 进度快大型机械、爆破效果好; 对围岩扰动少爆破1次; 要求地质条件较好。
问题: 地质条件变差时,大型机械怎么办?3.施工特点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三条主要作业线:(1) 开挖作业线 钻孔台车、装药台车、大型装碴机与运载车(2) 锚喷作业线 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机械手、运输进料设施(3) 模注混凝土衬砌作业线 混凝土拌合、混凝土输送、防水层作业、衬砌模板 4.机械化施工的关键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1. 特点将断面从上至下分成2个或3个台阶开挖;随着台阶长度的调整,它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地层,因而是在现场使用的主导方法2.种类 长台阶法 短台阶法 超短台阶法 6.2.2 台阶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1) 初期支护闭合环的时间要求 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台阶必须缩短2) 施工机械的效率 效率高,则可以缩短支护闭合时间,台阶可适当加长原则: 希望初期支护尽快闭合 围岩不好时,应以条件为主; 围岩较好时,应以条件为主3. 选择台阶长度的条件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长台阶法台阶长度L5B,B为洞室的宽度 甚至可以上台阶先贯通,即为“半断面法”特点:进度快,仅次于全断面法适用于:级围岩4. 施工工序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台阶缩短: (11.5)B L5B, 特点: 支护闭合时间加快,围岩稳定性增加; 台阶缩短加大了对下台阶施工的干扰。
适用于:、级围岩(2) 短台阶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答:上台阶存碴面积减小,往下台阶推碴次数增多解决办法:增加平行作业的时间,有利于加快进度 皮带运输机 过渡坡道 、钢结构跳板(仰拱先做) 、石碴坡道(仰拱后做)见下面的相片问题: 台阶缩短对施工进度有何不利?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上台阶长度仅为35m特点:更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但上下台阶相隔太近,施工干扰大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级围岩) 超短台阶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下半断面开挖应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 开挖后要及时喷砼,暴露时间愈长愈不安全; 量测要及时,当位移速度加快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短台阶施工注意: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将3种台阶法放在一起比较:区别主要在台阶长度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l答:反台阶法l 速度快l 不安全l 淘汰问题:能否下台阶先进?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1.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特点: 留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优于超短台阶法: 进度慢适用于: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小型施工机具 6.2.3 分部开挖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核心土工字钢临时工作平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的变化方案:核心土留在下台阶,减少开挖工序课堂讨论:变化方案与原方案的比较?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特点: 洞室开挖跨度减小,有利于围岩稳定; 导坑要闭合,增加了材料用量; 进度慢。
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对地表沉陷有控制要求的软弱2.单侧壁导坑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特点:双导坑,使洞室最大开挖跨度更小,稳定性增加;耗材增加;进度慢 适用于:对地表沉陷要求更高,或跨度更大的隧道 3.双侧壁导坑法(眼镜工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1.双侧导坑的开挖是对开还是错开?为什么?答:应错开挖,间距710m 避免在同一断面上同时开挖的总跨度过大2.导坑尺寸如何确定?答:应满足施工要求,但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问题: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3.1传统矿山法简介传统矿山法有:全断面法台阶法漏斗棚架法蘑菇形法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等 仅选择传统矿山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上下导坑法予以介绍,以资与新奥法施工对照6.3 传统矿山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优点: 有拱圈保护,安全; 有两个导坑,有利于通风、排水与运输缺点: 两个导坑增加了造价; 边墙须开挖马口,进度慢适应于:、级围岩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名词解释: 挖马口在“先拱后墙法”施工中,开挖边墙的工序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定义:先行开挖,能为后续开挖提供施工便利的坑道 为后续工作面创造临空面,提高爆破效果; 查明前方地质情况; 排除地下水; 铺设“三管两线”水管、压缩风管、通风管;电线、运输线; 改善施工通风条件。
导坑的作用: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相同: 均属于钻爆法不相同:对围岩的认识和处理上不同对照表6-2解释:6.3.2 传统矿山法与新奥法施工的区别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4.1 洞口段的概念指洞口浅埋段,即开挖可能给洞口地表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6.4 洞口段施工方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1.覆盖浅、地质差, 地表水汇集2.进洞顺利与否,对工程的展开影响甚大洞口段施工注意事项:先清理洞口边仰坡有可能滑塌的表土及危石刷坡应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 洞门厚度内的衬砌应与洞身衬砌同时施工,连成整体端墙砌筑与回填应两侧对称同时进行,以防衬砌产生偏压洞口应设置加强衬砌段,其长度一般不小于10m洞口段特点: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影响施工方法的因素:施工机具配备情况洞外相邻建筑的影响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最为重要!按地质条件,有以下几种施工方法:1. 全断面法进洞适应于:、级围岩注意事项:初始1020m区段的开挖,应将爆破进尺控制在23m6.4.2 进洞方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视地质条件,严格控制爆破进尺: 、级围岩短台阶 爆破进尺1.5m2.5m;网、锚、喷支护 、级围岩短台阶 爆破进尺在1.5m以内;超前锚杆(或小导管),钢拱架。
、级围岩超短台阶 进尺0.51.0m;不爆破,人工或机械挖掘问题:、级围岩能否用台阶法进洞?答:可以,前提是在不具备全断面进洞的条件下(无大型机具) 用长台阶法,但初始段爆破进尺仍应控制在23m内2. 台阶法进洞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当围岩很差,超短台阶法往往还不够安全,可用: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前已述) 侧壁导坑法(前已述) 下导坑法3. 其它进洞方法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管棚等简介管棚进洞法:适用于:软弱地层等4)预支护法进洞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现场管棚:管棚及套拱管棚及套拱适用于:覆盖层薄、边仰坡不稳、偏压等方法: 在洞口处先作一段明洞,抵紧仰坡坡脚,在明洞上及时回填以加固仰坡,然后暗挖进洞4. 明洞法进洞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5 明洞施工方法6.5.1 先墙后拱法全称为“全部明挖先墙后拱法” 适用于:临时边坡能暂时稳定的对称式明洞优点:衬砌整体性好,施工空间大,有利于施工缺点:土方开挖量大,刷坡较高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5.2 先拱后墙法 适用于:不宜大范围开挖边仰坡的情况优点:土石方开挖量较小,刷坡较低缺点:衬砌整体性较差,边墙防水层施作不方便。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辅助施工措施:对地层进行预支护或预加固预支护: 预留核心土 超前锚杆 管棚,等预加固: 地层注浆 地表锚喷加固预支护兼预加固:超前小导管注浆 6.6 辅助施工措施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6.1 超前锚杆特点:形成超前于工作面的围岩加固棚适用于:软弱破碎地层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超前锚杆表6-3 超前锚锚杆(或小钢钢管)设计设计 参数围围岩级别级别锚锚杆直径(mm)小钢钢管直径(mm)锚锚杆长长度(m)环环向间间距(cm)外插角锚锚杆小钢钢管20253235305051051018224060注:外插角指锚锚杆或小钢钢管与隧道纵纵向开挖轮轮廓线线的夹夹角; 锚锚杆或小钢钢管的长长度应应与实际实际 掘进进循环长环长 度一起考虑虑; 中空锚锚杆目前的最小直径为为25mm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6.2 管棚 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特点:管径粗(外径为70180mm) 施作要点:(1) 单根长46m,总长可至数十米2) 一环管棚长度一般不小于10m3) 可向管内注入水泥砂浆,以增加其刚度4) 钢管的尾部需架设在钢拱架上,并焊死;(5) 相邻两榀钢拱架间以拉筋相连 6)与岩壁之间,环向每隔2m应用楔子楔紧。
优点:在所有预支护措施中,管棚支护能力最强缺点:施工技术较复杂,造价较高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单根钢管构造: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6.3 超前小导管注浆特点:预支护+预加固,支护效果强于超前锚杆适用于:软弱破碎地层步骤:喷砼封闭开挖面;钻孔;插入小导管;导管注浆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小导管构造:3842mm无缝钢管,单根长35m,管壁注浆孔,孔径68mm,孔距1520cm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小导管钢拱架 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注浆压力0.51.0MPa单根导管浆液扩散半径,按下式计算: b-导管中至中间距.单根导管注浆量 : l导管长度,m; n 围岩空隙率,% 注浆效果检查:取岩芯,达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开挖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小导管设计注意事项:6.6.4 预注浆加固地层 1. 注浆方法 渗入性注浆 劈裂性注浆 压密性注浆 高压喷灌注浆2. 钻孔机械和灌注管 钻机 注浆管: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注浆方法:超前小导管注浆(见前);超前长导管注浆,图a;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地表注浆,图b;由平导内向正洞周围注浆,图c,等 而采用得最多的仍是超前小导管注浆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3. 注浆数量控制 现场注浆试验; 公式计算作参考: 注浆总数量 (6-3)式中: A注浆范围岩的体积; n围岩空隙率,%; 浆液充填系数,一般取0.70.9; 注浆材料损耗系数,通常在0.1左右。
式中的 就是地层充填率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目的:稳定边仰坡适用于:覆盖层薄或高大边仰坡1. 地表锚喷预加固类型与加固方法 洞边仰坡网、锚、喷(相片)地表网锚喷6.6.5 地表锚喷加固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洞门上方陡坎加固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锚杆加固范围: 经验方法 加固宽度B(12)b,b为隧道开挖宽度; 加固长度为浅埋段长度 破裂面估算法:用一院法计算破裂角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喷层厚510cm; 锚杆直径1622cm,长度36m, 间距12m; 钢筋网:筋径68mm,40cm40cm的网格;(4)在洞门一定范围内,宜尽量将地表锚杆插入拱部衬砌中2. 地表锚喷加固经验参数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6.7 特殊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特殊地质地段: 膨胀土、软弱黄土、溶洞、断层、流沙、岩爆,瓦斯地层等 施工注意:制订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施工总原则: “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充分考虑采用预支护、预加固措施第6章 隧道施工方法 1.膨胀土围岩的特性膨胀土:土中粘土成分主要由蒙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