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诏统筹全局疏.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517661
  • 上传时间:2018-09-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7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 《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决定发起戊戌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认为明治维新的要义有三个方面: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应诏统筹全局疏窃顷者德人割据胶洲,俄人窥伺旅大,诸国环伺,岌岌待亡自甲午和议成后,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旋即告归土室抚膺,闭门泣血,未及三年,遂有兹变臣万里浮海,再诣阙廷荷蒙皇上不弃刍荛,特命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传询,问以大计复命具摺上陈,并宣取臣所著,《日本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考》,进呈御览此盖历朝未有之异数,而大圣人采及葑菲之盛德也臣愚何人,受此殊遇,遭际时艰,敢不竭尽其余,以备采择臣闻方今大地守旧之国,未有不分割危亡者也有次第胁割其土地人民而亡之者,波兰是也有尽取其利权,一举而亡之者缅甸是也有尽亡其土地人民,而存其虚号者,安南是也有收其利权而后亡之者,印度是也。

      有握其利权,2 而徐分割而亡之者,土耳其、埃及是也我今无士无兵,无饷无船无械 虽名为国,而土地铁路轮船商务银行,惟敌之命,听客取求,虽无亡之形,而有亡之实矣后此之变,臣不忍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与诸臣诚审知其病之根原,则救病之方,即在是矣夫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处列国竞争之世,而行统一垂裳之法,此如已夏而衣重裘,涉水而乘高车,未有不病暍而沦胥者也《大学》言:日新又新孟子称:新子之国 《论语》孝子毋改父道,不过三年然则三年之后,必改可知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况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敝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又皆为胥吏舞文作弊之巢穴,何尝有丝毫祖宗之初意哉?今托于祖宗之法,固已诬祖宗矣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矣虽然,欲变法矣,而国是未定,众论不一,何从而能舍旧图新哉?夫国之有是,犹船之有舵,方之有针,所以决一国之趋向,而定天下之从违者也。

      若针之子午未定, 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怅怅何之行者不知所从,居者不知所往放3 乎中流而莫知所休,指乎南北而莫知所极以此而驾横海之大航,破滔天之巨浪,而适遭风沙大雾之加交,安有不沉溺者哉?今朝廷非不稍变法矣然皇上行之,而大臣挠之才士言之,而旧僚攻之不以为用夷变夏,则以为变乱祖制谣谤并起,水火相攻以此而求变法之有效,犹却行而求及前也,必不可得矣皇上既审时势之不能不变,知旧法之不能不除臣请皇上断自圣心,先定国是而已国是既定矣,然下手之方,其本末轻重,刚柔缓急不同措置之宜,其规模条理,纲领节目大异,稍有乖误,亦无成功臣愚尝斟酌古今,考求中外,唐虞三代之法度至美,但上古与今既远 臣愿皇上日读《孟子》,师其爱民之心汉唐宋明之沿革可采,但列国与一统迥异臣愿皇上上考《管子》,师其经国之意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共和,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与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 若名书佳画, 墨迹尚存, 而易于临摹 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日本之始也,其守旧攘夷与我同,其幕府封建与我异其国君守府,变法更难然而成功甚速者,则以变法之始,趋向之方针定, 措施之条理得也。

      考其维新之始, 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事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其誓文在决万几于公论,采万国之良法协国民之同心,无分种族;一上下之议论,无论4 藩庶令群臣咸誓言上表,革面相从于是国是定而议论一矣召天下之征士贡士,咸上书于对策所,五日一见,称旨者擢用,于是下情通而群才进矣开制度局于宫中,选公卿诸侯大夫,及草茅才士二十人,充总裁,议定参预之任,商榷新政,草定宪法,于是谋议详而章程密矣日本之强,效原于此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令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一定舆论 设上书所于午门, 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其群僚言事,咸许自达,无得由堂官代递,以致阻挠其有称旨者,召见察问,量才擢用则下情咸通,群才辐辏矣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议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

      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 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然跪对顷刻,未能谋议,但为喉舌之司,未当论思之寄若部寺督抚,仅为行政之官譬于手足, 但供奔持, 岂预谋议! 且部臣以守例为职,而以新政与之议,事既违例,势必反驳而已,安有以手足而5 参谋猷哉!近者新政多下总署,总署但任外交,岂能兼营商务!况员多年老,或兼数差,共议新政,取决俄顷,欲其详美,势必不能若御史为耳目之官,刑曹当司法之寄,百官皆备,而独无左右谋议之人,专任论思之寄然而新政之行否,实关军国之安危而言者妄请施行,主者不知别择,无专司为之讨论,无宪政为之著明,浪付有司,听其抑扬恶之者驳诘而不行,决之者仓卒而不尽依违者狐疑而莫定,从之者条画而不详是犹范人之形,有头目手足口舌身体,而独无心思,必至冥行蹢埴,颠倒狂瞀而后已以此而求新政之能行,岂可得哉!故制度局之设,尤为变法之原也然今之部寺,率皆守旧之官,骤予改革,势实难行既立制度局总其纲,宜立十二局分其事一曰法律局 外人来者, 自治其民, 不与我平等之权利,实为非常之国耻彼以我刑律太重,而法规不同故也今宜采罗马及英、美、德、法、日本之律,重定施行,不能骤行内地,亦当先行于通商各口。

      其民法,民律,商法,市则,舶则,讼律,军律,国际公法,西人皆极详明既不能闭关绝市,则通商交际,势不能不概予通行然既无律法,吏民无所率从,必致更滋百弊且各种新法,皆我所夙无,而事势所宜,可补我所未备故宜有专司采定各律,以定率从二曰度支局我国地比欧洲,人数倍之然患贫实甚,所入乃下等于智利、希腊小国,无理财之政故也西人新法,纸6 币,银行,印税,证券,讼纸,信纸,烟酒税,矿产,山林,公债,皆致万万, 多我所无, 宜开新局专任之 三曰学校局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中学,各府县立小学,及专门各学,若海陆医学律学师范学,编译西书,分定课级,非礼部所能办,宜立局而责成焉 四曰农局 举国之农田山林水产畜牧,料量其土宜,讲求其进步改良焉五曰工局司举国之制造机器美术,特许其新制而鼓励之其船舶市场,新造之桥梁堤岸道路咸属焉六曰商局举国之商务商学商会商情商货商律,专任讲求激厉之七曰铁路局举国之应修铁路,绘图定例权限咸属焉八曰邮政局举国皆行邮政以通信,命各省府县乡,咸立分局,并电线属焉九曰矿务局举国之矿产税矿学属焉十曰游会局凡举国各政会学会教会游历游学各国会,司其政律而鼓舞之十一曰陆军局选编国民为兵,而司其教练,十二曰海军局。

      治铁舰练军之事十二局设,庶政可得而举矣然国政之立, 皆以为民 民政不举,等于具文而已夫地方之治,皆起于民,而自县令之下,仅一二簿尉杂流,未尝托以民治县令任重而选贱,俸薄而官卑,自治狱催科外, 馀皆置之度外 其上乃有藩臬道府之辖,经累四重,乃至督抚,而后达于上藩臬道府,拱手无事,皆为冗员,徒增文书费厚禄而已一省事权, 皆在督抚, 然必久累资劳,乃至此位地大事繁,年老精衰,旧制且望而生畏,望其讲求新政而举行之,必不可得向者学堂农商之诏累下矣,而7 各直省多以空文塞责,亦可见矣日本以知县上隶于国,汉制百郡以太守上达天子我地大不能同日本,宜用汉制,每道设一民政局,妙选通才,督办其事用南书房及学政例,自一品至七品京朝官,皆可为之,准其专折奏事,体制与督抚平等用出使例,听其自辟参赞随员,俾其指臂收得人之助其本道有才者,即可特授否则开缺另候简用,即以道缺给之先拨厘税,俾其创办新政每县设民政分局督办,派员会同地方绅士治之,除刑狱赋税,暂时仍归知县外,凡地图户口道路山林学校农工商务卫生警捕,皆次第举行三月而备其规模,一年而责其成效如此则内外并举,臂指灵通宪章草定,奉行有准,然后爰法可成,新政有效也若夫广遣亲王大臣游历以通外情,大译西书, 游学外国,以得新学。

      厚禄俸以养廉耻,变通科举以育人才,皆宜先行者 犹虑强邻四逼,不能容我从容图治也且我民穷国匮,新政何以举行?闻日本之变法也,先行纸币,立银行,财泉通流,遂以足维新之用今宜大筹数万万之款,立局以造纸币,各省分设银行用印度田税之法,仿各国印花之税我地大物博,可增十倍然后郡县遍立各种学堂,沿海急设武备学院,大购铁舰五十艘,急练民兵百万,则气象丕变,维新有图虽不敢望自强,亦庶几可以自保臣愚夙夜忧国,统筹大局,思之至详其能举而行之,惟皇上之明,其不能举而行之,惟诸臣之罪时阽国危,谨竭愚诚伏乞皇上圣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