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课件.ppt
58页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应用对策与应用对策 易霞云易霞云 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一、定义一、定义 广义广义: 药物引起的任何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任何不良反应 包括超剂量用药、意外给包括超剂量用药、意外给 药、畜意给药、滥用药物、药、畜意给药、滥用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 后果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后果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WHO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 调节调节 生理机能过程中,人生理机能过程中,人 在正常用法用在正常用法用 量情况下,药量情况下,药 物出现的任何有的、物出现的任何有的、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了该定义排除了有意的有意的或或意外的意外的用药或用药用药或用药不当不当.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用药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包括: 副反应副反应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 三致作用三致作用(致畸致畸.致癌致癌.致突变致突变) 过度反应过度反应 继发反应继发反应 首剂反应首剂反应 停药综合征停药综合征 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二、二、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毒性反应毒性反应 菌菌 群失调群失调 细菌移位细菌移位诱导细菌耐诱导细菌耐 药药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一)毒性反应一)毒性反应1肝毒性肝毒性 肝为体内主要代谢器官,肝为体内主要代谢器官,2 某些药物及代谢产物可引起肝损某些药物及代谢产物可引起肝损3 害或影响代谢酶的功能。
害或影响代谢酶的功能见于:中毒(主要为代谢产物所致,见于:中毒(主要为代谢产物所致, 与剂量大小有关)与剂量大小有关) 过敏(与剂量大小无关)过敏(与剂量大小无关) 抑酶或促酶抑酶或促酶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红霉素酯化物、呋喃类红霉素酯化物、呋喃类——胆汁瘀积胆汁瘀积 性黄疸性黄疸四环素四环素——急性或亚急性脂肪变性急性或亚急性脂肪变性青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头孢菌素 一过性转氨酶一过性转氨酶喹诺酮、林可霉素喹诺酮、林可霉素抗结核、抗真菌类抗结核、抗真菌类 肝细胞损害肝细胞损害磺胺类磺胺类药药物物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对对 策策•了解病人疾病性质及肝脏功能了解病人疾病性质及肝脏功能•尽可能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尽可能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动态观察肝功能变化动态观察肝功能变化•同时护肝治疗同时护肝治疗8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2、肾毒性:、肾毒性: 经肾排泄的药物在经肾排泄的药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肾小管上皮细 胞内积聚的药物浓度高,直接影响酶胞内积聚的药物浓度高,直接影响酶 活性、离子交换、影响蛋白质合成。
活性、离子交换、影响蛋白质合成 早期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早期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 RBC、尿量减少,重症还会发生肾功、尿量减少,重症还会发生肾功 能减退、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能减退、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9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有肾毒性的药物:有肾毒性的药物: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 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甲氧西林(间质性肾炎)甲氧西林(间质性肾炎) 磺胺(阻塞性肾病)磺胺(阻塞性肾病) 四环素(氮质血症)四环素(氮质血症)10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上述药物中以氨基糖苷类最明显上述药物中以氨基糖苷类最明显•氨基糖苷类易与肾小管刷边膜结合,促使肾小氨基糖苷类易与肾小管刷边膜结合,促使肾小管内药物积聚,半衰期延长管内药物积聚,半衰期延长•病理改变:肾曲管上皮呈扁平状,细胞有空泡病理改变:肾曲管上皮呈扁平状,细胞有空泡样变,溶酶体中可见髓状小体和磷脂沉积,细样变,溶酶体中可见髓状小体和磷脂沉积,细胞累累硕果体积增大易破。
胞累累硕果体积增大易破•影响因素:老年人影响因素:老年人 小孩小孩 脱水脱水 同用利尿剂同用利尿剂 两两种以上药物肾毒性药物联用种以上药物肾毒性药物联用1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对对 策策•了解病人肾功能了解病人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选用药物品种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选用药物品种•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剂量、两次用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剂量、两次用药隔距时间药隔距时间•不联用肾毒性药物及利尿剂不联用肾毒性药物及利尿剂•制定个体用药方案制定个体用药方案1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药物调整方法药物调整方法◆◆根据肾功能减量根据肾功能减量 轻度轻度 中度中度 重度重度减为正常量的减为正常量的1/2-2/3 1/5-1/2 1/10-1/5 ◆◆ 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ml/s) 正常正常 轻度轻度 中度中度 重度重度 1.500-2.004 >0.835 >0.167 <0.167◆◆根据血液药物浓度根据血液药物浓度◆◆根据透析的药物清除比例根据透析的药物清除比例 1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3、、 神经精神糸统神经精神糸统((1)青霉素脑病:)青霉素脑病: 浓浓 度高或度高或 速度快速度快 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
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1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2))诱发癫痫诱发癫痫:: 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异烟肼、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异烟肼、环丝氨酸等药物剂量过大时可使脑内环丝氨酸等药物剂量过大时可使脑内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脱羧酶活性降低、活性降低、维生素维生素B6缺缺乏和乏和氨基丁酸氨基丁酸含量减少含量减少1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3) 颅神经损害颅神经损害 耳蜗神经损害耳蜗神经损害 卡那霉素卡那霉素1.6%>阿米卡>阿米卡1.5% >西索米星>西索米星1.4%>> 庆大霉庆大霉 素素0.5%>妥布霉>妥布霉0.4%1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前庭功能损害前庭功能损害 卡那霉素卡那霉素4.7%>> 链霉素链霉素 3.6%>西索米星>西索米星2.9%>> 庆大霉素庆大霉素1.2% >> 妥布妥布 霉素霉素0.4%1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 剂量、疗程;剂量、疗程; ◆◆与其它耳毒性药物合用;与其它耳毒性药物合用; ◆◆与利尿剂合用;与利尿剂合用; ◆◆ 有耳疾家族史者;有耳疾家族史者; ◆◆幼小婴儿;幼小婴儿; ◆◆ 可能与某基因有关。
可能与某基因有关18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4 4)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a a 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与钙离子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与钙离子 竞争和抑制竞争和抑制乙酰胆硷的释放乙酰胆硷的释放;; b b 降低神经末捎运动终扳对乙降低神经末捎运动终扳对乙 酰胆硷的敏感性;酰胆硷的敏感性; c c 与钙离子络合,使体内钙离子与钙离子络合,使体内钙离子 促使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促使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19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氨基糖苷类神经肌肉接头氨基糖苷类神经肌肉接头 阻滞作用大小依次为:阻滞作用大小依次为: 新霉素>新霉素> 链霉素>链霉素> 卡那卡那 霉素或阿米卡星霉素或阿米卡星 >庆大霉>庆大霉 素或妥布霉素素或妥布霉素20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5 5)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炎主要症状:口周及四肢麻木主要症状:口周及四肢麻木主要药物:链霉素主要药物:链霉素 庆大霉素庆大霉素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 呋喃类呋喃类 乙烟肼乙烟肼 乙胺丁醇乙胺丁醇 2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4、心血管毒性、心血管毒性•四环素盐酸盐四环素盐酸盐•红霉素乳酸盐红霉素乳酸盐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头孢噻吩头孢噻吩 (浓度高或速度快时浓度高或速度快时)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两性霉素•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青霉素青霉素G钾盐钾盐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2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5、血液糸统、血液糸统• ● 影响维生素影响维生素K合成合成• ● N-甲基四氮唑干扰甲基四氮唑干扰 维生维生• 素所参预的羧化反应素所参预的羧化反应• ● 对线粒体铁螯合酶的抑制对线粒体铁螯合酶的抑制• 使红细胞生素使红细胞生素• ● 诱导溶血诱导溶血2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1)贫血贫血 RBC生成障碍生成障碍 溶血溶血 过敏过敏 氯霉素氯霉素 + + + 两性霉菌素两性霉菌素 +(2)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 氯霉素氯霉素 抑制信使核糖核核酸与核心糖抑制信使核糖核核酸与核心糖 体结合体结合 磺胺磺胺.TMP.氟胞嘧啶氟胞嘧啶.四环素四环素.新生霉菌素新生霉菌素2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氯霉素氯霉素 抑制信使核糖核核酸与核心抑制信使核糖核核酸与核心 糖体结合糖体结合•青霉素类青霉素类•新生霉素新生霉素•磺胺类磺胺类 •5-氟胞嘧啶氟胞嘧啶•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四环素不清楚不清楚2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对对 策策•原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尽量避原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尽量避 免应用上述物免应用上述物•动态观察出血迹象动态观察出血迹象•同时采用对症处理措施同时采用对症处理措施 如对应用头孢曲松如对应用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头孢哌酮 拉氧头孢等药物拉氧头孢等药物3天以上者加用天以上者加用 维生素维生素K12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二)过敏(二)过敏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2)皮疹)皮疹 ((3)药物热)药物热2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对对 策策•详细询问过敏史详细询问过敏史•过敏试验过敏试验•用药观察用药观察•及时处理及时处理28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 喉头水肿喉头水肿 速发型荨麻疹速发型荨麻疹 青霉素青霉素G分子量分子量,小抗原性不强小抗原性不强,但其降解产物但其降解产物与体内蛋白结合成抗原复合物与体内蛋白结合成抗原复合物,剌激机体产生剌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 必须先作皮试必须先作皮试 现配现用现配现用 用药后观察用药后观察 10-15分钟分钟 备用抢救药品备用抢救药品29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二、微生态失衡二、微生态失衡 1、微生态平衡定义、微生态平衡定义 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 生物与其宿主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生物与其宿主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 包括包括 正常微生物在某一特定生态环正常微生物在某一特定生态环 境中的定位、定性、定量等境中的定位、定性、定量等 三个方三个方 面内容。
面内容30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2、微生态平衡标准、微生态平衡标准 微生态方面微生态方面——定位、定性、定位、定性、 定量定量 宿主方面宿主方面———年龄波动、年龄波动、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3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年种习性消免营年种习性消免营 龄族惯别化疫养龄族惯别化疫养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精神刺激 社 生态平衡 自 生理的 医源性 会 然 生物的 药物 环 正常微生物群 环 化学的 境 境 生态失衡 病理改变 慢癌辐感手免 病症射染术疫3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3、微生态失衡定义、微生态失衡定义 正常微生物群之间与正常微生物群与正常微生物群之间与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状态.3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4、微生态失调分类、微生态失调分类(按生态学分类)一度失调:细菌定量检查有变化,临床一度失调:细菌定量检查有变化,临床 没有没有 症状,症状, 当诱因去除即当诱因去除即 可恢复。
可恢复二度失调:菌群内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二度失调:菌群内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 动,去除病因不可逆动,去除病因不可逆三度失调:菌群交替,临床出现急性感三度失调:菌群交替,临床出现急性感 染性疾病染性疾病3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5、微生态失调分类、微生态失调分类(按临床分类)(按临床分类)● 潜伏型(亚临床型)潜伏型(亚临床型)● 局限型(定位型)局限型(定位型)● 弥漫型(包括血行感染和易位病灶)弥漫型(包括血行感染和易位病灶)3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6、二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二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G+ 菌:肠球菌、葡萄球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 难辩梭状芽胞杆菌难辩梭状芽胞杆菌● G-杆菌: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真真 菌:白色念珠菌菌:白色念珠菌3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7、细菌移位、细菌移位 当当微微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发发生生改改变变,不不适适应应某某细细菌菌生生长长繁繁殖殖时时该该细细菌菌离离开开原原部部位位移移行行至至适适宜宜的的环环境境。
临临床床最最常常见见的是肠道细菌移位可分为的是肠道细菌移位可分为 a 纵向移位纵向移位 b 横向移位横向移位3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8、增加内毒素的释放、增加内毒素的释放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 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加加速速细细菌菌死死亡亡、、溶溶解解使使内内毒毒素分泌增加素分泌增加38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三、细菌耐药三、细菌耐药 细菌耐药分为两类细菌耐药分为两类 1、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细菌接触抗菌后细菌接触抗菌后 获得的,可通过获得的,可通过 染色体介导和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后者是质粒介导,后者是 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最主要的传播方式2、天然耐药、天然耐药—在应用抗菌药在应用抗菌药 前就固有的前就固有的39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质粒传播的遗传机制质粒传播的遗传机制 转化转化 耐药菌死亡溶解后释放的耐药菌死亡溶解后释放的DNA 进入敏感株,与敏感株同种基进入敏感株,与敏感株同种基 因重组,敏感株因重组,敏感株 耐药株。
耐药株转导转导 耐用药基因通过噬菌体进入敏感菌耐用药基因通过噬菌体进入敏感菌 是金葡菌的唯一方式是金葡菌的唯一方式洽合洽合 耐用药株与敏感株的直接接触耐用药株与敏感株的直接接触 G-杆菌的主要方式杆菌的主要方式易位或转移易位或转移 耐用药质粒之间,耐用药耐用药质粒之间,耐用药 质粒与染色体之间的传播质粒与染色体之间的传播40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作用部位 抗菌药物类型抗菌药物类型 影响细菌细胞影响细菌细胞 万古霉素、磷霉素、环丝霉素万古霉素、磷霉素、环丝霉素 壁合成壁合成 β-内酰胺酶类内酰胺酶类 损伤细菌细胞膜损伤细菌细胞膜 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细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细素 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菜、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菜、氯霉素、林可霉素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 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核酸合成 利福霉素、喹诺酮类、呋喃类利福霉素、喹诺酮类、呋喃类 甲硝唑、新生霉素甲硝唑、新生霉素 影响叶酸合成影响叶酸合成 磺胺类磺胺类4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细菌耐药机制细菌耐药机制1、、作用靶位的改变作用靶位的改变 PBPs是是β -内酰胺类的内酰胺类的 作用靶位,作用靶位,是一种有催化作用的酶,参与细胞是一种有催化作用的酶,参与细胞 壁合成壁合成 、维持形态及、维持形态及醣肽结构的调整醣肽结构的调整金葡菌能产生金葡菌能产生PBP2a 与与β –内酰胺类亲内酰胺类亲和力和力2、、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 如如β-内酰胺酶能水解内酰胺酶能水解-内酰内酰 胺环,使胺环,使药物失效药物失效3、、降低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使药物进入困难使药物进入困难4、、 泵出机制泵出机制 可将药物泵出可将药物泵出 4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4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4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控制耐药的策略控制耐药的策略 1、预防耐药菌产生;、预防耐药菌产生; 2、减少已经存在的耐药;、减少已经存在的耐药; 3、限制不合理用药;、限制不合理用药; 4、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4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重视病原学检查,在治疗之前采、重视病原学检查,在治疗之前采 集标集标 本;本;2、临床医生必须了解不同部位感染、临床医生必须了解不同部位感染 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3、医生熟悉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医生熟悉药物的抗菌谱、药代 动力学特点及不良反应;动力学特点及不良反应;4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4、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和局部用药;、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和局部用药;5、针对性强,剂量、用法、疗程适当;、针对性强,剂量、用法、疗程适当;6、了解授药者生理病理状况及经济能力;、了解授药者生理病理状况及经济能力;7、对严重感染、对严重感染 难治性感染难治性感染 耐药菌感染耐药菌感染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 混合性感染混合性感染 结核菌感染结核菌感染4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8、对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需首先选用、对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需首先选用 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药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药 物静脉物静脉 用药,待病情缓解后改药;用药,待病情缓解后改药; 即重锤猛击即重锤猛击 →降阶梯治疗降阶梯治疗9、对多重耐用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接、对多重耐用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接 触触 隔离,防止耐药菌广泛传播;隔离,防止耐药菌广泛传播;10、制定个体用药方案。
制定个体用药方案11、适当剂量和疗程适当剂量和疗程48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WHO揭止细菌耐药的全球战略(一)揭止细菌耐药的全球战略(一) 1、减少耐药问题对键康事业、减少耐药问题对键康事业 及其费用的影响;及其费用的影响; 2、延长现存药物使用期;、延长现存药物使用期; 3、资助发展新药资助发展新药49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WHO揭止细菌耐药的全球战略(二)揭止细菌耐药的全球战略(二) 执行执行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决会议年世界卫生大会决会议 改进措施阻止感染和耐药传播改进措施阻止感染和耐药传播 加强立法,禁止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加强立法,禁止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 禁止无处方出售抗菌药物禁止无处方出售抗菌药物 减少抗菌药物在食用动物中的应用减少抗菌药物在食用动物中的应用 监测抗菌药物效果监测抗菌药物效果50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特殊宿主用药特殊宿主用药1、妊娠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妇女用药禁用药物(禁用药物(1)四环素类)四环素类 可致肢体畸形可致肢体畸形 死胎死胎 肝肾损害肝肾损害 ((2)磺胺药可致溶血)磺胺药可致溶血 ((3)氯霉素可致灰婴综合症)氯霉素可致灰婴综合症 ((4)甲硝唑、金刚烷)甲硝唑、金刚烷 、阿糖、阿糖 胞苷可致畸胞苷可致畸51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妊娠期抗感染药物的选用妊娠期抗感染药物的选用 妊娠早期妊娠早期 妊娠后期妊娠后期 妊娠全过程妊娠全过程 权衡利弊权衡利弊 全过程全过程 避免应用避免应用 避免应用避免应用 避免应用避免应用 慎用慎用 可可 以用以用 TMP 磺胺药磺胺药磺胺药磺胺药 四环素四环素 异烟肼异烟肼 青霉素青霉素 甲硝唑甲硝唑 氯霉素氯霉素 红霉素酯化物红霉素酯化物 氟康唑氟康唑 头孢菌素头孢菌素 乙胺丁醇乙胺丁醇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大环内酯大环内酯 利福平利福平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氟胞嘧啶氟胞嘧啶 (酯化物除(酯化物除 外)外)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 呋喃类呋喃类 磷霉素磷霉素 阿糖胞苷阿糖胞苷 SMZ-TMP52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新生儿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新生儿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新生儿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新生儿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理抗菌药物理抗菌药物理抗菌药物理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发生机制 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氯霉素 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 肝酶不足,肾排泄差,游离氯霉素肝酶不足,肾排泄差,游离氯霉素肝酶不足,肾排泄差,游离氯霉素肝酶不足,肾排泄差,游离氯霉素↑ ↑ 磺胺药磺胺药磺胺药磺胺药 黄疸黄疸黄疸黄疸 与胆红素竟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与胆红素竟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与胆红素竟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与胆红素竟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软骨损害软骨损害软骨损害软骨损害 影响影响影响影响DNADNA合成合成合成合成 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 牙齿及骨骼牙齿及骨骼牙齿及骨骼牙齿及骨骼 药物与钙结合沉积在牙齿及骨骼中药物与钙结合沉积在牙齿及骨骼中药物与钙结合沉积在牙齿及骨骼中药物与钙结合沉积在牙齿及骨骼中 发育不全发育不全发育不全发育不全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肾、耳损害肾、耳损害肾、耳损害肾、耳损害 肾清除能力差肾清除能力差肾清除能力差肾清除能力差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肾、耳损害肾、耳损害肾、耳损害肾、耳损害 肾清除能力差肾清除能力差肾清除能力差肾清除能力差 呋南呋南呋南呋南 类和类和类和类和 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 溶血溶血溶血溶血 葡萄糖果葡萄糖果葡萄糖果葡萄糖果-6--6-磷酸脱氢酶缺乏磷酸脱氢酶缺乏磷酸脱氢酶缺乏磷酸脱氢酶缺乏5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用药 ((1)胃酸分泌少,影响口服药物吸收)胃酸分泌少,影响口服药物吸收 ((2))肌肌肉肉组组织织少少脂脂肪肪组组织织多多而而 影影响响水水溶溶性药物的吸收性药物的吸收 ((3)肝组织缩少影响)肝组织缩少影响 对药物改毒功能对药物改毒功能 ((4))肾肾血血流流量量减减少少,,肾肾小小球球滤滤过过率率降降药药物在体内半裒期限延长物在体内半裒期限延长5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老年人疾病特点老年人疾病特点((1)慢性感染性疾病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多 慢性尿路感染、支气管炎、前列腺炎慢性尿路感染、支气管炎、前列腺炎 ((2)条件致病菌多)条件致病菌多 ((3)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多)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多5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老年人用选药老年人用选药 ((1)毒性小的药物)毒性小的药物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磷霉素大环内酯类、磷霉素 ((2)杀菌剂)杀菌剂 ((3)静脉用药)静脉用药5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用指导原则》–在制度上和技术层面上科学、全面地规范临在制度上和技术层面上科学、全面地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使用各个品种、各个剂型的抗菌床医生合理使用各个品种、各个剂型的抗菌药物药物–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水平、有效遏制越来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水平、有效遏制越来越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节省有限的医疗卫越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节省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减低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生资源和减低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5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谢谢!58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用对策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