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002.doc
5页《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一、导入 师:从周四到周日,这节课让大家久等了,我只能用知识来补偿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代表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这个代表作品叫(大家齐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师:大家读得不错,在吟后面应该有停顿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预习,现在就请大家展示预习成果现在请第二组负责第一题、第二题 生1:(实物投影)1.给加点的字注音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石扉 澹澹 訇然 魂悸 (准确地读出了每个字)我的补充是(展示补充内容):“台”在“天台四万八千丈”中读第一声在“日月照耀金银台”中度第二声怳”是通假字,通“恍”,所以应该读huǎng雨”在“云清清兮欲雨”这句话中应该读第四声,因为在这句话它的意思是“下雨”,作动词我的补充完了,大家有没有其它的疑问生2:在诗歌的倒数第四行,“惟觉时之枕席”这句话中的“觉”应该读jiào还是读jué?生1:读jiào,是睡醒的意思大家有没有问题了?(稍微停顿),没有的话我们看下一题。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⑴烟涛微茫信难求: ⑵栗深林兮惊层巅: ⑶虎鼓瑟兮风为马: ⑷失向来之烟霞: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势拔五岳掩赤城: (准确地解释出了每个词的意思)我的补充的部分,我觉得“觉”是“睡醒”的意思,大家应该注意,这个刚才已经说了大家有没有其它的问题?生3:“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中“来下”是什么意思?生1:就是下来的意思作者为了韵律的要求调整了语序,这在古代是各种比较常见大家还有其它问题吗?(在确定没有问题后,该同学回座位师:第三题请第四组同学负责生4:我从四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题目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师:说得不错第四个题目请第一组同学负责 生5:我是以“梦”为线索,将全诗划分为三个部分抓住文章中的两个过渡句一句由现实转向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一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叹” 一、梦前(梦的缘由)(1——4) 二、梦中(梦游幻境)(5——17) 三、梦后(梦醒时、留别)(18——22)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同学提出划分为四个层次或者五个层次,也就是将梦中分为路中和仙境,梦后分为梦醒时和留别我觉得本质都差不多四分法、五分法也就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划分小层次 师:我赞同你的看法为了讨论的方面,我们就采取三分法看得出来,大家预习地很充分在预习的过程中,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本诗的情感问题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明确的答案学习诗歌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本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读来体悟诗歌的情感下面我请同学读第一部分哪位同学来读?生6读完以后,总体还不错师: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么读?生6:因为第一句“烟涛微茫信难求”有感叹之意云霞明灭或可睹”讲的是天姥山的壮观的景色,所以要读高一点对此要倒东南倾”表示折服师:我听出来了,后面两行,你是抓住了景色的特点,那么天姥山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呢?生6:壮丽师:还有呢?生6:……师:你想作者写五岳、天台、天的目的是什么? 生6:……师:那你把第一部分的最后两行再读一下。
生6读师:你看五岳本来的特点是什么啊?生6:高师:那么跟天姥比起来怎么样啊?生6:不如天姥师:那天台多少丈啊?生6:四万八千丈师:和天姥比起来呢?生6:也不如,因为有“对此欲倒东南倾”师:现在写其它景物的特点作用是不是出来了?生:对比师:作用是什么啊?生:突出天姥山的高师:对了,最后两行我们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读诗那么前面两行我们再分析一下李白想不想去天姥山?生:想师:那为什么不去啊?生:因为“烟涛微茫信难求”师:所以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啊?生:失望、失落师:“信”我们说过了,是强调的意思,所以要重读师:天姥山能不能看到呢?哪个词可以给我们答案?生齐:或可睹师: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有什么样的变化?生:希望师:对,作者的感情正是由失望到希望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把握这一点现在我想一位同学将第一部分再读一下生7读,效果不错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怎么读第二部分又应该怎么读?说到底就是要如何把握情感把握情感要看作者是如何叙事、写景、抒情的那么,第二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生齐:写景师:现在请大家找一下,第二部分一共写了几幅画面,每副画面有什么特点?分别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最后达成共识如下:时间地点景物(见闻)特点情感月夜剡溪湖、月、影、溪水、猿啼清幽、宁静向往白昼山中海日、天鸡、岩石、路、花壮美迷恋傍晚山中熊咆、龙吟、深林、层巅阴森、恐怖惊夜晚洞天霹雳、日月、金银台、霓衣、风马、云君、虎、鸾、中若的仙人盛大、祥和欢乐、向往、羡慕师:了解了情感后,我们就可以朗读了。
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朗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1——2组第一幅画面 3——4组第二幅画面 5——6组第三幅画面 7——9第四幅画面讨论结束后,分组朗读老师指点第一幅画面:轻快 第二幅画面:平——高——低 第三幅画面:稍快——压抑——高昂——快师:我们再来看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生齐:抒情师:这一部分比较难,我们一起来讨论师:作者梦醒之后,首先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生: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师:我们思考一下,李白为什么要长叹啊?生:因为梦太美好,现实太残酷师:那么李白的现实出境是什么样的?生:(找到写作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师:被贬了,也没有什么啊。
我们不是常常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吗?大家说,在那个社会能不能做到平等啊?生:不能师:在本诗中,除了李白在游天姥外,还有一部分人也在游,是哪一部分人啊?生:神仙师:李白诗怎么登山的?生: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师:那神仙呢?生: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师:李白遇到的路况是怎么样的?生:千岩万转路不定师:神仙遇到阻碍是怎么处理的?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师:李白在天黑后,什么样的感觉?生:惊恐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师:神仙在晚上怕不怕啊?生:不怕,因为日月照耀金银台师:只要有神仙的地方,一切都不是问题李白在梦中都不敢和神仙一样,何况在现实中 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那么大家想想,如果李白愿意,他可以不可以过上神仙一样的日子啊?生议论:可以的师:需要什么条件吗?生:摧眉折腰事权贵师:李白愿意吗?生:不愿意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师:我们看,神仙的世界如此让人向往,但一涉及到尊严问题,李白就不会再你商量了说明李白有什么样的精神啊?生:不屈,傲岸,独立、追求自由师:我们刚才说的都是李白思想的积极方面那么李白思想中有没有消极的方面呢?生:有的,他有享乐思想。
师:还有吗?生沉默、思考师:我们刚才讨论得出了,那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我们常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生齐:反抗师: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生齐:自己师:但李白是怎么做的?生:他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师:现在我们就明白了,李白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渴望自由,希望人格独立,但又有及时享乐的思想,缺少斗争的精神现在请一位同学根据这些情感读一下第三部分生读,老师指导最后两句话“权贵”、“颜”声音要扬上去,不然就没有味道了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15分)行路难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 ①相传吕尚在未遇文王之时, 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李白的什么胸怀? (2)本诗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什么特点? 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