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高一地理 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38页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中图版(2019)第二章 第六节21.认识土壤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 物出形也土地之生万物者也说文解字陆地表层和浅水水域底部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定义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物质组成水分空气有机质矿物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此消彼长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5%45%20%30%20%30%2.观察土壤土壤颜色黑土黄土红土东北地区 黑土地江西 水稻土江西 红壤黑色:表示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减少则呈灰色红色:表示土壤中含较高的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白色:表示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黄色:表示土壤中是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砂土壤土黏土砂土、壤土和黏土的渗水性有什么特点?土壤质地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壤土壤土中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土壤质地。
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土壤质地土壤剖面土壤在发育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层次,其垂直方向上的物质组成和颜色各异土壤剖面是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垂直纵切面观察者可通过视觉和触觉等来认识土壤的特征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剖面有机质层:有机层一般出现在土壤表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剖面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腐殖质层: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剖面淋溶层:因淋溶作用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淀积层:土壤物质积累的地方,往往和淋溶层相伴存在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剖面母质层和母岩层: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一般15-30厘米厚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图土壤剖面3.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成土母质的影响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土壤是在岩石风化基础上形成的成土母质的影响花岗岩基于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含砂多石灰岩基于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黏土多生物的影响生物植物枯枝落叶动物排泄物、分泌物、残体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有机质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合成腐殖质土壤24气候的影响岩石风化淋溶作用有机质的积累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岩石风化作用越强降水量越多,淋溶作用越强,淋溶层越厚潮湿-寒冷有利于积累干燥-炎热不利于积累亚马逊河两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湿热的气候和长时间的强烈日照,给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森林面积为3亿公顷,占世界现存热带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誉气候和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探究结合材料试从气候和生物的综合角度判断亚马孙河流域自然土壤肥力状况并说明的原因。
该地区自然土壤较贫瘠(有机质含量少)来源方面:热带雨林,四季常绿,枯枝落叶较少,有机质来源少;流失方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地表水土流失多,有机质流失较多;消耗方面:生物繁茂,生长旺盛,有机质消耗大;分解方面:气温高,生物循环快,微生物活动活跃,有机质分解多气候的影响高温:有机质分解快,有机质积累少多雨:营养元素被淋溶,有机质被带走较冷: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湿润:降水相对较少,淋溶作用弱高寒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干旱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冷湿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的影响时间的影响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东北黑土形成1cm,大约需要200年,黑土的厚度可达1m时间的影响坡向地势光热水植 被土壤山区:土壤垂直分化不同坡向,土壤不同坡度物质迁移速度陡坡:土层浅薄缓坡:土壤深厚地形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分析土壤 形成因素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生物土地母质时间地形人类活动气候成土因素土壤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合理的改造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比如水稻土。
不合理的改造破坏土壤的结构与性状,导致土地退化,比如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分析土壤 形成因素土壤概念具有肥力物质组成固体物质矿物质 有机质 孔隙空气 水 认识(45%)(5%)(20-30%)(20-30%)观察颜色质地剖面砂土壤土黏土成土因素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因素影响土壤分布规律高度、坡度、坡向历史动态过程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演化的方向风化壳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如:土壤改良或不合理利用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