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过程示意图- 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26页微考点09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示意图既是地理直观教学的有效工具,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注意教材图的变式,在掌握考点模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要特别训练同一考点不同图像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考试中注意与教材建立链接考向1 自然地理中的过程示意图(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典例精讲】本题以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古雅斯河地壳运动及乔治湖湖区剖面图为材料,涉及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补给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培养图表分析、地理原理应用等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的能力1)大分水岭为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使得其河流水系沿大分水岭向西流动;从图中可以看到科拉林地垒,说明该地曾在地质时期受断层运动影响,地壳断裂抬升形成地垒;图中河流自大分水岭向西流动,该河段为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地表受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影响,形成河谷地貌;根据材料可知该段古河道河底有大量沉积物,说明其还存在流水沉积作用。
2)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澳大利亚东侧形成大分水岭,其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由于澳大利亚东部为大分水岭,西部为大自流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流淌汇集,形成雅斯河;受断层作用影响,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的支流无法注入雅斯河,雅斯河的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逐渐汇集形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原有水系被分割成两个部分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湖盆上游边缘的含水层海拔高于湖盆,河流均由湖盆上游边缘向湖盆方向流淌河流水在向湖区流淌时会下渗至湖盆边缘含水层,转化为地下水后再向湖中补给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一侧,降水相对较少,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勒斯溪其下游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季节性河流会发生断流,由此可知河流对湖区地下水整体补给量较小受季风影响,在夏季风较强的时间,该地山地降水较多,形成的河流流量较大,对湖区地下水补给较多,而在夏季风较弱时河流对于湖区地下水补给量较小因降水具有不连续性,故该地的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水量变率较大参考答案】(1)地壳断裂抬升;流水侵蚀;流水沉积2)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大分水岭,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和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
3)主要通过湖盆边缘出露含水层补给;补给量小或者变化大下左图为我国西南某地拍摄到的冬季云海景观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1.云海出现时,大气受热过程各环节变化正确的是( )A.①减小 B.②增大 C.③增大 D.④减少2.右图中箭头④代表(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地面削弱 D.大气削弱作用【答案】1.B 2.A【解析】1.云海出现时,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没有影响,A错误;云海出现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增大,B正确;云海出现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大,则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则地面辐射③减小,C错误;云海出现时,大气逆辐射④增强,D错误2.读图可知:①代表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在地球自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轨迹图1是天赤道(将赤道面无限延伸后的大圆圈)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在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3.“双11”期间,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可能在(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4.太阳处于图中乙、丙两点附近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同C.北京昼夜长短相同 D.北极地区内昼夜范围相同5.太阳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北京( )A.昼长不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季节可能相同 D.气温相同【答案】3.B 4.B 5.C【解析】3.由图中二分二至日对应的位置及图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可知,甲点位于冬至点之后,乙点位于秋分点之后,丙点位于秋分点之前,丁点位于夏至点之前,国庆节举行建国70年大阅兵时是10月,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在秋分点之后的乙点附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4.图中显示,乙丙两点关于秋分点对称,且乙点位于秋分点之后,更接近近日点1月初附近,丙点位于秋分点之前,故可知乙点地球公转速度大于丙点,A错误;丙、乙处于夏至点至冬至点之间运动,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B正确;乙点位于秋分点后,此时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北京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存在极夜现象,丙点位于秋分点之前,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北京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存在极昼现象,CD错误5.太阳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由于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甲乙两点时,昼长相同,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错误;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都可能位于冬季,季节可能相同,但气温不一定相同,C正确,D错误考向2 人文地理中的原理示意图(2019·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图甲 图乙(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典例精讲】考察城市化相关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城市化的表现区域差异,对于去发展的影响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难度一般,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1)从图乙可以看出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如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有材料可知,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城市人口比重较高。
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2)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都是能源,因此该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如能源行业、也可以发展化工,尤其是重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和纺织等轻工业,该区草原广布,饲料充足,适合牛羊放牧养殖,可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如炼乳等3)既要面对生态破坏,又要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黄河流域特殊的黄土层,以及夏季多暴雨的特点引发的水土流失,该区域发展重化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4)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具有示范作用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从对外开放的作用来说,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内蒙古东西跨度广,邻国较多,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参考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蒙古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境内铜矿、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矿产开发经历了从独立开发到引进外资合作的过程,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矿产品出口,对外贸易70%的产品是矿产品。
蒙古国铜矿出口量占整体矿产品出口量的一半以上,且有约87%的出口铜矿产品出口到中国下图示意蒙古国铜矿生产规模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1.蒙古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 )A.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B.风险性较大C.利于资源充分开发 D.利于第三产业发展2.外资进入蒙古国铜矿开采产业的时间大致是( )A.1995年 B.2001年 C.2007年 D.2011年3.蒙古国铜矿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铜矿市场需求缺口较大 ②蒙古国铜矿产业体系健全③中蒙两国接壤 ④水运、铁路运输条件优越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B 2.D 3.C【解析】1.蒙古国经济高度依赖矿产品出口,而铜矿出口量又占整体矿产品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说明其他产业实力相对较弱,不利于资源充分开发,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故C、D排除;蒙古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且出口产品单一,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这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外贸风险性较大故B正确;此图为蒙古国铜矿生产规模变化情况,不能看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故A排除,故选B。
2.蒙古国经济发展水平低,铜矿勘探与开采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2011年后,铜矿生产规模快速增大,这与蒙古国政府允许外国勘探公司和矿产开采公司进入密切相关故D正确,故选D3.蒙古国铜矿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首先是因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两国接壤,运输距离短,且受他国影响小;中蒙之间不存在水运,且铁路稀少,主要是通过公路运输,故④错误;蒙古国铜矿产业体系不健全,且其产业体系健全与否和铜矿大量出口到中国无关,故②错误西沙群岛的“三沙永乐龙洞”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图甲为“三沙永乐龙洞景观图”,乙为“永乐龙洞的垂直剖面示意图”,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4.蓝洞形成前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岸线变长 B.三角洲面积增大 C.山地雪线上移 D.粮食增产的概率减少5.丙中表示构成蓝洞岩石类型及形成蓝洞地质过程的是( )A.c、① B.e、③ C.a、⑤ D.e、⑥【答案】4.C 5.D【解析】4.据材料可知,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海平面低,海岸线变长,A正确,不合题意,海平面低,三角洲面积增大,B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