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讲环节运动的基本理论.ppt
36页第三讲 环节运动的基本理论环节运动的基本理论v2.1环节运动的基本原理v2.2肌肉工作的形态学因素2.1环节运动的基本原理v2.1.1环节的概念v2.1.2环节运动的规律v2.1.3环节运动的形式v2.1.4限制环节运动的因素2.1.1环节的概念v在人体中,能够绕关节运动轴进行运动的肢体称为运动环节 ,简称环节,例如,上臂可绕肩关节的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 动,小腿可绕膝关节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等,此时的上臂和 小腿就称为运动环节在某些动作中,整个上肢、躯干或下 肢也可成为一个运动环节,如作侧平举时的整个上肢就构成 一个运动环节环节有大有小,相邻两个关节之间的部分称 为基本环节,例如上臂就是一个基本环节;两个基本环节连 接起来构成一个运动偶,例如上臂和前臂借肘关节连接起来 就组成了一个运动偶;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环节连接起来构成 一个运动链例如,肩带、上臂、前臂和手借助肩关节、肘 关节和腕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运动链v环节与关节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环节是运动的杠杆,关 节是杠杆运动的支点,环节以关节为支点进行运动2.1.2环节运动的规律v开放链的运动v运动链的末端(最后一个环节)处于游离状态时 ,称为开放链。
开放链的一端固定,其余各 环节都可自由运动,不受其它环节的制约 例如,当肩带相对固定时,上肢的上臂、前 臂和手都可单独运动2.1.2环节运动的规律v闭锁链的运动v运动链中的各基本环节首末相连无游离环节 ,则称为闭锁链例如,当手固定在器械上 时,上肢就与器械组成了闭锁链;当足固定 在地面或器械上时,则下肢就成为闭锁链 在闭锁链中,某一关节的运动,通常会引起 另一些关节的运动如人站的地面,当膝关 节屈时,必然会引起髋关节屈和踝关节背屈 2.1.3环节运动的形式v平动v环节各部沿运动方向作平行移动叫平动如 滑冰、滑雪的滑行动作可近似地视为人体整 体的平动判断环节运动时是否是平动,可 在环节上任意画一个线段,然后观察该线段 的运动情况运动过程中,如果它的长度保 持不变,而且始终与前一位置保持平行,环 节的这种运动形式就是平动平动的运动轨 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2.1.3环节运动的形式v转动v环节绕某一中心点或旋转轴作旋转运动,称 为转动例如,投掷铁饼的旋转动作,单杠 大回环动作,以及各种关节运动等2.1.3环节运动的形式v复合运动v许多体育动作并不是单纯的平动或转动,而是既有 平动又有转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如 跑步动作,对整个人体来说,从起点移动到终点可 以认为是平动但是,每一步的下肢动作,都是由 于骨盆、大腿、小腿和足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 节处转动的结果又如铁饼在空中飞行,从出手到 落地是平动,但铁饼在飞行过程中,还要绕着自身 的重心轴转动2.1.4限制环节运动的因素v关节结构对环节运动的影响 v自由度对环节运动的影响 v年龄 v性别 关节结构对环节运动的影响v1.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 构成关节的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 越大,环节运动的幅度就越大,反之,环节运动的幅度就越 小v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环节运动的 幅度就大,反之,环节运动的幅度就小v3.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韧带越多、越强,环节运 动的幅度就越小,反之,环节运动的幅度就越大v4.关节周围骨的突起 关节周围骨的突起越大,环节运动 的幅度就越小,反之,环节运动的幅度就越大v5.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 和弹性越好,环节运动的幅度就越大反之,环节运动的幅 度就越小自由度对环节运动的影响v物体在空间可以进行运动的方式和方向称为 运动的自由度v自然界任何游离的物体都有六个自由度,游 离的物体不受任何约束,它可以在三维空间 运动,即可以在上下、左右和前后三个方向 上进行线性运动,还可以绕三个相互垂直的 坐标轴进行转动。
因此,不受约束的物体就 有六个自由度自由度对环节运动的影响v环节运动,是运动环节绕关节运动轴所作的转动 关节运动轴与自由度有关v 1.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自由度,即滑车关节绕 额状轴转动(屈伸运动),圆柱关节绕垂直轴转动(回 旋运动)v 2.双轴关节:有两个自由度椭圆关节和鞍状 关节均有两个相同的运动轴,绕额状轴和矢状轴的 转动(即屈伸运动和外展内收运动)v 3.多轴关节:有三个自由度球窝关节能绕额 状轴、矢状轴和垂直轴进行转动即屈伸、外展内 收和旋内旋外运动)年龄v儿童少年因软组织中水分较多,弹性好,所 以环节运动幅度较大;老年人软组织中水分 较少,环节运动的幅度就减小性别v女子软组织中水分和脂肪较多,弹性好,所 以环节运动幅度较大;男子软组织中水分和 脂肪较少,弹性差,所以环节运动幅度较小 2.2肌肉工作的形态学因素v2.2.1肌肉的配布规律v2.2.2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2.2.1肌肉的配布规律v肌肉配布与骨和关节有关v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关节两侧的骨上, 有的跨过一个关节,有的则跨过多个关节 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为单关节肌,如胸大肌 、背阔肌等跨过多个关节的肌肉则称为多 关节肌,如肱二头肌、指浅屈肌等。
许多大 关节的周围既配布有单关节肌,又配布有多 关节肌,它们互相协作,以完成复杂的随意 运动2.2.1肌肉的配布规律v肌肉配布与关节运动轴有关v 环节绕每个运动轴都可作方向相反的两种 运动,所以就必须配布两组作用相反的肌群 因此,单轴关节就必须配布两群作用相反 的肌肉;双轴关节就应有四群作用不同的肌 肉,而多轴关节必然就有六群作用不同的肌 肉,具体配布见下表:v 关节形状 运动轴肌群配布滑车关节 额状轴屈肌群、伸肌群圆柱关节 垂直轴内旋肌群、外旋肌 群椭圆 关节 鞍状关节额状轴 矢状轴 屈肌群、伸肌群、 内收肌群、外展肌 群 球窝关节额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屈肌群、伸肌群 内收肌群、外展肌 群 内旋肌群、外旋肌 群2.2.1肌肉的配布规律v肌肉配布与直立行走及劳动特点有关v人体各部肌肉的体积、数量及灵活性,都与 各肢体所承受的负荷和机能活动有密切关系 。
由于直立行走的缘故,下肢肌较上肢肌发 达的多,而且下肢的伸肌比屈肌明显的发达 躯干的伸肌也较屈肌发达的多,由于长期 劳动的影响,上肢屈肌较伸肌发达,支配手 指运动的肌肉数目多,且都细小而灵活2.2.2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v肌拉力线的概念v当肌肉收缩时,对其起点和止点均产生拉力 ,这种拉力是每条肌纤维收缩力的总和,如 果用线段来表示肌肉拉力,就称为肌拉力线 ,这是肌肉拉力的合力作用线,肌拉力线是 一个矢量,它表示肌肉拉力的方向,其方向 总是指向定点概括的说,表示肌肉拉力方 向的线段就叫肌拉力线2.2.2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v肌拉力线的确定v确定肌拉力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从肌肉的起点中 心到止点中心连一直线,即为该肌肉的肌拉力线(图 2-1A)但是,肌肉的形状各式各样,差别很大,有 的起点很宽,肌纤维走向不一致,如斜方肌有的 肌肉在骨突处改变了方向,如三角肌在肩峰处突然 改变方向,所以肌拉力线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而 定象斜方肌这样的肌肉,可用三条线来表示三部 分肌纤维的拉力线(图2-2),而三角肌的拉力线可由 拐弯处到止点中心连线来确定(图2-1B)2.2.2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v 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方位关系不同,就 会产生不同的环节运动方式。
v 1.额状轴:当肌拉力线从关节额状轴的前 面跨过时,就会使环节产生屈的运动,如肱 二头肌和髂腰肌等若肌拉力线从关节额状 轴的后面跨过时,则使环节产生伸的运动, 如肱三头肌和臂大肌等但膝关节相反,股 四头肌拉力线从关节额状轴的前面跨过,却 使环节产生伸的运动)2.2.2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v2.矢状轴:当肌拉力线从关节矢状轴的外侧或上 方跨过时,就会使环节产生外展的运动,如三角肌 和臀中肌等若肌拉力线从关节矢状轴的内侧或下 方跨过时,则使环节产生内收的运动,如胸大肌、 背阔肌和大收肌等v3.垂直轴:当肌拉力线从垂直轴的前面跨过时, 就会使环节产生旋内的运动,如旋前圆肌和胸大肌 等若肌拉力线从垂直轴的后面跨过时,则使环节 产生旋外的运动,如臀大肌和梨状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