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人类学复习资料.doc
4页人类学或人类特征史,应当分为两类: 一是心理学,即关于理性灵魂的本性的讨论;二是解剖学,以此来揭示人体结构或构造人类学是一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回答关于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科学 它是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及其文化的发生、进化和当代的变异第一个给文化下定义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 她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人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 各地区、 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籍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一为实地参与观察法(田野调查方法) :指对一个社区所进行的直接和持续的观察,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有特色的研究法全面考察法: 采用这种方法, 人们在选择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 必须全面考察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比较法 :比较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
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分支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社会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应用人类学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普同论:世界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属性,任何一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全貌论:给出一个 “局内的 ”关于社会文化的全貌图景整合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适应论:人类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即人类的生存在于适应环境) 文化相对论: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 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 平等的人类已经发展出五种生计方式 :狩猎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集约农业(精耕农业) 、工业化谋食方式狩猎采集:依靠自然存在的资源获取食物的生计技术初级农业:用比较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一切作物进行的栽培初级农业有两种类型:粗放或游动耕作为主的初级农业;以木本植物为主的初级农业集约农业:是指采用技术手段(灌溉、施肥、轮换耕作)来保证土地能够长期使用的农业方式畜牧业:畜牧业是一种以饲养大群动物为主的食物生产技术 它通常出现在降雨量低的地区或者说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决定生计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技术发展水平;2.环境1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因素决定人类的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早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的体液理论体液理论认为人有四种体液:黄胆汁、黑胆汁、痰和血液,分别代表 火、土、水和血。
四种体液在身体中相对比例的不同造成个体在体格和人格上的差异而体液 的相对比例又取决于气候条件简而言之 ,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中隐含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是 :气候决定体液的相对比例,进而决定人的体格和人格二、可能论(环境可能主义文化生态学及文化唯物主义)环境可能主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博厄斯所开创的历史特殊论学派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持环境可能主义立场 环境可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较弱的环境决定论 ,它认为环境不是积极地模 塑人类文化 ,而只是在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上作一些限制 ,它只是指令事物的可 能性换而言之 ,环境不是严格地 限制文化发展文化生态学: 斯图尔德于 1955 年开创的文化生态学复活了人类学家对环境决定论的热情他的主要观点是具体 ( specific )的环境模塑着特定(particular )的文化特征 他暗示文化特征有两种类型: 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文化特征和其余留物( remainder )前者实际上就是文化核( culturalcore ) ,它由社会的经济部门组成 ,与生计活动密切相关; 后者又称次级特征或二级特征,它包括社会结 构的许多方面及仪式行为。
文化唯物主义: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所有的文化特征包括技术、居住模式、宗教信仰与仪式 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他认为 ,马克思的观点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是文化唯物主义的核心三、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途径及民族生态学)在六七十年代 ,生态人类学逐渐产生生态系统途径和民族生态学两种研究路径生态人类学采用了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了生态系统途径 ,即在生物圈的某些被划定界限的部分内 ,全部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通过物质交换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 ,在物质交换系统中 ,人类、其他的生命体及非生命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学( 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层次分细组器个种群生生子胞织官体群落态物系 圈统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 ,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适应 (adapatation) :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 分基因型适应和表型适应两类,后者又包括可逆适应和不可逆适应。
如桦尺蠖在污染地区的色型变化生态位--有机体在环境中占据的地位;栖息地--有机体所处的物理环境种群 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 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 .种群分布型的类型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2生理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 ): 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生态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 ): 在一定时期内 ,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生理死亡率 (最小死亡率 ): 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 .生态死亡率 (实际死亡率 ):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的因素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 (发育阶段 )的程序编制的 ,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生命表方法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生命表方法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动机制和制定数量预测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竞争 : 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利用相同的资源,导致每一个物种的数量下降,即两种群彼此发生有害影响 .竞争一般可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以另一物种成员为食,被捕食者常常被杀死 .生物群落可定义为: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 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 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生态位相同的种不能共存,因之有人提出每个生态位一个种的概念,上边谈到的同资源种团,实际上它们的资源利用谱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生态位与群落结构有密切的联系,群落结构越复杂,生态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 ( ecosystem)的定义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主要环境组分辐射 大气 水体 土壤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似链条式的关系,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级一级地转移到大型食肉动物食物链的特征食物链的长度通常不超过 6 个营养级,最常见的 4— 5 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不断流失;食物链越长, 最后营养级位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少 因为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营养级越多, 其能量损耗也就越大;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相关;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不仅在进化历史上有改变, 在短时间内也会发生变化食物网 (food web)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它往往是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3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简言之, 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 ;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包括四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食物、纤维、药物和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表现在生态系统的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生态环境治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