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震救灾食品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方案.pdf
30页1 附件附件 2 2 抗震救灾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抗震救灾食品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方案保障方案 卫生部抗震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卫生部抗震救灾防病领导小组 食品与饮用水安全组食品与饮用水安全组 20102010 年年 4 4 月月 2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食品安全部分食品安全部分 ――――救灾防病食品安全工作救灾防病食品安全工作指南指南………………………3 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饮用水卫生部分饮用水卫生部分 ――――灾区卫生监督防病人员饮用水卫生工作指南灾区卫生监督防病人员饮用水卫生工作指南……1 14 4 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食品安全部分食品安全部分 ――――救灾防病救灾防病食品食品安全安全工作工作指南指南 一、工作重点 (一)开展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灾区留居群众和救灾人员集中生活点以及救灾物资集中分发场所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重点监督检查临时简易供餐设施、周边餐饮单位卫生状况,开展对统一配送食品原料的监督监测 (二)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和传染性食源性疾病传播,防范食品污染事故 (三)接受和处理群众食品卫生咨询和投诉举报,及时发现食品卫生隐患 二、工作内容 (一)供餐食品卫生状况的检查。
监督检查临时供餐设施、周边餐饮单位卫生状况,开展对统一配送食品原料的监督检查 (二)食物中毒的监测和调查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查明致病因子及致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 (三)广泛开展灾民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外源食物的检查制度在外源食物集中的车站、码头、机场设置检查站,在送往灾区之前分类抽查救灾食物的卫生状况对符合卫4 生要求的食物做好卸货、储存、转运、分发的卫生指导临时储存食物的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不放杂物,食物隔墙离地存放,注意通风、防虫、防鼠、防蝇、防尘、防霉变 (二)了解当地潜在的污染源注意了解受灾地区化工厂等可能污染食品的污染源毁损、泄露相关信息,及早掌握可能污染食品的化学物质情况,以尽早做好预防和监控措施 (三)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在灾区广泛深入地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灾民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采取会议宣传、广播、电视台宣传、现场巡回宣传、大量张贴和散发标语、传单、宣传画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 (四)把好食物运送关要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根据食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止污染的措施,注意食物运输过程中的防腐、防雨、防蝇、防尘等,所用的各种运输工具都必须经过洗刷消毒处理。
不要使用化工专用车、垃圾车和近期内运过毒物的车辆等运送食物注意上无棚顶,下无架垫的食物运输极易被污染及受潮 (五)把好食物储存关临时储存食品的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不放杂物,食品隔墙离地存放,注意通风、防虫、防鼠、防蝇、防尘、防霉变 (六)把好食物分发关分发食物时应尽量采用小包装,少量多次分发注意不要使无包装的食物在食用前被脏手及不洁工具污染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参与灾民粮食分配和食物分发规划,合理分配食物,特别要注意重灾区和非计划供应灾民的粮食供给 5 (七)防范营养缺乏症要给受灾群众合理调整饮食,补充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重度营养缺乏者需静脉给予葡萄糖、水解蛋白、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八)预防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在灾区提倡尽量使用煮、炖等充分加热的烹调方式,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和不清洁的水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或在确定未变质的情况下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1.加强宣传工作,防止发生误食一些类似盐、糖等的化学药品如亚硝酸盐等而造成的食物中毒防止发生误食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而造成的食物中毒 2.防止农药、化学药物对食物的污染:调查了解粮库,农药库情况及灾民家庭农药存放地点及其包装破损情况。
如发现有农药、化肥及其它农药污染来源,必须立即切断污染,做出明显标记,对受污染食物分类提出去毒处理措施,以防发生急性食物中毒 (九)正确处置食物中毒事故 1.禁止继续食用可疑食物,追查中毒食物的来源、予以暂时封存 2.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地点、中毒人数及原因,同时采取救治措施 抢救中毒病人的原则: 排毒(催吐、 洗胃、 导泻、 灌肠)、对症治疗、采用特效药采集中毒食物、患者呕吐液、粪便、血液、洗胃液等送实验室进行检验 3.正确处置可疑食物中毒食物应经无害化处理后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居民和集体单位中发现肠炎、痢疾等传染病人,6 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尽可能做到隔离(可用家庭隔离等简易措施)和对排泄物进行消毒治疗要全程彻底,以减少带菌机会 四、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发挥的作用 (一)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能分工,完成应急状态下政府交办的各项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对工作中失察、失职的部门与人员要给予严肃处理 (二)各地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向灾区提供食品集中贮存点和相应的贮存条件,要向群众安置点集中供餐现场加工点提供必要条件 (三)各地负责餐饮卫生监管的部门应当重点做好灾区群众安置点集中供餐以及餐饮服务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应做好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应急报告;卫生部门应当及时发现食物中毒病人和中毒原因,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与发展。
(四)负责食品生产监管的部门在重点做好灾区恢复生产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还要加强主要向灾区提供食品的其他企业进行监管 (五)负责食品经营监管的部门应当加强对恢复经营的食品批发、食品零售商以及食品摊贩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农村集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另外,负责食品经营监管的部门负责救灾食品的接收、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六) 要特别加强对畜禽屠宰、 经营的监管, 必须保证畜禽经检疫合格,不得出售腐败变质畜禽肉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摸清灾区定点屠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严格防止私宰私杀 (七)餐饮监管和卫生防病机构要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指导和宣传教育力7 度要以各种形式重点做好集中供餐加工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加工技能宣传教育,通过广播、标语等宣传工具,并以简单、易懂、醒目的标语口号方式向广大灾民群众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和相关防病知识 附件:1.灾区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可利用食物管理 2.灾民应急安置点集中供餐加工场所基本要求 3.灾民长期性安置点集中供餐加工场所基本卫生要求 4.灾区群众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方案 5.灾民安置点集中供餐加工现场检查和指导要点 8 附件附件 1 1 灾区灾区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及及可利用食物管理可利用食物管理 一、灾区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可能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 (一)外援食品来源复杂,过期食品、因长途运输而受污染的食品可能进入灾区; (二)食品缺乏贮存条件,特别是一些易变质食品缺乏冷冻冷藏条件,食品容易腐败变质和虫害侵袭; (三)灾民集中或分散居住,都普遍缺乏食品加工条件,加工过程的食品污染随时都可能发生; (四)某些地方可能有因外援食品不能及时到达或因食品生产经营者为减少损失,销售和食用因掩埋而受污染食品的情况发生。
二、灾区不能利用食物 (一)凡在自然水域内自行死亡的鱼类、贝甲类和鸭鹅类等水禽,一般都可能源于中毒,不能供作食用特别当大批成群急性死亡时,应当考虑水域已受剧毒毒物污染,加强监督监测,以免毒害扩散 (二)被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肉,灾害时甩出、抛洒、丢弃的食物 (三)被水淹过已腐烂的蔬菜、水果 (四)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 9 (五)遭受水浸润损坏的包装袋易渗透的食物 (六)冷藏食物在高于冷藏温度一段时间(超过有效保质期)后不宜食用 (七)由于灾害所致食物固有感官性状发生明显改变的食物 (八)带螺旋盖、波形盖以及类似盖子的容器泡水后,其内的食品受到洪水浸润不能再被利用,如:饮料、啤酒、酒类、酱油、食醋等 (九)有受水浸或水溅可能的散装的食物成品 (十)明显烧焦或直接被火烤坏的食物 (十一)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识的食品或类似食物的不明物 (十二)不能准确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等 10 附件 2 灾民应急安置点集中供餐加工场所 基本要求 灾民临时集中安置点应急供餐现场制作食品应当在简易厨房内进行简易厨房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 加工场所应在防风、防雨的帐篷内。
松软地面应铺上砖块、水泥板、厚木板或其他硬质材料 (二) 应当远离临时厕所、垃圾堆放处等地点,也应当与居住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三) 应当配置足量的砧板,其中应该配备专门用于切熟食的砧板 (四) 操作案台应当离地搭置 (五) 应当有足够量的家用塑料整理箱或类似容器用于盛放食品原料或将食品原料置于离地地台(架)上,做到放水、防潮、防鼠、防害虫 (六) 应当有足够量的塑料盆(桶)分别专门用于食品原料的和餐饮具的清洗、消毒及加工人员洗手 (七) 条件许可的,应当配置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冰箱 (八) 简易厨房的帐篷四周应当挖排水沟 (九) 应当有加盖的塑料桶或类似容器盛放废物、污水 (十) 应当有防蝇、防尘罩用于半成品和成品的暂时存放 (十一) 尽可能在现场加工场所铺设市政或乡镇管网水供水管道;11 无管网水的,应该有专用的大型容器盛装食品加工用水,并按照有关要求消毒和贮存 (十二) 食品加工用水尽可能使用经过水质处理的管网水无论是采用管网水还是自备水源,都要求烧开后再饮用,所以应当配备足够量的开水保温瓶 (十三) 应当有专用的大型容器盛装饮用水 12 附件附件 3 3 灾民长期性安置点集中供餐加工场所 基本卫生要求 一、 加工场所应当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 、旱厕等污染源25m 以上。
建筑结构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当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二、 食品加工区均应设置在室内, 有足够的换气扇、 采光照明等设施,地面应当以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如地砖、水泥等) 三、 食品加工区应当开设两个门,一个门专门用于加工后食品的送出,应当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 四、 食品加工区面积应与供应的最大就餐人数相适应,应当设置专用的原料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的场所,有条件的可设置独立隔间,分别专门用于原料贮存、粗加工等 五、 应当有足够量的水池或塑料盆(桶)分别用于食品原料和餐饮具的清洗 六、 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池(盆),其位置应当在方便加工人员的区域 七、 应当配置足够容积的冷冻、冷藏设施 八、 应当配置足够数量的有盖的垃圾桶、潲水桶 九、 食品库房内应当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应当13 能使储藏的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cm 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灾民数量多或有条件的,应当分别设置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 十、 烹调场所食品加工宜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煤炭、柴禾等,炉灶应当为隔墙烧火的室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
十一、 应当设置灾民餐用具清洗消毒区域,与食品加工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配置数量足够的潲水桶 十二、 应当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当密闭并易于清洁 十三、 实施集体用餐配送的,应当配置盛装、分送集体用餐的专用密闭保温容器,运送集体用餐的车辆应当为专用封闭式,车辆内部结构应当平整,以便于清洁 十四、 供水应当能保证加工需要,设置管网水的供水管,或足够量加盖的贮水桶用于自备水源水贮存消毒 十五、 饮水消毒药(剂)、灭虫灭鼠药(剂)必须分别盛放在专用箱(盒)内,而且,不能与食品和食品原料同放一室(处)饮水消毒药(剂)、灭虫灭鼠药(剂)必须要有专人保管,并做到进出登记 14 附件附件 4 4 灾区群众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方案 一、宣传形式 采用张贴标语、电视公益广告、有线电视、报刊、传单、宣传车等形式,在灾区广泛进行宣传 二、主要宣传内容 食品不要与灭鼠、杀虫药放在一起 食品一定要烧熟煮透 这段时间不要吃凉菜 蔬菜要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