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工程第三章课件解析.ppt
150页* 4 间歇反应器的最优操作时间 1 物料衡算 第一节 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2 热量衡算 3 反应容积的计算 Date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 1)根据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形式; 2)结合动力学和反应器两方面特性来确定操作方式和优化 的操作设计; 3)根据给定的产量对反应装置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反应器 的几何尺寸并进行某些经济评价 Date (无返混) (返混程度最大) 理想反应器 理想混合反应器 (完全混合) 平推流反应器 (无返混) 间歇式完全混合 连续式完全混合 Date 返 混:不同停留时间的粒子间的混合 平推流:反应物料以相同的流速和一致的方向进行移动 , 所有的物料在器内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 Date 第一节 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 Date 特点: 反应器内各处温度始终相等,无需考虑反应器内的 热量传递问题 所有物料具有相同的反应时间 优点: 操作灵活,易于适应不同操作条件与不同产品品种 ,适用于小批量, 多品种,反应时间较长的产品生产 缺点: 装料,卸料等辅助操作时间长,产品质量不易稳定 Date 对于间歇釜式反应器: 假设釜的有效反应容积为VR ,单位时间内反应掉的A量 为: 积累 1 物料衡算 单位时间 输入的物 料A量 单位时间 输出的物 料A量 单位时间 内反应掉 的A量 A在反应 器内积累 速率 __ = 输入=输出=0 Date 积分得: ——间歇完全混合反应器的设计方程 Date 2 热量衡算 单位时间 内输入的 热量 单位时间 内输出的 热量 单位时间 的反应热 单位时间 内累积的 热量 __ = 输入热量 输出的热量=0 单位时间的反应热 对于间歇式反应器: Date 对于恒容过程 : 积累 ——变温操作热衡算式,操作方程 Date 对于非等温操作: 与设计方程联立,用龙格库塔法求解 对于绝热操作: 积分: Date 3 反应容积的计算 :反应时间 :辅助时间 :辅助时间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反应物料的体积 Date 实际反应器的体积 装填系数,0.4-0.85 。
一般由实验确定,也可根据反应 物料的性质不同而选择 对于沸腾或起泡沫的液体物料,可取0.4-0.6 对于不起泡或不沸腾的液体,可取0.7-0.85 Date 例 3-1 用间歇反应器进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每天生 产乙酸乙酯12000kg,其化学反应式为: 原料中反应组分的质量比为A:B:S=1:2:1.35, 反应液的 密度为1020kg/m3, 并假定在反应过程中不变,每批装 料,卸料及清洗等辅助操作时间为1h,反应在100℃ 下等温操作,其反应速率方程如下: 1 2 k k Date 100℃时: 平衡常数K=2.92,试计算乙酸转化35%时所需的反应 体积,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若反应器填充系数去 0.75,则反应器的实际体积是多少? Date 分析 : 求求 已知 求和 设计方程 已知 Date 解: 首先计算原料处理量 每小时的乙酸用量为: 由于原料液中A:B:S=1:2:1.35 原料液中含1kg乙酸 原料液量为: Date 原料液的起始组成: 由求反应时间应时间 Date 先将题给的速率方程变换成转化率的函数: 代入速率方程,整理后得: 式中: Date Date 所需的反应体积为: 反应器的实际体积为: Date 4 间歇反应器的最优操作时间 一定 目标函数 增大减小 减小 Date 1.以单位时间的产品产量为目标 反应 ,反应产物R的浓度为 ,单位时间 的产品产量为: Date ——单位时间产物产量最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求法 图解法 数值法 Date a) 图解法 M cR t 0 A t0 Date b) 数值法 用直接迭代法或牛顿-拉夫森法求得满足上述关系的t值 Date 2.以生产费用最低为目标 :辅助操作费用 :单位时间内反应操作费用 :固定费用 :单位质量产品的总费用 Date ——生产费用最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Date 用图解法求解 N B cR t 0 Date 例2: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2级、1级、0级均相反 应,分别求出转化率由0至0.9所需的时间与转化率由0.9至 0.99所需时间之比。
n解:在间歇反应器`中: n 0级反应: n1级反应: n2级反应: , , , Date 例3:液相自催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mol/(L·h),在等温间歇釜中测定反应速率, CA0=0.95mol/L,CB0=0.05mol/L,经过1小时后可测得反 应速率最大值,求该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n解:CB=CA0+CB0-CA=1-CA n反应速率最大时: n得到CA=0.5 mol/L n对反应速率式积分得到, n代入数据得到k=2.944 L/(mol·h) Date 第二节 半间歇式釜式反应器 以二级不可逆反应为例 反应速率方程为: 假设B间歇投料,A缓慢连续加料,则: Date 对A进行物料衡算: 输入 = 输出 = 0 积累 = 反应 = Date 对总物料衡算: 分离变量 试分析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如何变化? Date Date 产物浓度的表达式: A反应掉的摩尔数 : P生成的摩尔数 : Date 产物P的浓度随时间如何变化? Date t=0 时,Q=0,时, 对于放热反应,可通过控制A的加入速度 来方便地控制反应的放热速率,实现对反应温度的控制 操作中的反应放热速率: Date 第三节 全混流反应器 1 物料衡算 2 反应器中其他时间表示方法 3 设计方程的应用 4 间歇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的比较 5 全混流反应器的热衡算与热稳定性 Date 第三节 全混流反应器 1 、物料衡算 输入 = 输出 = 积累 = 0 A的反应量 = Date —— 全混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 定义空时 Date 代表反应器处理物料的能力 变小,处理能力变大 对于均相反应: (体积空速) 对于非均相反应,常以催化剂质量多少表示反应器的体积 空速:单位反应体积,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物料量 Date 2 、反应器中其他时间表示方法 反应物料进入反应器后,从实际发生反应的 时刻起到反应达某一程度的时间。
指反应物粒子从进入到离开反应器的时间 对于间歇反应器和平推流反应器,反应时间和停留时间相同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由于可能有短路,死区和循环流,物料 在器内停留时间不同,具有停留时间的分布,此时常用平均 停留时间来表征 1)反应时间: 2)停留时间: Date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器内物料的体积流速 之比 3)平均停留时间与空时 和含义不同: 非恒容过程,两者不同 平均停留时间: 恒容过程两者是一致的 Date 例 3-2 如上例,取 时, Date 3 设计方程的应用 已知-rA,可求得不同空时下的组成 例: 对于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 求 Date 对于着眼组分A有: 对于着眼组分P 有: Date 由于 : Date 可得 时: 此时: Date 4 间歇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的比较 B A Date 对对于间间歇反应应器,不考虑辅虑辅 助操作时间时时间时 ,其有效容积积: 全混流反应应器,有效容积积: 当时时: 即间间歇反应应器的容积积与所需全混流反应应器的容积积之 比等于相应应的反应时间和空时之比 Date 令: ------全混流反应应器的容积积系数 即: Date 设设反应级应级 数为为n 对对于各种n值值求解,结结果列于下表中: Date n -1 0 1 0.5 1 2 3 表达式 Date 应应用结结果计计算出n值值下随的变变化,如图图: 1 0.8 0.6 0.1 0 00.20.40.60.81.0 Date 5 、全混流反应器的热衡算与热稳定性 1)热衡算 输入 = 输出 = 积累 = 0 反应热 = Date 绝热时: —— 全混流反应器的操作方程 Date 与设计方程联立可求出反应温度 与间歇釜式反应器对比,反应温度与转化率、反应时间的关系 Date 反应器的热量衡算式为: 令: 2)全混流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分析 ——反应器内的放热速率 Date 令: 则上式变为: 当定态操作时: ——散热速率 Date 以一级不可逆反应为例,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有: 由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得: Date 对对 T 作图为图为 S型曲线线,如图图: τ下降 v0增大 分析τ、 v0 、CA0、与曲线形状的关系 Date 由知, 曲线为一直线 直线的斜率 : 截距: Date 分析料液的起始温度与曲线形状的关系: 增大,直线右移,斜率不变。
Date 提高冷却介质的温度: 增大,直线右移,斜率不变 Date 分析进料流率对散热线的影响: 绝热, v0=0或A=∞ Tm Date 若为绝热反应,则由热量衡算式知: 在常态下应满足: 将和同时标绘时标绘 在一张图张图 上: Date Date 多重定态: 满足热平衡条件的状态 稳态: 当有微小扰动时,具有自衡能力的定态 多重定态现象的存在可能使操作条件连续变化的反应器 的操作状态发生突变 Date 增大 Ta TbTcTdTe Date Date 3)全混流反应器热稳定性的判据 所有稳定的定常态点具有的特征:散热线的斜率大于 放热曲线的斜率 (a) Date 定态时,由物料衡算知: 即: (b) Date 将 (b) 代入 (a) : ——保守的判据 Date 对于绝热反应n级: 代入: Date 绝热操作时,定态点 稳态操作: ——绝热操作的全混流反应器允许的 最大温升 Date n 例: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 不可逆反应,反应物初浓度为CA0,转化 率为xA,当反应器体积增大到n倍时,反 应物A的出口浓度为 ,转化率为 Date 例:在一全混流反应应器中进进行下列一级级不可逆串联联反 应应: 目的产产物为为P,反应应器体积为积为 V,体积积流量为为v0,进进料 为纯为纯 A组组分,浓浓度为为CA0。
(1)各组组分的浓浓度表达式; (2)导导出产产物P的总总收率、选择选择 性表达式; (3)导导出产产物P浓浓度达到最大所需的空时时,即最优优空 时时 n解: 全混流反应器中对A组分作物料衡算 k1k2 APS 对P组分作物料衡算: Date P的总收率: P的总选择性: P的浓度达到最大需满足: 得到最优空时: Date 第四节 多釜串联组合的全混流反应器 1.流程 2.多釜串联反应器的总容积 3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的最优容积比 Date 第四节 多釜串联组合的全混流反应器 1.流程 Date 对对作图图 Date 2.多釜串联反应器的总容积 1)解析法 以一级不可逆反应为例,对于恒容系统,任意第i个反应 器有: 即: Date 假设设反应应是等温反应应,,有: 令各釜的空时时相等,则则: N个反应应器的总总容积积: Date 2)图解法 当反应级应级 数可用图解法计算 Date 3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的最优容积比 对于第i个反应器,有: 反应流体在N个串联全混流反应器的总的空时: Date 满满足 为为最小的条件: 得: ——满足总容积最小的条件 Date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 可得: Date 两边边同时时乘以,可得: 对于非一级反应,需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各釜 出口转化率,然后再计算反应体积,或用图解法确定各 釜出口转化率。
Date 结论: 总反应体积最小的条件: 反应物流流动方向,各釜的体积依次增大,即 小 釜在前,大釜在后 n1时: 各釜反应体积依次减小0间歇全混流平推 流反应器 此时所需的反应容积: (对于n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均有此特征) Date xAxA xA 平推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多釜串联全混流 Date Ⅱ) 随单调递减 (对于n平推流反应器多釜串联全混流单 釜全混流 此时所需的反应容积: Date (全混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