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乐观就是我的养生之道.doc
5页钱学森乐观就是我的养生之道这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名人,不论你是哪个领域的人,都会听过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也会知道他们的高寿和健康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他们,是怎样让自己如此长寿的呢? 本文整理华人寿星邵逸夫、钱学森、侯仁之、吴清源的生活点滴,呈献给读者,让关心和景仰他??的读者,一睹大师们的风采――时光流逝,风采依旧 他们养生各有经验,但一致的是:心态特别年轻 邵逸夫:103 岁再退休 邵逸夫:享年 107 岁1907 年出生,掌管香港无线及邵氏两大娱乐王国 2009 年 10 月 19 日晚,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香港无线 TVB)在香港将军澳电视城举行了 42 周年台庆亮灯仪式,众星捧月下的 TVB 主席邵逸夫,不时挥手向大家微笑问好年过百岁的邵逸夫 2010 年离任电视广播公司主席职务,开始享受他的退休生活 在香港,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六叔” (邵逸夫在家排行老六) 有人说, “六叔”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更要精彩动人这位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的老人,除了传奇的电影人生,也以 102 岁高龄成为全球最年长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有记者曾经问他养生秘诀何在,邵逸夫说:“我最大的乐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
”他年轻时每天晚上只睡 5 个小时,中午小睡 1 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工作甚至到了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 邵逸夫是个笑口常开的人据香港无线电视总经理陈志云说, “六叔”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 ,他还喜欢多跟年轻人接触,说这样自己的心态也更年轻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钱学森:享年 98 岁1911 年出生,著名科学家 “钱老主要在家静养,基本上也不见任何客人 ” 在有些文学作品甚至新闻报道中,为了体现钱老的敬业精神,经常写道,钱学森为了工作,常常一边抽烟,一边冥思苦想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还特意澄清说,父亲从不抽烟,也不喝酒,这是他一生坚持的原则 ” 本以为钱老的家有多么神秘,直到走进北京阜成路 8号的航天部大院钱老家中,胡晓华才发现,钱学森的家和普通老百姓的家几乎没什么两样室内陈设朴素大方,因为年代久远,家具、地板甚至显得有些陈旧 生活中,钱老每天除了浏览《人民日报》等传统大报大刊,还喜欢听听广播但是却从不看电视,钱永刚介绍说,这是他早年在美国任教时养成的习惯,那里的教授们为了专心工作,多少年来从不看电视 在饮食方面,钱老没什么讲究在书信集里,他说“四菜一汤就挺好” 。
听音乐是钱老主要的休闲养生方式,他认为,音乐给了他慰藉,也引发了他幸福的联想 钱老常说:“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是他的“养生经” 侯仁之:就爱徒步旅行 侯仁之:享年 102 岁1911 年出生,历史地理学家 侯仁之擅长长跑,长年坚持运动,跑得动时跑,跑不动时散步,现在身体不是很好,天气好的时候,就让护理人员推着他到北京大学未名湖走一圈 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是侯老的学生他认为,侯老长寿,除了坚持长跑,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胸怀宽广,另一个是徒步旅行 侯仁之这样教育学生:学术分歧很正常我们要尊重其他学者,不要对着来保留自己的看法,去寻找,去发现,坚持治学精神,才是最主要的 侯仁之非常重视徒步旅行,从地理学上讲,这是专业研究的需要朱祖希回忆,1955 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学读书,侯仁之给他上的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徒步旅行:带着他们一行二三十人,从北大西门出发,往西,走挂甲屯……边走边介绍北京的历史和北京的变迁 侯仁之认为,到大自然中去,一方面游览大好河山,增加知识,另一方面身心可以得到愉悦,对增强免疫力很有好处 吴清源:一生求“中” 吴清源:100 岁。
1914 年出生,围棋大师 围棋大师吴清源的自传书名叫《中的精神》 他这样解释, “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 在围棋上,要思考“中”的那一点 吴清源说:“我从来不把围棋当作胜负来考虑无论输赢,只要下出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 ”日本的围棋胜负是比较双方围地的大小,而中国的规则却有所不同,在棋盘上活着的棋子多的一方是取胜一方 “我认为,比起胜负来说,那是生存权的象征 ”吴清源说,每当痛苦时,他就背白居易的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吴清源从小身体很差,曾经得过肺结核,那个时代,肺结核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吴清源幸免于难他后来回忆说,可能得益于一个小举措――开窗通风 “我坚持每天开窗通风,习惯了寒冷,也就不易感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