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燃机车理论培训教案(机车空气系统)课件.ppt
3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内燃机车理论培训,机车空气系统,内燃机车理论培训机车空气系统,2,一、概述,1.,概述,DF7C,内燃机车的空气管路系统包括风源装置、制动装置、辅助用风和控制控制用风由它们来完成机车制动、缓解、撒砂、鸣笛、自动控制和一些辅助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制动机型号,JZ-7,(双端),空气压缩机电机型号,ZTP-82A,空气干燥器型号,JKG1,总风缸容积,2500L,总风缸压力,900KPa,列车管压力,500KPa,控制风缸压力,600KPa,2一、概述 1.概述制动机型号 J,3,二、风源装置,空气制动、辅助用风和自动控制用风的总来源,包括空气压缩机、止回阀、散热器、油水分离器、空气干燥器、保安阀、压力继电器、总风缸及相应的管路附件工作过程:在压缩机开始工作时,空气压缩机把压缩空气经止回阀送入散热器,散热后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然后进入干燥器干燥处理经散热、油水分离、干燥处理后的空气进入总风缸备用3二、风源装置 空气制动、辅助用风和自动控制用风的总,4,二、风源装置,2.1,空气压缩机,在机车辅助室内装有两台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压缩机由机体、曲轴、高低压气缸、高低压活塞连杆组、气阀、中间冷却器、风扇、滤尘器、进出风管、联轴器等组成,由直流电机直接驱动。
NPT5,型空气压缩机结构图,1,机体;,2,油泵;,3,15,低压连杆;,4,7,低压活塞;,5,8,低压气缸;,6,空气滤清器;,9,高压活塞;,10,高压气缸;,11,中间冷却器;,12,冷却风扇;,13,弹性联轴器;,14,高压连杆;,16,曲轴4二、风源装置 2.1空气压缩机,5,二、风源装置,2.1.1.,空气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空气经过油浴式滤清器后进入两个低压气缸,一级压缩至,350KPa,后进入中间冷却器冷却,然后进入高压气缸二次压缩后排出进排气由气阀控制中间冷却器上装有,NT3-00-75,低压保安阀一组,其定压位,450KPa,,超过此压力时空气外泄,以保证中间冷却器不受损伤机体内装有齿轮式油泵一组,供给空气压缩机运动件的润滑及冷却,油泵工作压力保持在,300-400KPa,启动空气压缩机后应经常观察油压表,注意观察油压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NPT5,型空气压缩机采用以压力润滑为主、飞溅润滑为辅的方式,主要目的是冷却运动机构的摩擦表面,提高活塞的密封性,带走摩擦表面的污垢和微粒,起到润滑、密封、冷却和清洗的作用在联轴器的上方装有轴流式风扇,以使汽缸体、汽缸盖、散热器冷却。
5二、风源装置 2.1.1.空气压缩机的工作过程,6,二、风源装置,2.1.2,空气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空气压缩机型号,NPT5,额定转速,1000r/min,额定排风量,2.4 m3/min,额定排风压力,900KPa,压缩级数,2,滑油温度,5-80,滑油标号 铁路压缩机油,200#,滑油压力,400KPa,6二、风源装置2.1.2 空气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7,二、风源装置,2.1.3,注意事项:,(,1,)为保证压缩机在工作时得到充分的润滑,润滑油温度在,5,以下时不得起动,超过,80,时不得运行,在润滑油不足时不得起动和运转2,)压缩机在最初运转,25,小时后应更换润滑油,两次以后每运转,300-600,小时更换3,)每运转,100,小时(或一星期)将冷却器排水堵打开一次,排除积水4,)每运转,300-600,小时应检查和清洗气阀、滤油网、空气滤清器及油泵5,)当压缩机工作有异音或风压上升缓慢、泵体过热时,应及时查找原因,不应带病工作6,)电机与压缩机联轴节的同轴度和两法兰的平行度直接影响弹性胶圈的使用寿命,故其应得到严格保证7,)在检查和组装时,严禁用棉丝擦拭内部零件,只能用洁净的棉布。
7二、风源装置 2.1.3注意事项:,8,二、风源装置,2.2,止回阀,止回阀采用内燃机车通用件,NT113-00-81(11/4,空气止回阀,),,每台空压机配置一个当空压机不工作时,防止总风缸压力空气倒流,同时也防止空压机之间互相窜风2.3,保安阀,在空气干燥器前及总风缸排风总管的支管上装有,NT2,保安阀它的作用是当干燥器发生堵塞或,YK5,调压器一旦发生故障,空气压缩机的运转失去控制时,防止总风缸超压而发生危险即当总风缸的空气压力上升到,95020kPa,时,保安阀开启,并发生喷气响声,以提醒司机注意此时,即使空气压缩机仍然不停地运转,总风缸的压力亦不会继续上升保安阀应在具有高于,950kPa,风源的作用下进行调整,调整后进行铅封2.4,压力继电器,YKW-50-C,型压力继电器将总风缸压力控制在,750-900kPa,之间,允许误差为,20kPa,,在电路图中的代号为,YK5,当总风缸内压力高于,900kPa,时,压力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当总风缸内压力降低到,750kPa,时,压力继电器动作接通电源,空气压缩机重新启动风泵压力继电器旁边的另外一个继电器为,YK3,,调定压力为,500kPa,。
当总风压力不足,500kPa,时,它起保护作用此时柴油机不能提档,当压力达到,500kPa,时,继电器接通电路,才能提档继电器的压力可通过上、下两个调节钮调节8二、风源装置 2.2 止回阀,9,二、风源装置,2.5,空气干燥器,2.5.1,工作原理,JKG1,型空气干燥器室一种双塔交替工作、无热再生的除水装置,干燥和再生是同是进行的由干燥塔、进气阀、排气阀、电控器、电空阀等主要部件组成空气干燥器的工作是与空气压缩机的工况相联系的,当空气压缩机起动时,电控器同时得到通电讯号,电控器使,1,个电空阀处于得电供气状态另一电空阀处于失电排气状态,从空气压缩机来的压缩空气经冷却后,由油水分离器分离出其中的液态颗粒,然后进入干燥塔,当空气压缩机工作到干燥器转换周期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转换为另一个干燥塔工作,如此两塔交替进行干燥每次空气压缩机停机时,电磁排污阀能将油水分离器中的压缩空气及油分和水分予以排出,从而达到净化机车风源的目的9二、风源装置2.5 空气干燥器,10,二、风源装置,2.5.2,主要技术参数,空气处理量,6 m3/min,工作压力,900KPa,吸附剂,5-7,球形活性氧化铝或耐水硅胶,方式 无热常压,排污电磁阀工作电压,DC110V,2.5.3,干燥器的维护与检修,空气干燥器在使用前或某种原因关闭后、恢复使用前,应将总风缸的水彻底排净。
然后调整总风缸的排水塞门的开度,使空气压缩机在,800KPa,状态下工作,2-3min,反复工作,5,次左右,将总风缸干燥后再进行正常使用,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当自动排污阀排风不止时,应将自动排污阀的前塞门关闭,及时排除故障,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以防止油水分离器内的油水大量进入干燥器导致干燥剂的污染而降低干燥效果干燥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关闭进气阀口,打开旁通塞门,以免对干燥器造成损坏,修复后再恢复使用10二、风源装置2.5.2 主要技术参数 2.5.3 干,11,二、风源装置,2.5.4,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处理办法,(,1,)控制失灵、两塔不转换,处理:检查电控器的指示灯是否转换,检查线路是否良好,检查电空阀有无卡滞现象如确认是电控器的故障,可进行整体更换2,)泵风过程中干燥塔排气阀漏风,处理:检查排气阀有无堵塞,排气阀的螺母有无松动现象,橡胶垫有无破裂现象并对这些故障进行处理3,)泵风过程中,再生塔排气量过大,总风缸压力上升过慢处理:检查进气阀阀垫有无破裂现象;检查出气止回阀阀垫有无破裂现象并针对这些故障进行处理2.5.5,使用效果,机车采用经过净化的空气,可避免机车车辆空气管系发生冻结和锈蚀现象,亦可防止因空气中的杂质而引起制动失灵,进而实现保证行车安全、延长制动机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11二、风源装置 2.5.4 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处理办法,12,三、轮对轴箱装置,3.1,轮对,轮对在机车运行中传递牵引力、制动力以及承受水平和垂向动载荷的作用,它是确保行车的重要部件轮对主要由车轴、长毂轮心、短毂轮心、从动齿轮和轮箍等组成牵引电动机半悬挂在车轴的抱轴颈上,其配合处装配着镶有耐磨合金,ChSnSn11-6,的抱轴瓦,电动机产生的扭矩经电动机主轴上主动齿轮传到装在长毂轮心上的从动齿轮而直接驱动轮对旋转12三、轮对轴箱装置3.1轮对,13,三、轮对轴箱装置,机车运用中必须每班检查轮对与轮辋、轮箍与轮座上的三道黄色防缓标志,不得出现移位(弛缓)运用中还要观察和测量轮对的运用状况,严格控制轮缘厚度、轮缘垂直磨耗高度、踏面磨耗深度、踏面擦伤深度和轮缘内侧距等不得超限,此类限度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轮缘厚度应大于,23mm,2.,轮缘垂直磨耗高度应小于,18mm,3.,踏面磨耗深度应小于,7mm,4.,踏面擦伤深度应小于,0.7mm,5.,轮缘内侧距离应严格控制在,13533mm,之内13三、轮对轴箱装置 机车运用中必须每班检查轮对与轮辋、轮,14,三、轮对轴箱装置,此外,运用中的轮对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沿轮对测量基准测量其踏面外径为,1050mm,。
2.,轮缘外径只差,同一轮对左右允差,0.5mm,,同一转向架或同一机车均不大于,1mm,3.,轮箍踏面沿测量基准处的径向跳动允差,1mm,,轮缘内侧面的跳动量允差,0.5mm,,同一轮对沿轮缘内侧面测量其距离允差,1mm,4.,轮对必须按规定在轮箍与轮辋结合处涂防缓标记14三、轮对轴箱装置此外,运用中的轮对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5,三、轮对轴箱装置,3.2,轴箱,轴箱是构架与轮对之间的连接关节,它起到的重要的传递垂向力、牵引力、制动力或其他力的作用轴箱采用无导框弹性拉杆定位它的组成主要由轴箱体、后盖、前盖、防尘圈、端垫、隔环、中隔圈、压盖等机车在运用中,轴箱的外表温度应不高于外温,0.6+50,轴温不正常时,应检查轴承和油脂状态,辨明故障原因后及时处理要避免水、砂及其他赃物混入轴箱,以保持轴承正常的使用寿命15三、轮对轴箱装置 3.2轴箱,16,三、轮对轴箱装置,3.3,一系悬挂螺旋圆弹簧,每个轴箱有两组双圈弹簧,通过上下弹簧座上的圆柱销使其固定在构架和轴箱体上的弹簧座定位孔内为避免机车运行时弹簧的上下振动使双圈弹簧卡死或接触,将弹簧旋向制成左右旋相间在上下弹簧座上设有定位凸环,以固定双圈弹簧的各自位置。
为使个轴受力均匀,每组弹簧需进行选配同一组弹簧中,内圈弹簧工作高度比外圈工作高度允差,+5-2mm,同一转向架或同一台机车外簧工作高度之差不大于,3mm,为了整个转向架的组装和机车落车时的安全性,每组弹簧在组装到轴向弹簧座前,先讲弹簧组在压力机上预压缩至较工作高度差,15mm,,穿上工艺销和扁销,松开压力机,弹簧自然绷紧插扁销时,应使扁销不突出弹簧下作圆柱销的外径,以便能顺利通过轴向弹簧座上的定位孔16三、轮对轴箱装置 3.3一系悬挂螺旋圆弹簧 为使个轴受力,17,三、轮对轴箱装置,3.4,拉杆装配,拉杆是带有橡胶元件的轮对轴箱与构架的弹性定位部件,靠它传递纵向力和横向力轴箱拉杆是由拉杆体、橡胶圈、长短芯轴、缓冲垫、端盖等组成轴箱拉杆芯轴两端与轴箱轴箱体拉杆座或构架拉杆座连接后,要求,V,型面密贴,芯轴,V,型小端面与,V,型槽底面应由,2-6mm,间隙17三、轮对轴箱装置 3.4拉杆装配,18,三、轮对轴箱装置,3.5,垂向油压减震器,垂向油压减震器属于一系悬挂弹簧装置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它总是与弹簧配套并列使用,利用其液体粘滞阻力作负功来吸收弹簧的共振能量,以达到既能衰减振动,又能保持弹簧装置工作灵敏性,使机车运用中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