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桉螨与其他螨的研究.doc
10页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1浅广 西 大 学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 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 (昆虫学课程论文) 学 院 林学院 专 业 林学 班 级 081 班 学 号 0836110130 姓 名 卿文松 日 期 2011 年 4 月 10 日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2题目:桉螨与其他螨的研究摘要螨类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其严重的小型节肢动物,不论从人的健康方面还是农牧林生产方面来说都需要防治及至根除主要从螨类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态类群、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治等 5 个方面简述了我国螨类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概况关键词 螨类 危害 防治 进展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3目录1. 前言 42. 螨类的形态特征 4-53. 螨类的生活史 54. 螨类的生态类群 5-64.1.农林螨类群 64.1.1.植食性螨类群 64.1.2.肉食性螨类群 74.2.医牧螨类群 74.3.环境螨类群 75.螨类的危害 75.1. 非特异性侵染 75.2. 特异性侵染 86. 螨类的防治 86.1. 环境防治 86.2. 物理防治方法 86.3. 化学防治方法 86.4.结束语 9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41.前言目前桉螨与其他螨对树种的危害非常严重,并且在生态和经济方面都造成了大量的损失,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此加于重视,加于探索,于是,大量的昆虫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螨类的研究,以求寻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为此,我也查阅了很多相关文献,希望对螨类得危害以及防止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螨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螨类得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栖息场所等方面高度多样化的一类体型微小的节肢动物,其分布广泛,繁殖快,而且能孤雌生殖,生活方式多样,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各种环境中都可以生存世界上已知螨类种类大约有 30000 种,分别隶属于 2 个目、6 个亚目、105 个总科、380 科,仅次于昆虫螨类的食性复杂,有植食性和捕食性的农林螨类,寄生性和吸血性的医牧螨类,腐食性、粪食性及菌食性的环境螨类近年来发现螨类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类、恙螨类、疥螨类、蠕螨类、粉螨类、尘螨类、蒲螨类以及条虫中间宿主的甲螨类等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如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不仅引起“酒渣鼻”或蠕螨症、过敏症、尿路螨症、肺螨症、肠螨症和疥疮外,还会把皮肤表面的病毒(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和流 行性出血热等病毒病) 、细菌(兔热病等) 、立克次体(恙虫病、北亚蜱媒斑疹伤寒、Q 热和 立克次体痘等立克次体病) 、螺旋体(莱姆 病、蜱媒回归热等)和原虫等带入毛囊深处,引起炎症,导致皮肤早衰,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悉,当今成年人的螨虫感染率已达97%,概率如此之大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2.螨类的形态特征螨类的外形一般头胸腹合一的椭圆形或圆形的囊状体,通常背腹扁平,身体大小一般都在 0.1~0.4mm 左右,一般大多数种类小于 2mm虫体卵圆形的躯体与其前方的颚体所组成,颚体中央下方有一个口下板 ,其背面有螯肢 1 对,为取食器官颚体上生有螯肢和须肢,由口器和颚基组成,须肢 1 对位于螯肢两侧,一般由 1~5 个可动节构成具有感觉和交配时抱持螨体的作用躯体是螨体的主要部分,分为生有 4 对足的前足体和后半体大多数螨类的躯体为囊状,表皮有的较柔软(粉螨等) ,有的形成不同程度固化的背板(甲螨等) ,背面和腹面均生着各种形状的毛躯体腹面上有分别与运动、呼吸、交配、感觉和分泌功能等有 关的 4 对步足、气门、外生殖器、肛门、感觉器官如眼、格氏器、哈氏器和琴形等外部图 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53. 螨类的生活史螨类的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既有多次产卵的,也有 1 次产多卵的螨虫一生一般要经过卵(egg)→前幼螨(prelarva)→幼螨(larva)→第 1 若螨(protonymph)→第 2 若螨 (deutonymph)→第 3 若螨(tritonymph)→成螨(adult)等 7 个阶段,各阶段的身体形状不同,大小随发育而增大。
有的在若螨期中有一个休眠时期,成为休眠体幼螨体小,有 3 对足,若螨和成螨 4 对足,若螨有的仅 1 期,也有 2 期,分别称为前期若虫及后期若虫,也有 3 期若虫螨雌雄异体,多数交配后产卵,也有营单性生殖雌虫生殖时,或产卵,或产若虫,亦有个体从母体产出时即能交配受精螨类的生活史短,一代约 l~4 周,发育适宜温度约25~28℃羽化后的成螨 3~5d 后即可交尾产卵,产卵量并不多,每天 1个,至多 2 ~3 个,连续产 1 个月,总产量在 200~300 粒,成螨可存活60~100d螨虫因体小,除休眠体外,一般不耐干燥分布广泛,繁殖快,而且能孤雌生殖,在各种环境中都可生存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64.螨类的生态类群螨类的生态类群与其食性密切相关螨类的食性复杂有植食性(phytophagous) 、肉食性(predator)、菌食性(mycoephagous)、捕食性(saprophagous) 、粪食性 (coprophagous)和腐食性(necrophagous)等螨虫广泛分布世界各地的各种生态环境, 按经济意义可以把螨类分为农林螨类、医牧螨类和环境螨类也有根据分布微环境和生活习性,螨虫有几种生态类群。
4.1 农林螨类农林螨类包括生活于植物体上以及动植物产品上的螨类,依照食性分为植食性和肉食性 2 类4.1.1 植食性螨类 植食性螨类主要有叶螨(俗称红蜘蛛)、瘿螨、粉螨、跗线螨、蒲螨、矮蒲螨、叶爪螨、薄口螨、根螨及甲螨等螨类,刺吸或咀嚼为害,绝大多数是人类生产的破坏者叶螨是世界性 5 大害虫(实蝇、桃蚜、二化螟、盾蚧、叶螨)之一它们吸食植物叶绿素,造成退绿斑点,引起叶片黄化、脱落近 40 多年来,由于人类在害虫防治措施上一度采用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使得叶螨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目前叶螨问题已成为农林生产的突出问题瘿螨是仅次于叶螨的一类害螨,取食植物汁液并常造成枝叶畸形,如螨瘿、毛毡状或海绵状叶片,其中有些种类的防治难度甚至超过了叶螨粉螨是生活于仓库、房室等空间的害螨,咀嚼贮藏物品,还可传播真菌等微生物,使贮藏物品变质,是仓库中最难防治的一类害虫,而且不少种类还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皮炎、瘙痒、肺螨病等4.1.2 肉食性螨类肉食性螨类主要有植绥螨、长须螨、美绥螨、巨蟹螨、半疥螨、巨须螨、吸螨、 肉食螨、绒螨及大赤螨等,捕食或寄生其他螨类、昆虫等节肢动物,多数是生物防治因子其中植绥螨的研究最为深入,目前已知近2000 种。
长须螨是叶螨、瘿螨、跗线螨等害螨的常见捕食者,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仅次于植绥螨半 疥螨、巨须螨、吸螨、肉食螨、绒螨和大赤螨等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工厂化生产捕食螨,防治农林害虫,是当今害虫生物防治的一个生长点用捕食螨防治大棚、温室害螨,效率远高于化学农药,且无污染等后遗症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捕食螨已成为取代化学农药的目前已有 40 多家公司生产、销售捕食螨和其他天敌产品最近我国在生物防治螨虫的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张艳璇博士主持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7的“以螨治螨”防治棉花叶螨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这类捕食螨在毛竹、柑桔、茶叶、蔬菜、食用菌、花卉、木瓜、芒果、苹果、枸杞和莲雾等农林作物害螨的控制上也同样获得了成功这项生物防治技术的成功和在农林作物上的广泛应用,将为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推进中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步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会日益提高,食用“绿色食品”将会成为基本要求,捕食螨等天敌产品将会异军突起4.2 医牧螨类医牧螨类是指能引起动物疾病的所有种类,有寄生人及饲养动物身体的和生活于人及饲养动物居住场所的螨类。
如蜱类、疥螨、蠕形螨恙螨、尘螨、蜂螨、痒螨、羽螨、肉螨及甲螨等蜱是动物外寄生物,包括硬蜱和软蜱 2 类,可传播细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病原 微生物,引起皮炎、出血热、莱姆病、Q 热、伤寒、森林脑炎和鼠疫等疾病疥螨是一种寄生于动物表皮的钻蛀性螨,可引起疥疮,蠕形螨性酒渣鼻、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蠕形螨性睑缘炎等,染病主要在裸露部位病后常有液体流出,并产生大量角质物、结痂、脱毛4.3 环境螨类环境螨类是指生活在土壤中起分解作用的螨类,主要有甲螨、粉螨,大多数是腐食性的,以腐烂的动、植物为食,是土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分解者,其作用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土壤中,螨类占动物总数的28.74%~77.83%,甲螨则占螨类总数的 62%~94%5 螨类的危害螨类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农林、医牧、储藏物以及土壤环境等方面,具体地说螨类对粮食、食品、动物饲料、药品、衣物、中药材及对人体有直接侵染 螨类的种类很多,其中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的有蜱类、革螨、尘螨、疥螨、蠕形螨、恙螨、蜂螨、痒螨、羽螨、肉螨及甲螨等蜱发螨传病具有以下特征:1)传播人兽共患疾病2)经卵传播较普遍3)既是传播媒介,也多是病原体的贮存。
4)所传疾病通常呈散发性流行螨类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直接寄生、叮刺或致病变态反应引起的蜱螨源性疾病和间接地作为媒介传播病原体而引起的蜱螨媒性疾病螨类引起的人类疾病根据侵染特征可归纳为非特异性侵染和特异性侵染两大类5.1 非特异性侵染 非特异性侵染主要是指螨类通过人的取食、呼吸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内桉螨与其他螨类的研究8的消化、呼吸、泌尿以及其他部位,引起的各种疾病主要有由粉螨科的粗脚粉螨、腐食酪螨、长食酪螨和跗线螨等螨类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而引起的疾病———肺螨症(Pulmonary acariasis),由粉尘螨、粗脚粉螨、赫氏蒲螨等螨类侵入人体泌尿系统而引起的疾 病——— 尿路螨症(Urinary acariasis)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