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少年自伤行为内在机制探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87155936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少年自伤行为内在机制探析 近几年,青少年自伤行为多发,形势较为严峻以往的研究多从情绪管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的自伤行为进行解释:青少年因为情绪管理不利而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但以质性研究的方式对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实施观察、干预和研究,发现这些青少年无一例外地遭受着低自尊的侵蚀,他们往往有如下描述:“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活着也没什么意义,用刀划一下,带来疼痛的感觉,能让我感受到一些放松和存在感〞笔者认为,是这些青少年内在的人格品质出现了问题,才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异常所以,本文尝试从自尊的角度来寻找青少年自伤行为形成和反复出现的原因一、自伤与自尊的概念自伤是一种行为,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成心、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但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常见形式有割伤、撞击、烧伤、抓伤、咬伤、以头撞击硬物等自伤行为是复杂且危险的心理病理行为,与许多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存在相关,且对自杀行为有重要的预测性目前校园里最常见的自伤行为是用锋利物〔圆规、小刀、锋利碎片等〕划伤自己的手臂、脚腕等部位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和情感体验,包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自我觉知、判断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体验。

      自尊包含3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即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自我表征;自我体验是基于自我认知成分的自我喜爱、欣赏和悦纳的情感;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及认同的态度很多研究发现,自尊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心理咨询和实践中发现:有自伤习惯和初次出现自伤行为的青少年,通常都表现出对自己不那么积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以及消极的自我评价,即低自尊状态二、青少年自伤行为与自尊水平密切相关1.从群体而言,青少年自伤行为与自尊开展的年龄特点表现出高度相关青少年阶段是自伤行为的多发期,也是自尊水平出现波动的阶段,二者具有很高的同步性和相关性世界各国对于自伤行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中自伤行为发生率平均报告数值约为15.0%,而普通人群中的报告率仅为1.0%~4.0%万宇辉等对中国17622名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调查发现,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17.0%唐杰等对广东省中学生的自伤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31.2%的中學生在1年内出现过自伤行为尽管具体数据差异较大,但所有研究者都达成了类似的判断或研究共识,即自伤行为在国内外青少年群体中均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远远超出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而且很多自伤行为始发于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的自尊开展有其年龄特点:自尊开展曲线呈U或V字型,即在初中的某个年级,自尊会降至最低,之后慢慢上升这一自尊低点阶段和自伤行为的始发期及多发期重合煜峰、莫雷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尊心强烈而稚嫩,自我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生活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与满足时,他们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当社会评价不能满足其自尊需要,或者与其内在需要相矛盾时,他们就可能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张文新对初中生的自尊特点进行了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结果: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水平很不稳定,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年龄〕差异,七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即从八年级〔约14岁〕开始,自尊水平下降中学阶段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他们在生理方面迅速开展,但心理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开展相对滞后,很多心理品质的开展在此阶段面临挑战依据艾瑞克森的儿童开展阶段理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建立自我同一性,但是大多数青少年遭受着自我的动乱不安和混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他们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和情感,对自尊不利,可能进一步催生自伤行为2.从个体而言,青少年自伤行为与自尊状态及水平变化表现出密切相关长期的心理实践中发现,每一个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均有极为不利的自尊表达,通过心理成功提升自尊后,他们的自伤行为能得到很好的戒除。

      如,一名习惯性自伤的八年级女生,经过一年半的心理后稳定地度过了初中阶段,高一时根本戒除了自伤行为但是高二分班之后,她在新的被同学孤立及暴力对待,又开始重现自伤,同时表达低自尊感受经过及时的心理,该女生表达自尊感有明显提升,自伤行为再次得到缓解经验说明:只要保证青少年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感受,根本不会出现自伤行为三、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自尊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1.开展心理病理模型开展心理病理模型强调早期创伤经验的致病性,认为个体在积极适应的过程中应开展出动机、态度、工具、情绪、人际五种重要能力,这五种能力帮助个体积极地适应社会,如促进个体对他人和自己的积极表征,有效地管理情绪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结和交往关系如果个体在开展的关键期没有形成这些能力,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可能就得借助其他消极方式〔如自伤〕来应对开展中的问题即,自伤是由个体早期创伤经验导致的、在后天开展出的一种补偿管理行为有研究说明,早期的创伤经验会通过个体的自我责备或自我批评对自伤行为起中介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的消极认识和评价是导致其产生自伤行为的重要原因消极的自我表征即较低的自尊,它阻碍了态度和能力的开展,使个体产生自我责备,进而引发自我伤害行为。

      研究发现,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拥有更低、更不稳定的自尊惩罚模型自我惩罚模型认为自伤者习惯用自伤行为来表达对自我的愤怒和减损自我惩罚模型中常用“表达对自己的愤怒〞和“惩罚自己〞解释自伤表达对自己的愤怒〞和“自我惩罚〞是个体不接纳自我、低自尊的表现,所以,自我惩罚模型进一步说明自伤行为与低自尊有关心理实践中遇到的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确实常表现出持续的自我减损、自我批评和低自尊,一些青少年直接用“我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很没用〞等来解释为什么自伤LayeGindhu研究发现,自伤青少年自主报告的低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同龄非自伤者很多研究结果印证,较高的自尊水平会降低自伤行为发生的可能总之,自伤者比非自伤者表现出更低的自尊水平自尊作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维护变量,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Mruk将自尊比作自我的“保护盾〞,认为自尊是一种保护性结构,它通过很微妙的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行保护Cast与Burke也认为,自尊是个体经历消极或负性事件的缓冲器,它作为积极自我的支柱立在那里,使个体的消极情绪不会过分泛滥,保证个体心理健康所以,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心理状态越健康,也就越不容易出现自伤行为。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考验,又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他们往往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得很矛盾,自我不稳定,自尊波动大,容易做出过激行为所以,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自尊健康开展特别重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给青少年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有助于自尊的稳定和开展当内在拥有坚决的自尊基石,面對再大的外在压力和负面生活事件,青少年也能有非常好的抵抗力,能主动寻求积极的应对之道,而非自我伤害参考文献】【1】王泉泉,魏铭,刘霞.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情绪管理的视角[J].心理开展与教育,2021,33〔6〕:759-768.【2】张丽华,施国春.攻击性和自尊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5〕:65-71.【3】魏运华.自尊的概念与结构[J].社会心理科学,1997〔1〕:55-64.【4】WANYH,HUCL,HAOJH,etal.DeliberateSelf-HarmBehaviorsinChineseAdolescentsandYoungAdults[J].EuropeanChild&AdolescencePsychiatry,2021,20〔10〕:517-525.【5】唐杰,马颖,郭勇,等.广东省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1,35〔6〕:806-808.【6】黄煜峰,莫雷.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9-230.【7】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6〕:504-508,575.[8]GLASSMANLH,WEIERICHMR,HooleyJM,etal.ChildMaltreatment,Non-SuicidalSelf-Injury,andtheMediatingRoleofSelf-Criticism[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21〔45〕:2483-2490.[9]BENNUNI.DepressionandHostilityinSelf-Mutilation[J].Suicide&LifeThreateningBehavior,1983〔13〕:71?84.[10]KLONSKYED.TheFunctionsofDeliberateSelf-Injury:AReviewoftheEvidence[J].ClinicalPsychologyReview,2021〔27〕:226-239.[11]LAYE-GINDHUA,SCHONERTREIC-HLKA.NonsuicidalSelf-HarmamongCommunityAdolescents:Understandingthe“Whats〞and“Whys〞ofSelf-harm[J].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2021〔34〕:447-457.[12]CASTAD,BURKEPJ.ATheoryofSelf-Esteem[J].SocialForces,2021,80〔3〕:1041-106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