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人体学基础.docx
5页第一章绪论正常人体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代谢、生长、发生发育过程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组织学是借助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剖学姿势:眼平视,肢下垂,肢并拢,掌和足尖向前方位术语(理解):上和下;前和后;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浅和深;近侧和远侧面(理解):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新陈代谢指机体通过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两方面同化作用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用于合成自身成分并存储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指机体分解自身成分,释放能量供机体利用,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物质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能量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产生的能量的储存、转化、释放和利用的过程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兴奋性是机体活着的标志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刺激: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
反应: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反应只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兴奋和抑制兴奋:当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由安静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生命活动由弱变强抑制:当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变为安静状态或生命活动由强变弱阈强度(阈值或阈刺激):刚刚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阈强度的大小反应组织兴奋性翻高低,阈值越小,兴奋性越高;阈值越大,兴奋性越低阈值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外环境: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内环境: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最为重要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包括条件反射(后天习得) 和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调节精确、持续时间短暂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5个环节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 器体液调节指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借助体液运送而实现对机体功能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发挥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范围广泛。
自身调节指环境条件变化时,器官或组织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 点:范围局限、调节准确而稳定、调节幅度较小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主要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 着各种不同生理功能的球状蛋白质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包涵物细胞器包括:线粒体:细胞的供能站;糖体:成蛋白质的基地;质网:面内质网:成和分泌蛋白质; 滑面内质网:参与脂质代谢、合成固醇类激素等高尔基复合体:细胞加工厂;溶酶体:细胞内 消化器;微体:细胞的防毒小体;中心体:细胞分裂的推动器核膜是遗传物质区域化的膜;核仁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数有46条,其中44条是常染色体,2条是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核型是 46,XY;女性体细胞核型是46,XX男性生殖细胞核型是23,X或23,Y;女性生殖细胞核型是 23,X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单纯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这类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与一些化学物质相结合 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受体的生理功能:一是能识别和结合配体;二是能转发化学信息。
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称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极化: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这种以膜为界外正内负的状态,称 极化极化状态时细胞处于安静状态的标志超极化:以静息状态为准,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去极化(除极化):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向原先的极化方向变化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达到平衡状态时产生的,所以静息电位又称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反极化:细胞膜两侧电荷由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变成外负内正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达到平衡是产生的,所以动作电位又称钠离子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不衰减性;双向性;全或无现象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全过 程人类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离第三章 人体的组织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上皮组织的特点: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具有明显的极性,上皮组织内没有血管和淋 巴管,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到身体的表面或体内有腔器官腔面的腺体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释放入血液或淋巴中而运送到作用部位结缔组织的特点:细胞数量少,种类多,无极性,细胞间质多,结缔组织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分化而来,一般有血管分布疏松结缔组织包含7种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 充质细胞和白细胞3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透明软骨有肋软骨、关节软骨、鼻软骨、气管和 支气管软骨等;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外耳道、 会厌等肌细胞又称肌纤维,肌细胞膜又称肌膜,肌细胞质又称肌浆,肌的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骨骼肌属于随意肌心肌和平滑 肌属于不随意肌肌节是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又称神经元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的中心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 并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至效应细胞。
神经元分类: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1.多极神经元2.双极神经元3.假单极神经元;根据神 经元的功能分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 信息的重要结构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电突触冲动传递是双向性的;化学突触冲动 传递是单向性的根据包裹突触的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可将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 维两种有髓神经纤维冲动呈跳跃式传递,传递速度快;无髓神经纤维冲动呈连续性传递,传递 速度慢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由于血细胞以红细胞为主故也称红细 胞比容血浆渗透压来自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称血浆晶体渗透压;来自于血 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称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维持血管内外两侧的水平 衡;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或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 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高渗溶液低于血浆 渗透压的溶液称低渗溶液正常成人血浆pH为7.35~7.45.正常成人红细胞量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血红蛋白,男性 120~150g/L,女 105~135g/L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不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快 慢主要决定于血浆的成分胚胎时期红细胞主要在肝脾和骨髓生成,出生后主要在骨髓造血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铁和蛋白质,机体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贫血叶酸 和维生素B12可以促进红细胞成熟,当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是可以引起巨幼红细胞 性贫血正常成人白细胞数位(4~10)*109/L,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 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成人血小板数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功能是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 理性止血和凝血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 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血凝块形成后1~2小时发生回缩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叫血清凝血因子共12个,W因子为钙离子,其他的都是蛋白质;III因子在组织液中产生,其他的存 在于新鲜的血浆中,因子II、W、IX、X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凝血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 变成为纤维蛋白。
凝血途径有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刈因子,外源 性凝血因子是I因子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I、肝素和蛋白质C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的基本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 激活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类型当凝集原和相对应的凝集素相遇时,可发生红细胞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表现为红细胞聚集 成团,进而破裂溶血,称为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输血原则:鉴定血型;同型相输;异性输血;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是指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为主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 清混合为次侧,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第4章(要结合书上图谱学习)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根据分布的位置分;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根据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膜被覆于骨内、外面,对骨的发生、 生长、营养、感觉、改造以及损伤后的修复有重要的作用骨髓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和骨松 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成人椎骨共24块: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1块尾骨第7颈椎也叫隆椎,是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1'7肋为真肋;8~10肋为假肋;11、12肋浮肋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叫胸骨角,胸骨角侧方连接第2肋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外1/3交界处肩胛骨的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股骨是人体内最大最结实的长骨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颅骨共23块,包括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脑颅骨有不成对的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 以及成对的颞骨和顶骨,它们共同围成颅腔面颅骨有成对的上颌骨、颚骨、鼻骨、泪骨、 颧骨和下鼻甲以及不成对的下颌骨、舌骨和犁骨下颌骨是颅骨中唯一能够活动的骨鼻旁窦包括额窦、蝶窦、筛窦和下颌窦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相连形成骨连接(或关节)包括直接连结和间接连 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 滑膜襞和滑膜囊关节的运动包括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以及环转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根据肌的形态把肌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膈上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在12胸椎前方,有降主动脉和熊导管通过;食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