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临沂高三历史期中统一考 .doc
13页山东省临沂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历史期中统一考试卷第 I 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回答1~3题 1.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两种主要形式?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 C.地主制与农民政权 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2.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利日益增大的趋势3.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下列哪一项更全面地反映了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地特点? ①宰相制度地废除 ②内阁的设立 ③军机处的设置 ④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
回答4~6题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期,土地归诸侯所有 B.均田制开始实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C.明清时期,土地不可以买卖 D.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了三千年5.右图所介绍的生产工具出现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6.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十分艰难曲折的道路回答7~9题7.下列哪些图片多反映的史实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8.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一度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B.中国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 C.民国初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D.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9.近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这“三座大山”是指①封建主义 ②帝国主义 ③法西斯主义 ④官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进行了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
回答10~12题10.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主要新在①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②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④得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A.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11.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并确定他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当时,中国西北部的核心是指 A.西安 B.西柏坡 C.延安 D.会宁12.新中国的一位元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商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结合右图判断这种情景出现在哪一时期? 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立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答13~15题13.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14.下列对我国政治制度协商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步建立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C.它适应中国的国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督察15.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 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④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答16~17题16.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A.苏联、印度、美国、日本 B.印度、苏联、美国、日本 C.苏联、印度、日本、美国 D.苏联、日本、美国、印度17.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句话最能说明 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排斥中国的破产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18.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政企分开 B.产权制度 C.专业化 D.私有化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被近代现代西方人奉为“文明之根”回答19~20题19.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是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 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D.城邦的出现及其激烈的争夺20.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的诞生 B.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 C.罗马法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的实施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利。
回答21~22题21.美国总统与法国总统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国家元首 ②都是军队的最高统率③都由议会选出 ④都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22.19世纪晚期,下列那一选项中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或国会)? A.美国、法国、德国 B.美国、英国 C.美国、德国 D.德国、法国阅读右边宣传“新政”的海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25题23.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内容主要是改革、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 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向低谷 C.“新政”受到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赞赏 D.“新政”使美国找到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25.罗斯福说:“民主政府就其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民主政府”在“新政”中发挥的最主要职能是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急剧扩大总统的权利 D.全面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6.右图向我们所表明的重大史实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亚、非、美等大洲实现了海路交往 C.工业革命提高了航海技术 D.1929~1933年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联社会主义的确立、发展和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回答27~29题27.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结束国内战争和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8.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D.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29.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回答30~32题30.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说:“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美元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英国在与美国的争夺中最后向美国妥协 C.二战后“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31.“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欧洲联盟条约》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32.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使世界经济走向体系化的制度化 B.使美元通行于资本主义世界 C.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D.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自由贸易环境目前,多极化以成为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回答33~34题33.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雅尔塔体系的不公证性 B.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多种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 D.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壮大34.右图为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该图反映勒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B.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C.五大国结成勒战略伙伴关系 D.中国和西方国家形成勒共同的价值观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49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5题12分,第36题12分,第37题13分,第38分11分,共49分35.(12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的钦佩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他们将用10个月左右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 材料二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度大渡河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1)从政治、军事角度方面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2分)(2)当年石达开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准备北渡的?(2分)(3)红军强渡大渡河后,胜利进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请加以分析说明3分)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