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15页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1787年伦敦废奴协会设计的黑人像,后被加上了一句告白:“难道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兄弟吗?”这句告白表达了①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 ②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③对新航路开辟积极意义的否定 ④对自由平等博爱虚伪性的批判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北宋中叶,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如宋仁宗在位期间人才济济,文官群体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出现“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这种现象A.激发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B.加快了新贵族政治的形成C.促使崇文抑武政策的出现 D.导致书院讲学的日臻发达3.1937年至1939年,武汉与广州取代上海和北平成为文学活动的新的中心。
1939年的重庆“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像二十年以前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一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B.近代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动C.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4.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署,使新教和天主教一样得到承认,并规定了“谁的地盘,谁的宗教””的原则该约签订得益于: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英国革命5.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1953年1979年1995年2009年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8:18:14:11:1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13.26%18.96%29.04%46.6%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6.在联合国成立的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相同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 )A.建立一个和平平等的世界 B.建立一个美苏两国操纵的世界C.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D.成立联合国,重建世界格局7.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
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A.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B.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C.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D.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8.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9.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10.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的古墓中发现大量绢、绮、锦等丝织品绮的组织结构在汉代普遍存在,其中一块绮的花纹图案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对鸟纹绮十分相似,此外还出土了织有汉字铭文“萌”的丝锦这说明A.世界各地的丝织技术都来源于中国B.汉代东西方之间存在密切交流C.丝绸之路推动了汉代纺织技术革新D.经济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进程11.同时用“君主专制”、“圈地运动”、“民族国家”、“手工工场”等概念可描述15—16世纪西欧的典型国家是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西班牙12.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13.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意图是为了A.热情歌颂五四运动的意义B.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C.强调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D.抨击当权政府的退让妥协14.1913年,熊希龄在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时宣布:“官营事业惟择其性质最宜者乃行开办,其他皆委诸民,不垄断以与争利,但尽其指导奖劝之责而已这一举措A.有助于民间资本的发展 B.打破了官僚资本的垄断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确保了政府的经济收入15.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总结:“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16.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说明了A.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家国政治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初步显现 D.分封制度彻底瓦解17.观察下图,其转变最早可能出现在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18.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
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9.读下表:1840一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据此可以推断A.民族工业的勃兴推动农产品商品化B.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C.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D.欧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原料掠夺20.《申报》1912年4月15日曾报:“试一游都市,触于吾人之眼帘者,簇簇然几乎无--不头戴洋帽5月13日又报,汉口工商业宣传大会上,随县程君玉登台演说外洋衣帽畅销全国之害,说毕,即抽刀断指血书“请用国货”四字材料现象反映出民国初年A.中国传统服饰逐步消失 B.民族服饰工业发展迅速C.政治变革促进生活变迁 D.中外服饰文化难以兼容21.20世纪20年代吕思勉撰成《白话本国史》据此推测,其写作可能受下列事件影响的是A.新文化运动 B.护国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22.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 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 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3.读图1、图2,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战国七雄在汉初基本复国 B.秦朝地方行政制度被废除C.汉初无为使国家再次分裂 D.汉初建制受历史传统影响24.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推出国防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城市疏散的通道在此背景下,美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公路叙事文体,它们以自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这一文学现象A.具有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 B.突出了战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维C.说明民众对美国干预政策不满 D.反映了冷战导致美国社会的焦虑25.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26.据记载,秦在统一后将原六国的许多大工商业者迁徙到边远地区,但这些人凭借其技术、经营手段和财力又很快在当地发展起来。
这说明当时A.区域间长途贸易较为发达 B.私营工商业仍有发展空间C.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有限 D.秦朝尚未控制住全国局势27.1928年6月,斯大林在会见瞿秋白、苏兆征、李立三、向忠发、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时指出: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不断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现在的形势不是高潮,而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斯大林的这一看法A.希望中国借鉴苏维埃革命的经验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创新势C.正确认识了中国革命性质和形势 D.表达了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和支持28.现代养生学认为,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与这一观点吻合的思想是A.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9.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都是寻常之事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这一变化说明A.群众对政府政策的广泛认同 B.立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C.国家干预经济推动社会转型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明建设30.下图是2012年美国一幅标题为《束手无策》的政治漫画。
释文为:“世界经济(白雪公主)误吃‘新自由主义’毒苹果而陷人昏迷,旁边的八国集团领导人束手无策”这反映出A.发达国家丧失国际经济主导权B.经济区域集团化遭受重大挫折C.西方国家无法摆脱经济“滞胀”D.加强国家干预的回归成为共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朝鲜半岛是整个东北亚的地理要冲,是世界上大国利益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根据雅尔塔协议,美苏军队于1945年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朝鲜、韩国成立之后,美国和苏联相继撤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双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在韩国长期合法驻军权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韩关系总体趋向缓和,韩国人民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美国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故坚持在韩国驻军,并不断要求韩国增加驻军费用朝鲜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停止美韩联合军演,美国以朝核问题为由拒绝撤军——摘编自李华《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韩国驻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坚持在韩国驻军的影响32. 材料 颜真卿(708—785年),开元年间进士安史之乱爆发后,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由于准备充分,应对灵活,当河朔一带全部沦陷之时,唯独平原郡防守完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