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_建筑节能技术德国考察随想.ppt
36页建筑节能技术德国考察随想陆士飞、周解伟、陆志宏陆士飞、周解伟、陆志宏2010.102010.10内容提要漫谈德国的低能耗建筑 中德可再生能源应用概况及国内应用主要国家建筑能耗比较及中国的低碳之路 一个建议 考察实录 漫谈德国的低能耗建筑德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德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在 欧洲和全世界都处于领先 地位,据统计1991~2001 年间德国公民生产总值增 长16%,总能耗反而下降, 其中主要成果源于建筑节 能70年代的能源危机,德 国开始节约住宅能耗,76 年德国建筑物理学家建造 了菲利普实验住宅,采用 了一些先进的节能措施 德国住宅节能措施1.提高外墙,地板,屋顶的保温层厚度 2.采用卷帘百叶窗,使夜间热量流失减少 3.门窗密封性改善,使不可控制的空气流通减少 4.加强对暖炉及导热管的保温 5.加大南窗面积,更多接收太阳热能 1.从排风中回收余热2.从制暖装置产生的废气中回收余热3.利用家电余热4.改善现有空气和水的加热装置5.利用太阳能,并通过热泵从空气、地热中获得热能 被动措施主动措施节能 措施德国低能耗住宅分类德国研究表明,根据德国的气候条件,德国所处的地理纬度相对中国的哈尔滨,从太阳能获取能源时效果比减少建筑热损失收到的效果要差,进一步研究表明,20cm的外墙保温层效果是最好的。
目前德国将低能耗住宅分为四类:节能住宅、低能耗住宅、被动太阳能住宅、零供暖住宅 节能住宅节能住宅,至少有15cm厚的保温层,能耗65kwh/ ㎡a1978年德国建筑采暖能耗标准为200kwh/㎡a,德 国已在92年实现了“节能住宅”目标,年采暖能耗 605kwh/㎡a低能耗住宅低能耗住宅,保温层厚度在20~ 25cm之间,能耗不超过30kwh/㎡a 德国计划到2012年将采暖能耗降 为35kwh/㎡a,因此目前德国有大量低能耗住宅 被动太阳能住宅被动太阳能住宅,保温层厚度在30cm以上,采暖能耗不超过15kwh/㎡a,被动房建筑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加强围护体系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的气密性;机送新风并进行热回收;低热负荷的采暖方式德国学者乐观地认为,未来10年德国将全面采用被动,由于被动房的关键技术是提高外围护的保温性能,即采用的是低技术措施,在造价上有优势,避免了建筑节能的高技术、高成本化,因此很有市场潜力零供暖住宅零供暖住宅,利用太阳能收集 器等主动采集能量在被动房的基 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 应很容易达到零供暖住宅 综上所述,影响低能耗住宅节能效果的关键是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空气更新的办法,太阳能收集及储存的解决办法。
德国作了很多研究,得出以下建筑设计与能耗对应表建筑的措施主要改变可降低的能耗 紧凑的建筑体形表面积/体积,每降低0.1/㎡8-15kwh/㎡a 良好的保温体系K值每降低0.1w/㎡K11-19kwh/㎡a 好的空气更新系统带自热回收再利用装置3-10kwh/㎡a 大的朝阳窗户每增大10%0-12 kwh/㎡a 更好的玻璃K=0.8 w/㎡k g=0.45-15 kwh/㎡a 建筑朝南所有的窗户朝南6-15 kwh/㎡a 节能的家电电能消耗减半4-5 kwh/㎡a 视使用者而定的情况房间温度上升1K7-10 kwh/㎡a 视使用者而定的情况空气交换量提高0.1/H8-11 kwh/㎡a德国建筑设计与能耗对应表德国低能耗建筑体现低技术理念前述德国建筑设计与能耗对应表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建筑一座低能耗住宅应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具体包括建筑设计优化、建筑围护结构优化和技术设备的优化,很有借鉴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措施,都属低技术范畴,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选择、组合这些低技术,所达到最佳效果我国目前已颁布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倡导建A级住宅,星级住宅,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低技术的组合。
世博园瑞典馆长在回答瑞典馆有哪些高科技亮点时说:美好城市也需要低技术低技术的理念是一个很高的思考角度,旨在挖掘人类早就拥有的智慧和经验,只简单的技术手段解决复杂的问题,对人的要求更高,我们不能等闻视之中德可再生能源应用概况及国内应用中德两国可再生能源应用概况 德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京都议定书的重要措施,计划到2010年1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上升到25%,到2050年上升到50%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应用重点在南部的太阳能光伏工程,北部的风电工程,2010年,德国风力发电装机客量达1000万千瓦,占总供电量的3.5%根据国民要求,德国将逐步淘汰核能发电,而中国正大力发展核能,预计到2050年,中国核能发电达4亿千瓦,提供15%的能源由于新能源成本高,目前风能是光电的2倍太阳能是光电的4倍,而且中国新能源产业有60~70%的核心技术从欧美进口,因此中国发展核能是必然的 中国可再生能源应用计划 2010年,全国建成1000个屋顶光伏发电 项目,总容量5万千瓦;2020年增20倍 ,总容量达100万千瓦;2050年增加到 2000万千瓦 2010年,全国太阳能集热器面积1.5亿 ㎡,年节标煤3000万吨;2020年增一倍 ,年节煤6000万吨。
2010年全国地热能年利用量达400万吨 标煤,应用面积5.4亿㎡;2020年地热 能年利用量达1200吨标煤,应用面积 13.1亿㎡ 2008年装机容量达630万千瓦;2009年 达908万千瓦,总量已接近德国;2050 年增加到1.2亿千瓦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电装机容量 地源热泵应用 太阳能热利用 低能耗目标的实现需引进新技术 中国政府对京都议定书承诺是到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即每美元GDP减排1KG CO2我国2007年GDP总量是249530亿人民币,如果我们保持8%以上的GDP增速,到2020年我国GDP总量为678600亿人民币,相当2020年要减排104亿吨C02,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前述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德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德国人少,技术先进,远远超过了的中国,德国有全球先进的直驱技术,发电效率高,运行可靠,该技术已输入中国,中德合资的风力发电公司已在广西成立,2.5兆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已在去年投产,叶片直径达93m,将在快速增长的中国风电市场发挥作用光电,风电的大规模并网,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压力,间歇性送电对电网的挑战直接关系到能源的输出安全和经济损失,因此智能电网在欧洲风靡,随着中国新能源的应用,欧洲的“智能电网”必将引入中国,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科技没有国界,但货币是有国籍的,谁落后谁必须买单 主要国家建筑能耗比较及中国的低碳之路 主要国家建筑能耗的比较 美国目前每年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4,其中1/3用于建筑运行,因此美国建筑运行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1/12中国目前每年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8,其中20%用于建筑运行,因此中国建筑运行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1/40如果按人均计算,中国和美国的人均建筑用能差 距在13倍以上中国建筑运行能耗现状中国建筑运行能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主要与我国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有关发达国家要求高舒适度,甚至要求常年恒温,只要温度低于16-18℃,采暖系统就投入运行我国对舒适度的要求较低,也不可能高人们还只能在冬夏低温和高温下艰苦地工作和生活,无论采暖期还是空调使用期都比较短,加上我们建筑的保温隔性效果还远远不如国外建筑,因此舒适应更低,但是我们也需要小康 中国必须走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占全球人员5%的美国消耗了全球25%的能源和资源,占全球人口21%的中国再也无法走美国的道路,我国仅占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储量,2%的天然气储量,中国人均煤的占有量只有100吨,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50%,但中国要推动占全球21%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走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我国的低碳之路 目前我国城乡建筑面积约500亿㎡,而且每年新建建筑约20亿㎡,其中多数是居住建筑,老建筑多数不是节能建筑对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节能改造力度,以实现低碳和舒适的目标如唐山三栋五层预制板建筑,78年震后建设,没有保温,2006年引进德国技术进行节能改造,采用10㎝EPS保温,塑钢中空玻璃窗,供热设恒温阀,采暖能耗从107 kwh/㎡a降至68 kwh/㎡a,室内平均湿度从15℃提高到22℃但另一方面多数老百姓,还须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发扬艰苦精神 我国的低碳之路 对于每年20亿㎡的新建筑,的确可以好好学习德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做节能住宅,能耗满足现行规范如上海,采暖空调能耗应小于55.1 kwh/㎡a,我们也可以做低能耗住宅,采暖空调能耗小于30 kwh/㎡a我们也可以做被动太阳能住宅采暖空调能耗小于15 kwh/㎡a我们还可以在这些能耗的标准下,做成恒温恒湿的生态住宅,这是多么诱人的前景,中国人也需要高舒适度而对于新建住宅,就好比是用白纸画图,想画多美都可以 一个建议 我们的建议 考虑到能源价格节节攀升,建筑节能会确立建筑物的高品质形象,而这种形象在房产营销中日显重要,也是楼盘上市竞争的卖点,相对在短期内显得略高的投资成本而言,节能所创造的附加值和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我们的建议 目前国内许多著名的房地产企业在学习国外节能建筑方面已走得很前,如当代集团朗诗地产,他们已建成了相当多类似德国的低能耗住宅,能耗在30 kwh/㎡a左右,都应用了可再生能源,并达到了恒温恒湿当代在北京、长沙、南昌等地的低能耗住宅超过200万㎡,并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朗诗在长三角的低能耗住宅有上百万㎡他们的住宅在社会上受到追捧,特别是白领和知识分子的欢迎知识分子的需求往往是方向可以持久 我们的建议设想你有一套100㎡的恒温恒湿的低能耗住宅,能耗不超过30 kwh/㎡a,每月花费不到200元,你可天在家穿单衣,空气清新,舒适健康,可想而知,冬夏交替,你也不必更换床上用品,你可省去很多储藏空间,生活会变得十分简单轻松这才叫在低碳中快乐地生活 我们的建议我们的建筑还可以做得更好,能耗可以更低,如德国的被动房,能耗 不超过15 kwh/㎡a,这才是地产发展 的方向我国缺少资源和能源,又要 小康生活,只有走低能耗通路德国 已基本不建新住宅,他们还在积极地 推广被动房,我国的新建住宅为什么 不走这条路呢?当代朗诗已走出了第一步,他们继续在走第二步,我们应该奋起追赶 ,我们不能满足㎡,我们应该看到在 建筑技术、生态技术上我们已经落后 了,难道顺其落后,不思改进? 我们的建议因此我们建议应该立即着手建设一个低能耗的样板小区,那怕是5万㎡,建成类似当代朗诗能耗不超过30 kwh/㎡a,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恒温恒湿的低能耗住宅,可以成为我们所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能工程师、水电工程师、材料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工程师交流学习和研究发展的平台,也许会振奋大家的信心,也许能为复地腾飞增加动力,这应该是大家都期望的。
考察实录 考察实录考察实录考察实录考察实录谢谢聆听!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