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植物病理学真菌壶菌.ppt
11页第二节 植物病原壶菌,一、一般性状 共同特征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游动孢子或游动配子后端具1根尾鞭 1.生态 多数生于水中,腐生在动植物残体上,部分寄生于水生的小动物、藻类、真菌上,有的生活于海洋中,陆生的主要在土壤中,其中一些寄生于植物上,引起植物的病害2.营养体 多核单倍体的单胞、单胞具假根、单胞间细丝相连至较发达的无隔菌丝,细胞壁为几丁质,分体产果式或整体产果式,单中心或多中心A:整体产果式B-D:分体产果式B:单中心的体内生的C:单中心的体外生的D:多中心的,壶菌的形态及着生,3.无性繁殖 每个游动孢子囊(有或无囊盖)释放多个后生单鞭毛游动孢子 4.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大多通过游动配子配合、配子囊配合、菌体或假根融合的方式产生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释放l至多个游动孢子少数形成卵孢子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结构,5.分类 根据生物八界学说,将壶菌归为真菌界的壶菌门根据营养体和繁殖体特征(菌体在基物存在部位、菌体形态、产果方式、孢子囊的形状和发育方式、孢子囊是否有壁、游动孢子有无油球和萌发方式等),壶菌门分为1纲、4目、110属,约570多种。
与植物关系比较密切的是较低等的壶菌目中的少数真菌,寄生高等植物引起肿瘤、褐斑、猝倒等症状1、节壶菌属(Physoderma),二、重要病原,菌体在寄主细胞内形状多变,之间有细丝相连;在寄主内形成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扁球形,黄褐色,具囊盖,萌发时释放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上有裂纹,萌发时自裂纹处盖裂,释放游动孢子节壶菌形态,为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侵染寄主常引起病斑稍隆起,但不引起寄主组织过度生长引起玉米褐斑病的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休眠孢子囊土壤中存活3年,通过合理密植、增强抗性和药剂喷施(粉锈宁或戊唑醇)等措施防治玉米褐斑病,节壶菌的生活史,2.集壶菌属(Synchytrium) 病组织的许多肿大细胞内含有一个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结合成堆,无囊盖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内生集壶菌(S. endobioticum)为亚洲地区的检疫对象也可传播马铃薯病毒病 3.油壶菌属(Olpidium),引起十字花科猝倒病的芸薹油壶菌(O. brassicae),是许多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它的游动孢子是传播土壤中病毒的介体菌体在细胞内寄生,球形至椭圆形,整体产果式。
游动孢子囊萌发时产生逸出芽管穿透寄主组织而外露,顶部开裂释放出游动孢子休眠孢子囊椭圆至球形甘蓝根内的芸薹油壶菌,孢子囊萌发时产生逸出管,油壶菌属生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