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简述4000字.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1070725
  • 上传时间:2021-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9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简述4000字    摘 要:本文对本地市场效应假说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述评,重点介绍了本地市场效应在空间单元、交通成本和竞争等方面的拓展研究实证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HME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文章最后给出了本地市场效应对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本地市场效应 规模收益递增 新经济地理   一、本地市场效应的提出  一个更大的本地市场对区位于其中的厂商是不是个有利条件?对于非对称的市场规模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克鲁格曼等给出了两个相似的结论首先,Krugman(1980)证明了即使两国有相同的偏好、技术和禀赋,规模收益递增会导致两国贸易,对某种产品拥有更多消费者的国家将是此种产业的贸易剩余者其次,Helpman and Krugman(H-K, 1985)进一步发展了此模型,证明了在规模报酬递增产业,更大国家的厂商份额要超过其消费者比例 本地市场效应(HME,Home Market Effect)是对规模收益递增产品有相对大需求的区域会有更大比例的产出,换句话说,在厂商水平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业,两个区域中的相对大区域将是净出口者(Head and Mayer,2003)。

      相比之下,在不变规模收益的比较优势框架下,需求大的市场往往是此种产品的进口国,因此HME可以将以递增规模收益为特征的经济地理和以不变规模收益为特征的比较优势两种范式区分开来(D-W,2003)  二、理论与实证研究简述  本地市场效应是新经济地理(NEG)的重要理论基石(Head et al ,2002),但假说本身是否是对现实世界的有力抽象需要不断进行检验和完善很多研究试图放松K氏模型的严格假定,以获取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和稳定性的结论修改主要集中在贸易成本、农业部门、贸易空间单元数量、市场结构和企业战略行为假设等1)农业部门与HMEZeng and Kikuchi(2004,2009)为分析农业部门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农业部门和HME的关系,对农业部门的设定进行修改,发现即使两国的农产品存在交通成本,HME仍然存在,但会削弱HME的大小,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Davis(1998)和Yu(2005)的结论实际上依赖于两国之间农业部门无贸易的假定2)贸易(交通)成本与HMEMedin(2001)在基准模型引入固定贸易成本,使得厂商的出口策略同生产策略分离开来出口市场的规模会影响规模收益递增部门的出口厂商的比例,小国拥有比大国更大的出口厂商的比例。

      当CRS-PC产品的贸易成本还不具有完全阻止性的时候,HME是否会存在? Crozet and Trionfetti(2005)对此做了相对详细的分析,发现存在非线性HME,即HME对处于规模两级的国家要比中等规模的国家表现更强烈3)多国情形与HMEBLOT(2004)建立多国版本的Krugman(1980)模型,并尝试提出分别基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动态本地市场效应和静态本地市场效应Suedekum(2005)将世界分成本国和两个外界的国家,建立三国版本的Krugman(1980)模型,更精准地分析多国情形下支出同产出间的关系4)跨国公司与HME由于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在国外建厂开辟新的市场而避开交通成本,这实际上会破坏国家间HME产生的动力Behrens and Picard(2007)扩展O-T-T(2002)和Ottaviano and Thisse(2002,2004)模型,厂商进行两阶段博弈,得到跨国公司存在时HME出现的条件:(1)国家规模相差不大;(2)建立分工厂的固定成本很低;(3)交通成本很高,即水平跨国公司的存在会导致HME的消失5)市场结构与HME针对不同市场结构,Head、Mayer and Ries(2002)考虑IRS(递增收益规模)厂商的两阶段博弈,首先选择生产区位(国家),然后选择价格或者产出。

      结果显示,Krugman(1980)和H-K(1985)模型中产生本地市场效应的几个假设条件并非必不可少   在实证方面,D-W(1996,1999,2003a)结果支持收益递增在决定国家生产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D-W(1999)对40个日本区域的研究,也发现存在本地市场效应D-W(1996)同D-W(1999)相比较,后者能够显示出较强的HME,原因在两方面:一是一国之内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性强;二是一国之内的区域贸易壁垒要小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这些因素都使得HME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但由于日本数据应用了不同的数据加总水平,D-W(1999)很难同D-W(2003)的结果相比较  此外,以国家为样本,张帆、潘佐红(2006),利用中国1997年31个省(市、区)19个产业的生产、需求和资源禀赋资料,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决定中国地区间生产和贸易的类型上起着显著的作用,19个产业中至少有7个存在显著的HMEDomeque and Sanz(2005)以西班牙为例,样本涉及从1965到1996的17个自治区,9个部门,并采用同理论研究一致的生产和需求的百分比数据,而非绝对量数据,结果支持HME假说的存在。

      Bourtchouladze(2007)采用欧盟1979至1999年24个制造业部门的数据,发现HME的部门表现与之前的研究(BLOT,2005)相似,且有很大重叠  大多数的经验研究支持在产业细分的水平上存在HME,越是接近理论要求的产品层面的加总水平,HME越容易显现,同时HME的结构变化显示不同需求规模也是决定HME大小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HME在决定产业区位、空间组织和贸易上起到关键作用,可以成为区别比较优势和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这两种范式的有力标准   三、政策启示  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有:第一,出台刺激消费的有力政策,调整消费结构,培育和壮大消费市场和出口市场,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点的产业开拓市场;第二,促进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将竞争力由主要依靠多而低廉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向既要保持合理的比较优势,更要依靠知识和技术推动的创新型经济;第三,做好科学的空间规划,尤其是城市群、城市带的规划,形成有效的大规模市场体系,同时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减少交通成本和商务成本,畅通商品和要素流动,为形成市场和产出之间互相加强的循环累积机制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1] P. Krugman,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2] Helpman E. and P. Krugman,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M].Cambridge,MA: MIT Press, 1985[3] Davis D.R ,The Home Market,Trade and Industri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