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食品分析与检测(共54页).doc

54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10314606
  • 上传时间:2023-05-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7K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食品分析与检测绪论重点1. 食品分析的性质2. PPM、 PPB 、PPT3. 食品分析方法4. 五种标准5. 国际标准6. 国家标准7. 玻璃器皿的校正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是研究和探讨食品品质和食品卫生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一.食品分析与检测的性质、任务与作用一)性质 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检验技术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如何评价食品的优劣?一是从感官,二是营养成分,三是安全性感官:食品质量的好坏,首先表现在感官性状的变化上食品感官即色、香、味、形四个方面它是否令人接受?是否令人满意,从而激起食欲 营养价值:一看质量,二看含量,三看加工过程品质的变化即1、看它所含的营养成分(含什么营养成分)2、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3、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在贮存、加工过程中品质发生什么变化 安全性-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有,其含量是多少?对人是否造成危害?我国《食品卫生法》第六条的规定:    “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二)任务与作用 食品检测技术的任务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还要对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工业生产和食品科学研究的“眼睛”与“参谋”,是不可缺少手段 其作用是: 1. 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2 . 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探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内容 人类对食物进行加工时有可能加入或混入一些非生物来源的成分,因此,食品的化学成分与其原料不尽相同,食品的化学组成大致如下: 1.对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一般成分的分析)营养成分包括: ⑴水分  ⑵水分适度  ⑶灰分 ⑷脂肪 ⑸酸⑹碳水化合物 ⑺蛋白质⑻氨基酸 ⑼氯化物 ⑽维生素 ⑾微量元素根据上面这些营养成分的分析我们可知,从水分到水分活度的检验,从蛋白质到各种氨基酸的检验以及多种维生素的检验,都说明了食品分析检验物质的对象,由宏观逐步趋向微观方向发展2.食品中污染物的分析     食品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两类①生物性污染 (指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影响健康) 如:黄曲霉毒素,在花生腐烂变质中产生;② 化学性污染  a农药 (有机氯,有机磷等)b重金属中毒(Hg,Pb,As,Cd)c包装材料(多环化合物)d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如烟熏食品可能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按污染来源可分为:(1)自然环境,空气,水  (2)生产加工,机械,普通容器    (3)农业处理三废的污染3.食品辅助材料及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随着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该特别注意,尤其是使用时一定要控制在允许限量中。

      4.感官鉴定Sense organ appraisala.嗅觉鉴定 Scent  appraisal(sense of  smell)b.视觉鉴定  Vision  appraisalc.味觉鉴定  Sense  of  taste d.触觉鉴定   tactile  sensation 感官鉴定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来检查食品的外形、色泽、味道以及食品的稠度此项鉴定是任何检验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且是在各种分析方法之前进行的,所以感官鉴定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三.食品分析的方法 在食品检验中,由于目的不同,或被测组分和干扰成分的性质以及它们在食品中存在的数量的差异,所选择的分析检测方法也各不相同 食品检验采用的方法有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分析法1.感官检验1)概念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品质进行检验 2)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仪器检验并行的重要检测手段3)感观检验的发展过程2.化学分析1)概念 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使被测成分在溶液中与试剂作用,由生成物的量或消耗试剂的量来确定组分和含量的方法。

      2)化学分析是食品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方法3.仪器分析 概念: 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 特点: 灵敏、快速、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四.食品分析的采用标准一)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介绍1.制定标准的必要性:使分析结果具有权威性2.标准的分类 按使用范围分五种: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企业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在国际间通用的标准每年10月14日为国际标准日ISO——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总部在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组织,目前,已有90多个成员国,我国是78年恢复加入的ISO下设27个国际组织,与食品有关的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WHO——世界卫生组织, CAC——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 CCPR——国际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 ISO 的标准每隔5年重审一次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61年第11届FAO大会与1963年第16届WHO大会分别通过创建食品法典的决议,CAC目前已经拥有166个成员国和地区,代表着世界的98%的人口。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CAC成员国在WTO的有关协议中,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卫生与植物卫生(SPS)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两项,这两项协议都明确规定CAC食品法典在食品贸易中具有准绳作用食品法典已成为各国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食品贸易唯一的、最重要的基本参照标准法典ISO下设200多个技术委员会,与食品有关的如:TC34——农产食品 TC54——香精油 TC122——包装 TC166——接触食品的陶瓷器皿、玻璃器皿2、国家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局颁布, 各个国家标准有自己的代号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行业国家标准的采标率则只有14.63% 如中国——GB 意大利——UNI 美国——ANS 西班牙——UNE 英国——BS 日本——JIS 德国——DIN 法国——NF 3、行业标准——对没有GB又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由国内各专业部颁布的标准。

      例如:化工部颁标准 HB 石油部颁标准 SY 轻工业部颁标准 QB 商业部部颁标准 SB SB10336——2000《配制酱油》 SB1033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8——2000《酸水解植物 蛋白调味液》4、地方标准——对没有GB和行业标准的产品,需要在省市范围内统一 技术要求的, 可由省市标准局制订、审批,报国家标准局备案,当相应的GB与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5、企业标准—— Q 当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无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就要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如果企业产品质量特别好,即便有GB、行业标准,也可再制订高于它的企业标准国家质检部门根据你的Q测试你的产品,发“生产许可证” 企业标准制定程序—— 1.反复测定产品的主要指标2.按GB/T13494—92《食品标准编写规定》写出标准草案,要取检测指标数据的下限3.请专家(本行业的)及省、市标准局的负责人一起审定,提出修改意见4.修改5.报标准局备案,给批准号后生效,执行五. 国内外食品理化检验发展动态与进展国内外食品理化检验进展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㈠基础理论方面⑴样品前处理的分离提取、纯化、浓缩(富集)理论与技术方面这一部分内容是食品理论检验学的主要基础理论。

      样品前处理中分离、提取除原来的热消化法、冷消化法、干式灰化法、溶剂萃取法、挥发与蒸馏法等外,发展的有消化罐法及离子树脂交换法等最近对消化分解试样试剂HCLO4的应用报导增多同时,对试样分离、提取中出现的干扰物质(如干扰元素胰蛋白干扰素)的去除与掩蔽理论作了较多的研究⑵食品分析误差及理论统计处理应用的研究⑶质量控制的研究方面近几年国内在食品质量控制方面才有所报道,起步比国外晚的多㈡分析方法1.   新的检测方法研究2.   新项目分析方法的研究3.   经典方法的改进研究4.   简便快速方法的研究5.  多学科相互渗透与相关的研究 举例: 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而我国缺乏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n ㈢分析仪器的应用方面n 近几年食品分析仪器的应用逐渐增加如:电化学中的氟电极,氯电极薄层层析方法逐渐配用薄层扫描仪,使得定量有了希望n ㈣科研方面n     国内外研究主要趋向于生产型和开发型,利用理化基础开发蛋白资源例如从血中提取白蛋白,分离氨基酸等;又如为了提高加工食品的适口性与保水性能,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如保水剂)不断增加,其检测也相适应。

      另外,对食品检验快速、简便方法的研究呼声较大,特别是为了适合鲜奶收购的检测需要六. 总则主要内容:试剂、溶液的配制及浓度、仪器、分析的有关要求、计量单位、实验室安全知识目的:掌握食品分析必备的基础技能和知识5.1 试剂5.1.1国产试剂的规格,一般按纯度分为四级:5.1.1.1 一级品称为优级纯或保证试剂,英文名称为Guarantee reagent,简称GR,以绿色标签作为标志试剂纯度高,杂质含量低,适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研工作5.1.1.2 二级品称为分析纯或分析试剂,英文名称为Analytical reagent,简称AR,以红色标签作为标志试剂纯度较高,杂质含量较低,适用于多数分析工作和科研工作5.1.1.3 三级品称为化学纯,英文名称为Chemical pure ,简称CP,以蓝色标签作为标志纯度较低,适用于日常化验工作和教学实验用试剂5.1.1.4 四级品称为实验试剂,英文名称为Laboratory reagent,简称LR,杂质含量较高,仅适用于一般化学实验及作为辅助试剂 5.2 配制溶液的试剂5.21 配制标准溶液或一般提取用溶剂,可用化学纯;5.2.2 配制微量物质的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试剂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5.2.3 作为标定当量标准溶液或标准摩尔浓度液用的试剂纯度应为基准级或优级纯5.2.4 一般试剂可用化学纯如遇试剂空白较高时,则需用更纯的试剂5.2.5 溶液未指定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5.3 溶液的浓度5.3.1、N指当量浓度 表示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当量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