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_下).doc
7页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10.1《压强》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李金华一、 教材分析《压强》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生产和生活 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力 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 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这一课 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 保证本节内容的编排采用了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是符 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材力求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 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來解释一些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教材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 理念二、 教学目标3、知识与技能目标:① 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② 理解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索有关③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冇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② 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 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 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 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木方法,会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 单问题的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②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 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③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 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设计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压力大小及方向的分析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四、 教学用具:压力小桌、小木板、海绵、钩码、气球五、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 础学生通过不到一年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口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实验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总结评价 都不陌生初中学生具备了基本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 维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因此,教学中应注 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出示问题:1,什么叫力?2, 什么叫力的三要素?3, 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指名学生回答在学生对旧知识的冋顾中,巩固已有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二,新课教学1)压力的教学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书本图9-1例子的三副图并在练习本上画出三副图中物 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同学们作图吋, 教师來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 出出来让同学们讨论思考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有助于学生掌握压力的知识)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师出示图片问:为什么小女孩陷入雪地比较深呢?指名学生冋答以生活中现象来引入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建立问题:提出猜想,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的质疑并提出猜想,而 学生猜想应建立在己有经验上,是有所依据的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二个小实验实验一:双手指顶圜珠笔笔尖和笔帽实验二:用手指尖和手掌顶气球问: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 有关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 有关(通过二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②设计实验方案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 量法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把学生们的设计思路用多媒体展示)o 因木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所以,为 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给毎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 棉、压力小桌、钩码引导学生拆开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加以合并归纳,从而降低实验设 计的难度,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进来通过让学生经历思考与讨论,加深对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体会, 并使其对实验方法有初步认识在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进一步理解,并使学生了解 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1、明确实验口的2、确定研究方法3、设计合理的实 验方案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师出示设计的 表格,使后进生对实验过程也能清楚把握,从而顺利完成实验1)探究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次数压力大小小桌陷入海绵中的情况12(2)探究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次数面积大小小桌陷入海绵中的情况12学生可能提Hh利用桌面做实验可不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材料的优劣, 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之中。
在巡视中,注意收集学生实验中的优点与不足,作为后一阶段学生反思实验, 进行评佔的素材如,学生进行过预习,不按实际情况记录数据等让学生在数据的筛选中,反思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实验结论:(1)、当受力面积相同吋,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当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让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压强的教学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 生冋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 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从而得出压强的定义通过层层深入地启 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难点 继续引导学牛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二压力/受力面积结合 压强计算公式P=F/S,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彳(帕),且1帕 二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4) 压强知识的应用。
[例题分析]:你能求出下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吗?体重60000N,每只脚掌 着地面积0. 06m2体重475N,每只脚尖着地面积0. 00095m2解:(1) S二n Si=4X0. 06m2=0. 24m2P 二 F/S=60000N/0. 24m2=250000Pa(2) P=F/S=475N/0. 00095m2=500000Pa答:(略)通过设计木习题巩固压强公式的简单运用;活动9. 3利用体重计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学生动手测量并交流实验的情况通过设计木习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内 化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知识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在生活中,压强无处不再,有些时候人们需要增大压强,有些吋候人们又需 要减小压强请学生分析下面哪些事例是需要增大压强?而哪些事例中乂是要减小压强 的?他们各用了什么方法?她斤5气弘c<* > m m « dt*
减小压强的方法:(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了解压强知识的应用,将它联系在牛活中能加深学牛对压强意义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小结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内化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知识得到发 展,能力得到提高四,布置作业1, 收集生活小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例子2, 一人空手站立在地面上,怎样才能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到原來 的两倍?如果他要营救一个掉进冰窟窿里的孩子,是站着跑过去还是爬着过去?学习物理,适量的作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要少而精且具有针对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并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口我发现问题,解开学生的疑点,使学生 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学生的自 我肯定,激发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促进学生口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