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泌尿活动的认知幻灯片.ppt

70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89955954
  • 上传时间:2019-06-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58M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物解剖生理,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资源库 动物科技系,1,学习情境六 动物泌尿活动的认知,2,学习目标,泌尿系统由哪些部位组成?各部位的形态、位置和构造如何?列表区分猪牛羊马肾的形态构造特点;绘出肾的组织结构图并讲述其组织结构; 绘出并讲述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膜的结构; 讲述尿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尿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以尿生成的机理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分析其在药理及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排泄的四途径:皮肤排汗、肠道排粪、呼吸排气、肾脏排尿 泌尿系统是畜体重要的排泄途径,而且对维持畜体内环境的恒定,特别对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肾:生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肾,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主要作用: 排泄:1)蛋白质代谢产物:尿酸、尿素和 肌酸酐 2)病理过程产生的毒素 3)进入体内的大部分药物 参与机体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一)肾的位置和形态,肾是一对实质性器官,位于腰下部最后几个胸椎和前三个腰椎横突腹侧,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两侧图7-1 马泌尿系统(腹侧面观) 1.腹主动脉 2.左肾上腺 3.左肾 4.输尿管 5.脐动脉 6.膀胱三角 7.膀胱颈 8.输尿管口 9.输尿管柱 10.膀胱顶 11.肾动脉12.右肾 13.右肾上腺,家畜的肾多呈豆形,红褐色,质柔软,表面外面被一层结缔组织膜包裹,称肾包膜,正常情况下易剥离。

      营养好肾包膜外常包有很厚一层脂肪,称脂肪囊 肾的内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V、A、N、淋巴管、输尿管进出的地方,肾门内有一空隙称为肾窦肾窦内有:肾孟、肾盏、肾血管和脂肪组织肾由若干肾小叶组成,每个肾小叶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表层,因血管丰富呈红褐色,髓质颜色较浅,位于内层并呈辐射状延伸入皮质形成髓放线呈圆锥形的髓质部分叫肾锥体,肾锥体的顶端称肾乳头,乳头上有乳头孔,并形成筛区,尿液经筛区流入肾小盏或肾盂内 肾乳头突入肾窦内与肾小盏相通,几个小盏相连构成大盏,大盏会合成肾盂或汇合成集收管(牛),肾盂壁呈扁平漏斗状,出肾门口成为输尿管(马、牛没有肾小盏和肾大盏),1)猪肾: A:形似蚕豆,上下扁平,左右两肾对称,位于1~4腰椎横突的腹侧 B:猪肾表面光滑多乳头肾,肾皮质愈合在一起,表面光滑、无沟,髓质分开,肾乳头明显,每个乳头接二漏斗状肾小盏- 肾大盏,汇注入肾盂猪肾,2)牛肾:为有沟多乳头肾,左右不对称,且无肾盂,肾大盏合为2条集收管 呈扁平的长椭圆形, 右肾:位于第十二肋间隙到第1~3腰椎横煅下面,椭圆形, 左肾:位置不固定,位于2~4腰椎横突腹侧,靠近体正中线的地方,呈三棱形,随瘤胃的充满程度不同而向左或向右移动。

      3)马肾 右肾:倒数2~3肋椎-----第1腰椎横突腹侧,呈钝角三角形 左肾:最后肋椎-----1~2腰椎横突下面,呈豆形,马肾为光滑单乳头肾,表面光滑,肾乳头合并成一个肾总乳头,并和漏斗状的肾盂相接4)羊肾:两肾呈豇豆形,位置与牛相似,但稍靠后,类型构造与马相似马肾,,图7-2 哺乳动物肾类型半模式图 (A)复肾 (B)有沟多乳头肾 (C)光滑多乳头肾 (D)光滑单乳头肾 1.小肾(肾小叶) 2.肾盏管 3.输尿管 4.肾窦 5.肾乳头 6.肾沟 7.肾盂 8.肾总乳头 9.交界线 10.肾柱 11.弓状血管 a.泌尿区 b.导管区 c.肾盏,(二)肾的组织构造,肾实质是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构成: 1、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肾小体,肾小管,肾单位,,,,1)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 ①肾小球:肾小囊之中,为一滤过装置,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囊内反复分支盘曲而成的毛细血管球又逐渐汇集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囊入球小动脉其管壁上皮样细胞变大,胞核变圆,细胞质内含有特殊颗粒,这些细胞群称肾小球旁细胞,具有分泌肾素的作用。

      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由立方开变为高柱状细胞,呈现斑状隆起,称致密斑(可感受小管中Na+浓度变化,调节肾素的释放)球旁细胞和致密斑合称为肾小球旁器 ②肾小囊:肾小管起始端膨大部分而形成的双层囊,囊内容纳肾小球滤过的原尿2)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 ①近端小管:上接肾小囊,肾小管中最长最弯曲的一段,其弯曲盘绕于肾小体附近管径上皮呈锥形,细胞游离有刷状缘,这种结构增加该部重吸收面积,可把原尿中85%水分、全部糖、氨基酸及部分无机盐吸回血液 ②髓袢:近端小管的延续,分降支和升支 降支:上接近曲小管,下达髓质,为单层扁平上皮,主要功能:重吸收钠、少量水分 升支:管腔较粗大,从髓质返回到皮质中肾小体附近,延续为远端小管,管壁上皮立方形,其主要功能是重吸收钠2、集合管系,包括集合管和乳头管集合管由数条远端小管汇合而成,自皮质直行入髓质,管壁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集合管汇成乳头管,末端管壁为变移上皮乳头管开口于肾盏3、肾小球旁器(近球小体),肾小球旁器包括三种细胞 颗粒细胞(球旁细胞):为入球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特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内有分泌颗粒,能分泌肾素,在尿量与血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致密斑:为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由立方形变为高柱状细胞,呈现斑状隆起,称为致密斑致密斑可感受小管中Na+浓度的变化,调节肾素的释放 间质细胞(系膜细胞):为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一群细胞,有吞噬能力,细胞内有肌丝,也有收缩能力二、 输尿管:是一对肌膜性管道,位于腰椎腹侧,向后进入骨盆腔,至膀胱背侧,自膀胱颈进入膀胱内起自肾盂(马、猪、羊、犬)或集收管(牛)→→开口于膀胱颈背侧 比较 马、羊、犬:肾乳头→肾盂→输尿管 牛:肾乳头→肾小盏→集收管→输尿管 猪: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图7-4 牛右肾输尿管及肾盏铸型 1.输尿管 2.集收管 3.肾小盏,三、膀胱,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其大小形状和位置,依尿液的充满程度而有所不同,膀胱空虚时,呈梨状,位于骨盆内,充满尿液时,前端突入腹腔,公畜膀胱背为直肠,母畜为子宫和阴道 膀胱分膀胱顶、膀胱体、膀胱颈三部分,膀胱颈狭窄,并与尿道相通,尿液充满时膀胱顶和膀胱体可前伸至腹腔耻骨部 膀胱壁由粘膜、肌层和浆膜构成: 粘膜:变移上皮空虚时皱褶很多 肌层:分内纵、中环、外纵三肌,肌肉收缩,尿液则排出,环行肌在膀胱颈增厚外形成膀胱括约肌 膀胱两侧有韧带,下有中韧带,分别连接于骨盆的侧壁和底壁,侧韧带的前端游离缘有一索状物,称膀胱圆韧带,为胚胎期脐动脉,膀胱,输尿管开口,,输尿管,,膀胱三角,,尿道内口,,,图7-8 母牛尿道下憩室模式图 1.尿道下憩室 2.尿道 a.阴道 b.阴道前庭 c.膀胱,四、尿道,公畜尿道较长,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称为尿生殖道,母畜尿道短而直,只有排尿的功能。

      肾的血液循环,肾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经肾门入肾后,即分成数支,在肾叶间延伸称为叶间动脉, 叶间动脉在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呈弓形弯曲称为弓形动脉 由弓形动脉发出小叶间动脉,在皮质内小叶间动脉发出许多小的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形成血管球,后再汇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球囊,再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围绕在肾小管的周围此外还分出直小动脉进入髓质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最后汇合成肾静脉由肾门出肾,与后腔静脉相连系,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肾A口径粗,行程短,血流量大 入球小A短粗,出球小A长细,肾小球内血压高 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思考题:,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肾的组织构造如何? 猪、牛的肾、膀胱的位置怎样?,业,请说出肾的组织结构并绘出其模式图,任务六,认识泌尿生理,41,学习目标,泌尿系统由哪些部位组成?各部位的形态、位置和构造如何?列表区分猪牛羊马肾的形态构造特点;绘出肾的组织结构图并讲述其组织结构;绘出并讲述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膜的结构; 讲述尿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尿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以尿生成的机理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分析其在药理及兽医临床上的应用42,尿的生成包括三个环节丙两个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原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43,,,,终尿,一、尿量和尿的理化性质,1、尿量:正常人:1~2L/d 90kg的猪:约2.5L/d 2、尿的理化性质 颜色:透明、淡黄色(放置时间长因碳酸盐沉淀而变得混浊) 比重:与所含溶质成正比,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 尿的比重与肾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有关. 渗透压:一般比血浆高 pH:受食物和新陈代谢和影响,草食动物弱碱性,杂食、肉食动物弱酸性。

      44,二、尿的化学成分,水:95~97% 尿 有机物:以非蛋白氮为主(尿素、 尿酸、肌酸、马尿酸) 溶质:3~5% 无机物(Na+、K+、NH4+、 SO42-、HPO42-、Cl- ) 正常尿中含微量的蛋白质和葡萄糖,一般难以检出45,,,三、肾脏的结构特点,1、肾单位和肾小管,46,四、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的形成,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称为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2)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47,,(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体有50~100nm 的窗孔,阻挡血C 三层结构:基膜:4~8nm 网孔,选择性通过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有足细胞,足细胞的小 突起相互交错形成20~40nm的裂隙 各层膜含带负电的糖蛋白,阻止血浆蛋白通过,小分子、晶体物质和分子量较小的部分清蛋白可滤过48,,(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1、有效滤过压的形成因素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入球小动脉端: 毛细血管端血压=6.0kPa 血浆胶渗压=2.67kPa 肾小囊内压 =1.33kPa 有效滤过压=6.0 -(2.67+1.33) =2kPa,49,出球小动脉端: 毛细血管端血压= 6.0kPa 血浆胶渗压=4.67kPa 肾小囊内压 =1.33kPa 有效滤过压=6.0-(4.67+1.33)=0mmHg 由于滤液中蛋 白含量极低, 肾小囊内胶体渗 透压可忽略不计,50,2、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大失血或休克时肾血流量减少 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少尿或无尿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营养不良或静注时 P胶下降 多尿 C囊内压 输尿管结石、肿瘤、药物析出、溶血过多等原因引起压迫或堵塞肾小管 尿流流出受阻 囊内压升高 少尿,51,,,,,,,,(2)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能改变 A 滤过面积 B 滤过膜通透性 肾小球肾炎时 小球内皮细胞肿胀 膜增厚 少尿 肾小球被破坏 滤过面积减少 少尿 机体缺氧或中毒时滤过膜通透性增大,引起血细胞和血浆蛋白滤过,引起血尿或蛋白尿 (3)肾血流量:流量增大,滤过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机体缺氧或中毒性休克 交感N兴奋 流量减少 滤过率减小,52,,,,,,,,五、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终尿的形成,原尿生成后进入肾小管中,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后称为终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物质转动回到血液的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53,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其所产生的物质(H+、K + 、NH4 +)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为分泌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来自血液中的某些不易代谢的物质(如尿胆素和肌酸)或由外界进入体内的物质(如药物)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为排泄作用54,(一)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重吸收功能,1、重吸收方式 (1)主动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逆电化学梯度将小管液中某些物质转运到小管外组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