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读本第三部分内容标准.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118989
  • 上传时间:2019-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内容结构表 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不确定现象●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可能性●统计 ●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一)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1]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和例3]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参见例4]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1】  【1】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 ,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关于除法: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5]  (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参见例6]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7]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参见例8]  (二)案例  例1 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2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  例3 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说明 如将报纸的一个版面折成若干等份,通过其中一份的字数来估计整个版面的字数。

        例4 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其作用  说明 如学号、班级号、鞋号、体重、身高等  例5 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钱够不够?  例6 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例7 估计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  例8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图形或数字,并说明理由: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一)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2]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参见例3]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参见例4]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参见例5]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案例  例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  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例2 1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北京 到南京的铁路长约  1000   例3 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一片树叶)的周长  例4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作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例5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 (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一)具体目标  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参见例1]  (5)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6)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不确定现象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参见例2]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参见例3]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参见例4]  (二) 案例  例1 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2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确定的?  (1) 下周三本地下雨; (2)明天有人走路  例3 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  例4 用"一定" "经常" "偶尔" "不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一)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案例  例 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  说明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  ①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  ②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有关信息;  ③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  ④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进行交流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