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可编辑优质文档).docx
18页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 设计规定(可编辑优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铁路混凝土结构高强钢筋设计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统一 HRB400、HRB500 高强钢筋应用技 术要求,充分发挥其技术经济性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条 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除按本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铁 路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 材料要求和基本设计参数第四条 铁路工程采用的 HRB400、HRB500 钢筋不得经过高压穿水处理,其碳当量Ceq (熔炼分析)分别不大于0・5%、0.52%第五条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抗拉和抗压强度设计参数应按表 1 采用表1钢筋强度设计参数(MPa)钢筋类型抗拉强度标准值fsk容许应力法极限状态法抗拉计算强 度fS抗压计算强度fS抗拉强度设计值fy抗压强度设计值f' yHPB300300300300270 (240)270 (240)HRB400400400400360 (320)360 (320)HRB500500500500435 (400)410 (400)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桥涵专业。
第六条 钢筋容许应力应按表2采用表2钢筋容许应力(MPa)钢筋类型主力主力+附加力检算架桥机架梁HPB300160210230HRB400210270297HRB500260320370第七条 混凝土结构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 《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Q/CR 9300设计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的 截面最小配筋率(仅计受拉区钢筋)不应低于表3所列数值,受压构件的截 面最小配筋率不应低于表4所列数值表 3 受弯构件的截面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45C50〜C60HPB3000.200.25HRB4000.150.20HRB5000.140.18表 4 受压构件的截面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全部纵向钢筋HPB3000.55HRB4000.50HRB5000.45一侧纵向钢筋0.20注:1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2 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 一侧纵向钢筋 ” 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2.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设计的混凝土构件,其截面最小配筋率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第八条 钢筋弹性模量E应按表5采用s表 5 钢筋弹性模量( MPa)钢筋类型弹性模量HPB3002.1X105HRB4002.0X105HRB5002.0X105第三章疲劳强度第九条HRB400、HRB500钢筋母材及其连接接头的基本应力幅按表6采用表6钢筋母材及连接接头基本应力幅(MPa)类型母材145闪光对焊130滚轧直螺纹连接98电弧焊60第十条HRB400、HRB500钢筋母材及其连接接头疲劳强度设计值(应力幅)应按下式计算1) 式中:—应力比影响系数,母材、闪光对焊按表 7 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电弧焊取 1.0;—钢筋直径影响系数,按表 8 采用;钢筋强度等级系数,按表 9 采用;—疲劳损伤系数,按表 10 采用表7 Y1应力比影响系数应力比P00.10.20.30.40.50.60.70.80.9Y1.0000.9260.8910.8510.7830.7030.6060.4860.3430.177表8 Y 2钢筋直径影响系数类型直径dV20mm直径d>20母材11闪光对焊10.72滚轧直螺纹0.551电弧焊11表9 Y 3钢筋强度等级系数类型HRB400HRB500母材1.01.04闪光对焊1.01.1滚轧直螺纹1.01.2电弧焊1.01.0表10 Y4疲劳损伤系数类型应力循环次数(万次)2005001000母材1.00.850.75闪光对焊1.00.850.75滚轧直螺纹1.00.850.75电弧焊1.00.750.65第四章 计算裂缝宽度第十一条 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Q/CR 9300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矩形、T形及工字形截面受弯及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十。
岁2)K =1+«23)(P n + P n + P n)ALX =——UJ 2 2 3 3 丄z Acl4)A = 2abcl5)式中:3 f 一计算裂缝宽度(mm);K —钢筋表面形状影响系数,光钢筋K取1.0,带肋钢筋K取0.72;1 1 1K —荷载特征影响系数;2a —系数,光钢筋取0.5,带肋钢筋取0.3;M1 —活载作用下的弯矩(MN・m);M —恒载作用下的弯矩(MN・m);2M —全部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当主力作用时为恒载弯矩与活载弯矩之和,主力加附加力作用时为恒载弯矩、活载弯矩及附加力弯矩之和(MN・m);Y —中性轴至受拉边缘的距离与中性轴至受拉钢筋重心的距离之比,对梁和 板,Y分别取1.1和1.2;b —受拉钢筋重心处的钢筋应力(MPa);sE —钢筋的弹性模量(MPa);sd —受拉钢筋直径(mm);卩一受拉钢筋的有效配筋率;zn , n , n —单根、两根一束、三根一束的受拉钢筋根数;1 2 3P , 0 ,卩3 —考虑成束钢筋的系数,单根钢筋p取1.0,两根一束取0.85,1 2 3 1三根一束卩3取0.70;A —单根钢筋的截面积血);slA与受拉钢筋相互作用的受拉混凝土面积,取与受拉钢筋重心相重的混 cl凝土面积(m2),即图1中的阴影面积,图中a为钢筋重心至受拉边缘的距离。
b b图1 Ac计算示意图第十二条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或《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Q/CR 9300设计的钢筋混凝土 圆形或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b 4 + 0.2d、=K K K r f (100 + )1 2 3 E ■卩s z2R — x(7)W1.2u (P n +P n +P n )A口 =——I 2 2 乩 (8)z Az(9)A = 4i r (R - r)z s s式中:K , K —同第11条;1 2K3 —截面形状系数,圆形截面取1.0,环形截面取1.1;r—中性轴至受拉边缘的距离与中性轴至最大拉应力钢筋中心的距离之比, 按图2计算,当r大于1.2时取1.2;b —钢筋的最大拉应力(MPa);sd —纵向钢筋直径(mm),当钢筋直径不同时,按大直径取用;卩一纵向钢筋的有效配筋率,当卩小于0.005时取0.005;计算时,n〜n3 z z 1 3应计入全部纵向钢筋;A —与纵向钢筋相互作用的混凝土面积(m2),即图3中的阴影面积z图2 r计算示意图图3 A计算示意图z第十三条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其裂 缝宽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第五章构造规定第十四条受拉区域的钢筋可以单根或两至三根成束布置,钢筋的净距不得 小于钢筋的直径(对带肋钢筋为计算直径),并不得小于30 mm当钢筋(包括成 束钢筋)层数等于或多于三层时,其净距横向不得小于1.5倍的钢筋直径并不得 小于45 mm,竖向仍不得小于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30 mm第十五条钢筋弯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圆钢筋端部半圆形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2.5d (d为钢筋直径)2. 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直钩的内径不应小于4d,HRB500 不应小于6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HRB500 不应小于12d3. 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直钩的内径不应小于5d,HRB500不 应小于7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HRB500不 应小于12d4. 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135B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4d, HRB500不应小于6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 HRB500不应小于6d5. 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HRB400钢筋135°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5d,HRB500 不应小于7d,并在钩的端部留一直段;HRB400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HRB500不 应小于6d。
如图4所示— IHRB4D0图4 钢筋标准弯钩图第十六条 钢筋的锚固及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2. 梁端部钢筋伸过支点的长度不应小于 10d(d 为钢筋直径),并设置 标准弯钩3. HPB300 钢筋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 10d,HRB400 钢筋的最小弯曲半 径应为 14d,HRB500 钢筋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为 18d表11钢筋最小锚固长度(mm)钢筋种类HPB300HRB400HRB500混凝土等级C25C30三C40C25C30三C40C25C30三C40受压钢筋(直端)30d25d20d35d30d25d40d35d30d受拉钢筋直端---45d40d35d50d45d40d弯钩端25d20d20d30d25d20d35d30d25d注:1当带肋钢筋直径大于25 mm时,其锚固长度应增加10%;2 受弯及大偏心受压构件中的受拉钢筋截断时宜避开受拉区3 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增加25%4 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锚固长度应增加10%第十七条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的螺距,当钢筋直径为16mm〜20mm时,应 取2.0mm;钢筋直径为22mm〜25mm时,应取2.5mm;钢筋直径为28mm〜32mm时, 应取3.0mm。
第六章 附则第十八条 其他标准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条文说明第一〜二条为满足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