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省锦州黑山县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玥1****知
  • 文档编号:353075018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B.C. D.2.2019 年 10 月 18 日晚,随着会场主火炬的点亮,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在武汉正式拉开帷幕火 炬可燃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 米以外 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③甲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甲烷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⑤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A.①②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3.共享单车为了方便我们绿色出行,夏季期间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C.分子数目变大 D.分子间的间隙变大4.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5.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6.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7.葡萄糖在人体组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 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若 R 代表葡萄糖,所发生的氧化反应为 R+6O2═6CO2+6H2O,则葡萄糖 的化学式为A.C6H12 B.C6H12O6 C.C6H10O5 D.C5H6O28.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微粒符号为O2-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表示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塞紧橡皮塞C.把锌粒装入试管 D.闻药品的气味10.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大口呼吸迅速跑出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11.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D.小分子团水的化学式为H2O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医用的生理盐水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雪碧饮料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

      加热容器,使容器温度达到80℃(已知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请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活塞先向________移动,再向________移动,最后停在刻度________处.(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3)若实验中白磷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4)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________14.下图是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燃烧匙中红磷的作用是_____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3)等到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_____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15.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其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优点是 _____(填序号)。

      ① 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3)为确定某集气瓶最多可收集氧气的体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测量方法(仪器用品等任选):___ (4)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5)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最科学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 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 依据实验事实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①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②加热碳铵也能产生氨气,实验室能不能用此法制氨气?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碳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它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3)E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填“m”或“n”)端通入;(4)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试计算:(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2)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180克醋酸中含有多少碳元素___?(列出计算式计算)18.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则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可能表示氧化物;B、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C、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不可能表示氧化物;D、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 故选A点睛: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2、A【解析】①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①正确;②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故②正确;③甲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故③错误;④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④错误;⑤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⑤正确。

      故①②⑤说法正确3、D【解析】夏季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增大4、B【解析】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其他方法产生氧气的量很少,故A正确;B、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然后升温沸点低的先汽化溢出,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方法而分解反应的前提必须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若产生氧气,反应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C正确;D、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故D正确5、C【解析】药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碘、镁、锌、锰是指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6、C【解析】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C。

      7、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反应后的生成物中含有6个C、18个O、12个H,反应物中有12个O,所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8、D【解析】A、①和②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粒子,故A正确;B、②的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微粒符号为O2-,故B正确;C、①和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D、④表示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D错误点睛】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D【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