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疆电外送风光无限.pdf
1页综合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8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新疆哈密市利用区内丰富的煤炭、 风能、 光能资 源, 通过空中电力丝绸之路, 源源不断地把清洁 能源输送到祖国腹地 9月21日,记者从哈密市区驱车3个多小 时,到达 100 公里外的哈密东南风区风电 基地 “几年来, 这片戈壁风区从荒无人烟到第一 台风电机组吊装, 再到一片风车林海并网发电, 向中原输送清洁能源 我有幸见证了这一过 程 ” 国家电投集团新疆哈密有限公司烟墩第一 风电场场长索杰说, 烟墩第一风电场是装机规 模200兆瓦的项目, 于2011年10月在茫茫戈壁上开工建设, 2013年6月全部吊装完成, 2013 年10月29日第一台风机并网发电 目前, 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东南部风 区一期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 二期40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并网260万千瓦 离开风电林, 又入光伏海 在哈密石城子光 伏产业园区, 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一排排蓝色 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是全国日照 时数最充裕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 为6214.66兆焦/平方米, 全年日照时数3170小 时至3380小时。
目前, 已有27家企业进驻石城 子光伏园区开展光伏发电项目, 已建成项目35 个, 装机80万千瓦 记者在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 流输电工程哈密市境内天山换流站看到, 截至 今年 9 月 21 日零时, 今年累计输送电量已达 270.5 亿千瓦时 投运至今累计输送电量达 977.26亿千瓦时 “哈密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打捆外送基地, 外送电量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近38% ” 哈密市经信委主任李建勇说, 每年输送到河南的 电量达 320 多亿千瓦时, 相当于河南省燃烧 2300万吨煤炭的发电量, 为当地减少4000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 3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具有调峰优势, 能够深 度参与新能源打捆外送 哈密市编制完成 《哈密 市中长期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规划 (2016— 2030年) 》 , 在稳步推进风光电的同时, 依托辖 区具备建设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外送基地 的潜力, 促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 太阳能热 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已启动, 新疆首个光热项目 中电工程50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 已在哈密市伊吾县开工建设 目前, 作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百万 千瓦级光电基地建设, 哈密正在加快推进 “疆电 外送” 第三通道哈密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 变电工程。
这也是纳入国家 “十三五” 电力发展 规划的工程之一新疆哈密:“疆电外送”风光无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呈忠富 国 强 军 的 战 略 之 举作为八一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 9月2 4日, 第五届南昌国际军乐节开幕来自五大洲的2 2支中外参演团队将在6天的时间里奉献一场军乐艺术盛宴据介绍, 南昌国际军乐节自2 0 0 6年开始, 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随着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 该节已成为国际军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并得到了国际军乐组织和音乐界的认可本届南昌国际军乐节的主题是 “军乐八一颂, 响亮英雄城” , 活动期间将举办开幕式暨军乐巡游、 军乐行进晚会、 专场音乐会、 军乐嘉年华和闭幕式暨军乐晚会本报记者刘 兴通讯员马 悦摄影报道第五届南昌国际军乐节开幕(上接第一版) 这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 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 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实践表明,如果两 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走弯路、吃苦头当 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 经济体量变大了,受到的压力阻力也变大, 如果军事力量跟不上,越发展风险越大只 有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战略 方针,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实现军 事能力整体跃升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双 赢,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 能力。
这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 整的敏锐洞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任务十分 繁重,只有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促进转型、 增加就业、孵化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溢出效应 和牵引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 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 升级 这是对转变军队建设发展方式的清醒认 识长期以来,我军建设自成体系、自我发 展、自我保障的特点比较突出,只有实现军 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实现社会资源大整 合,充分利用地方技术优势、市场资源和人 力资本,促进军队建设发展方式、战斗力生 成模式全新转变,提升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 础的大体系对抗能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军队一次 次重要工作会议上、在深入部队和地方的调 研视察中……运筹当前与未来,精心 擘画军民融合发展宏伟蓝图,亲自推动构建 军民融合发展科学体系,一系列管全局、管 根本、管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继落地 ——加强顶层设计,新机构汇聚新 势能 2017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 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消 息一出,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作为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 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 员会由任主任,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 度发展 敏感的中外媒体纷纷跟进解读, “标志 性事件” “里程碑意义”成为相关报道的高 频词,激发起人们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无限 憧憬 新机构,新引领,新篇章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机关有 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专司军民融合发展指 导、协调和推进工作;北京、河南、江西等 28个省市先后建立军民融合专项领导小组 或联席会议机制;多地加紧推进军民融合相 关机构改革或专门办事机构成立论证工作 ……领导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凝聚力空前 强大 ——强化战略指导,新蓝图指引新 路径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 的大战略 “往哪融? ” “融什么? ” “怎么 融? ”……面对一系列重大课题,人们期待 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出答案, 照亮前进道路 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 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的意见》 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正式印发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新 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和基本原则,部署基础、产业、科技、社会 服务等8大领域统筹建设重点任务,为走开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提供了基本依据 和重要遵循。
举一纲而万目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重点任务 分工方案,部署明确99项重点任务分工和 有关要求,有力推动《意见》贯彻落实 ——突出规划先行,新理念催生新 实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把推动经济建设和 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作为贯彻“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之举,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 系的必然选择,单设专章作出一系列重大 部署中央军委颁发《军队建设发展“十 三五”规划纲要》 ,提出“五个更加注重” 战略指导,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更加注重军 民融合 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经济建设和国 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 ,统筹安 排 101 项重点任务和 21 个重大示范项目 河北省制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把军民 深度融合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海市 前瞻谋划“长江经济带”战略给国防领域带 来的潜在机遇,在多个领域创新发展,引领 带动作用日渐显现……全国各地因地制宜, 军民融合发展百花齐放 2017年9月22日,主持召开中 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 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 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 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既要加强顶 层设计又要坚持重点突破,既要抓好当前又 要谋好长远,强化需求对接,强化改革创 新,强化资源整合,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 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 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格局 立下愚公移山志,一张蓝图干到底在 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军民融合发展春潮澎 湃,富国强军广阔前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军地同心,重塑发展格局两组有关军民融合的数据对比,预示着 惊人发展潜力,也反映出严峻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0 万 家,只有数千家进入军工行业;发达国家国 防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50%—60%,而我 国仅在15%左右 坚冰难融,壁垒难破数据背后的深层 原因,是我国军民融合在观念、体制、机 制、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矛 盾制约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正视 问题的勇气,更需要闯关夺隘的魄力 新形势下,如何把军地双方充分调动起 来,凝聚意志力量,共同做好军民融合深度 发展这篇大文章,思深谋远、亲力推 动—— 要强化大局意识,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 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 到位、落实到位。
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 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 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 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 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 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 体系 要强化战略规划,拿出可行办法推动规 划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 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 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 合发展法治化水平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 议上,在四川代表团、辽宁代表团参 加审议时,分别就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 示,对各级地方政府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提出 明确要求 2017年6月,主持召开中央军 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各 有关方面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 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 字上见实效,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 快一些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一系列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如催战响 鼓,如凿冰重锤,如引路明灯,廓清思想迷 雾,破除发展桎梏,指明前进方向军地双 方焕发出高度参与热情,以强烈责任担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同心同德,不断健全军民融合发展 工作机制 军地各方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战略部署,着力强化各领域、各区域 军民融合发展制度机制整体设计成立军民 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部际协调小组,建立网信军民融合工作运行 机制,建立军地通信卫星轨位合用和资源统 筹运用机制,建立文职人员招录、待遇保 障、技能鉴定等协商机制……军地统筹推进 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向常态化、制度化 稳步迈进 新组建的战略支援部队多项重点工程 中,出现不少军工企业、科研院校专家的身 影;海军、空军围绕军种发展重点课题,先 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 地方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 战区、各军兵种结合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 方针,与有关部门建立起形式多样、运行高 效的工作协调机制 ——互通互惠,渐次打破军民融合发展 利益壁垒 这是一份令人欣喜的“减少” 2015 年,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面向社 会公布与2005版许可目录相比,这份涉 及军用动力、军用航空器等11大类的新目 录,减少了近三分之二许可范围大幅缩 小,意味着军工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的范围 更大 这是一串鼓舞人心的“增加” 。
全军武 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线运行, 《武器装备科 研生产许可退出管理条例》 《关于加快吸纳 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 领域的措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融 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 系列文件相继落地,鼓励军地企业参与竞争 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