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doc
3页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 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 《飞鸟集》 中文名: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外文名: Tagore,Rabindranath国籍: 印度出生地: 印度加尔各答市出生日期: 1861年5 月7日逝世日期: 1941年8 月7日职业: 作家,诗人主要成就: 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 《吉檀迦利》 , 《戈拉》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 婆罗门种姓1913 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 (英文版,Gitanjaei,即《牲之颂》 ,1911 年出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 他与黎巴嫩诗人 纪·哈· 纪伯伦齐名,并称为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著诗集有《故事诗集》 (1900) 《园丁集》 (1913) 《新月集》 (1913)《采果集》 《边缘集》 (1938) 《飞鸟集》 (1916) 《吉檀迦利》 (1910) 《爱者之礼物》 《流萤集》 (1928) 《岐道》 《生辰集》 (1941) ;剧本有《牺牲及其他》 《邮局》 《暗室之王》 《春之循环》 ;论文集有《生之实现》 《人格》 ;小说有短篇《还债》 (1891) 《弃绝》 (1893) 《素芭》 (1893) 《人是活着,还是死了?》 (1892) 《摩诃摩耶》 (1892) 《太阳与乌云》 (1894) ,中篇《四个人》 (1916) ,长篇《沉船》 (1906) 《戈拉》 (1910) 《家庭与世界》 (1916) 《两姐妹》 (1932) ;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 (1911) 《摩克多塔拉》 (1925) 《夹竹桃》 (1926) ;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贸易》 (1881) 《中国的谈话》 (1924) 《俄罗斯书简》 (1931)等。
在孟加拉文里,据印度人说:他的诗较英文写的尤为美丽,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 他的散文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都是使用泰戈尔的诗歌其中印度的国歌就是《人民的意志》 ,孟加拉国的国歌是《金色的孟加拉》 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短篇《金香木花》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新月集》中的《对岸》 、 《职业》 ,也入选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本中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千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人民的意志》这首歌,于 1950 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 70 高龄时学习作画,绘制的 1500 帧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大事记1861 年 5 月 7 日,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戴宾德纳特·泰戈尔是闻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会名流泰戈尔在这样一个文坛世家环境 的薰陶下,8 岁开始写诗,12 岁开始写剧本,15 岁发表了第一首 散文诗《野花》 ,17 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 才华横溢的 泰戈尔从小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878 年,他遵父兄意 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研究西方音乐 1880 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 1884 年,离 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泰戈尔1886 年,他发表《新月集》 ,成 为印度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这期间,他还撰写了许多抨击美国殖民统治政论文章 1901 年,泰戈尔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这所学校在 1912 年发展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 1905 年,泰戈尔投身于民族独立运动,创作了《洪水》等爱国歌曲 《人民的意志》被定为今日印度的国歌 1910 年,泰戈尔发表长篇小说《戈拉》 1916 年,发表长篇小说《家庭和世界》 1912 年,泰戈尔以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13 年发表为人们所熟知的《飞鸟集》和《园丁集》 。
20 世纪 20 年代,泰戈尔曾多次出国访问,并与世界各国文化名人一起组织反战的和平团体 30 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泰戈尔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在我离去之前,我向每一个家庭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 ” 1941 年,泰戈尔与世长辞,享年 80 岁 泰戈尔一贯强调中印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 1881 年,他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 1915 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 (《新青年》 )第 2 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 首作品中“信爱、童泰戈尔1924年来华访问期间在北京的照片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1916 年,他在日本发表谈话,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动 1924 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 “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 “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 ”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 1924 年,他访问中国,回国发表了《在中国的谈话》 。
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他屡次发表公开信、谈话和诗篇,斥责日本帝国主义,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1956 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 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 ,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 ”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冰心体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 “典雅” 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她还非常善于运用形容词重叠形式,语言活泼而意味深长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 语言冰心(1900年 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福建福州( 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 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 、 「言语」 、 「政事」 、 「文学」 「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的生活 此外, 《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耶!”是东晋名士桓温的名句,它就出自《世说新语》 如今, 《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