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规划汇总(修改)-温州第二十三中.doc
81页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十二五”吋期,是温州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都市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是温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教育事业 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浙江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温州市教育发展“十二五” 规划》,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分析(-)学校办学规模从2006年学校的五个年级段、26个教学班发展到六个年级段、30个班级学生 人数从1293名学生(平均班额50人)增加到1302人(平均班额不到44人,初中只有 40人)教职工从2005年的92人发展到现在的129人目前,学校初中每段为6个平行班,高中每段只有4个班,办学规模太小,难以 形成规模效益尤其是高中,离市政府对我校增设高中部的批文,以及市教育局对全市 普通高中整改的最小规模6个班还少2个班,教学管理,分科教学难度较大,制约了教 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硬件设施2005年8月学校搬迁至现在的校址,学校总投资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 9万 平方米;2006年9月15 □举行落成奠基仪式,由安居工程指挥移交给学校管理和建设。
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进一步完善和建设行政楼、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多功能报告厅、 室内体育馆、运动场、食堂;改建休闲广场为学子广场,购置4棵大树木,壇填4块大 石头,改建凹地为水池2010年在各个楼层增设直饮机,倡导健康饮水,提倡节约坏保 加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如建成温州市首个数字实验室,建成气象站,增 加电子阅览室、音美舞教室,校园内樟树成荫,银杏轩邈,是一所花园式的美丽学校 今天的温二十三中,绿树葱郁、繁花满地、干净清爽,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 和生活环境,是人与口然和谐相处的家园,是市花园式单位但是,我校的硬件设施远不能满足学校现有教育教学的需求,更制约了学校的进 一步发展因为学校当初创办以黃龙住宅区的配套工程来建设,属于义务教育基础设施, 后来考虑到市区西部没有普通高中,又在我校增设高中部,使学校成为完全中学,所以 最初的规划与现在发展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别,故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设施严重不足:(1) 教育教学辅助用房严重不足,我校各类实验室、机房、图书馆和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均不 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2)学校没冇宿舍楼,现有学生宿舍由原來科技楼四、五楼改建 而成,学生住宿条件、生活管理和安全隐患均较大;(3)学生体育运动场所相对短缺, 现有学校操场是250米跑道,随着综合大楼建设启动将进一步缩小学校的体育活动空间: (4)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网络硬件设备属于淘汰范畴,需及时更新升级; 校园监控设备虽然有但缺乏有效整合,需进一步升级整合;校园网站建设跟不上学校教 育教学发展需要;缺乏网络管理专业技术人0。
三) 校园文化建设五年来,学校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秉承瓯江水Z灵气,承载君子峰之稳重,用君子 Z学行來指导学生和教师发展,践行“学Z以恒,行Z以德”的校训、努力形成“严谨、 通达、合作、创新”的教风,以“勤勉、坦诚、乐群、门主”的学风,“科学、民主、 和谐、进取”的校风积极开展学生和教师文化活动,如开展“文化年”活动、“国学 进社区”、“名家进校园”活动等活动,使人文教育渗透全校师生心灵,营造了活泼淳朴 的校园风气但是在精神引领方而学校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校精神,并内化为师生共同的行动指 南,校园办学历史较短,校园文化积淀不足目丽,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初步提炼出“科学、创新、团队、创业”为核心的“二十三中精神”,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但是有待师生的 共同认可并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引领学校没有统一的标识系统,学校精神缺乏有效载体 去体现、支撑四) 学校管理制度五年而,由于学校新办,缺乏校园文化底蕴,许多管理制度还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 五年來学校重视制度的建设,坚持“依法办学、照章办事”,建设“行政管理系统”、“教 师管理系统”、“德育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学校制度,并把 所有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通过制度文化规范学校办学,深化学校文化内涵,推进现代学 校的制度建设学校现有部分制度制定时间较早,跟不上现代学校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学校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管理的环节还存在没有照章办事的现象五) 师资队伍发展概况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9名,其中①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28名,中级职称39名,初级职称59名,其它3人② 学历结构:硕士 11人,本科111人,专科4人,中专1人,其它2人③ 年龄结构:50岁以上3人;45-49岁8人;40-45岁15人35-39岁26人;30-34岁20人;30岁以下57人④ 党员结构:党员58人,占教师总数的45%学校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教师队伍缺少骨干教师,特别是市“三坛”“三 层次”不多多数学科缺少带头人,不能带领年轻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没有形成良 好的教学教研氛围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专业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二、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培养徳智体美全而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学行并进,健康发展” 的办学理念,高举索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两面大旗,立足校情,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 育规律,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的建设,完善育人机制,优 化结构布局,捉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 主要目标(一)总目标:到2015年,努力将我校打造成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市内有一定影响力、 现代化的、有特色的示范性学校具体目标:六校共建;以创建省市文明单位为核心,创建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 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学校、温州市市重点中学、温州市特色示范 学校四、 发展战略(一)愿景引领,科学发展谋划实施“六校共建”,落实十大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计划,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事实求是,统筹兼顾,用富于内涵、面向未来、饱含创意的愿景引领学 校发展,让师生在学校共同愿景的引领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积极努力,按照教育教学 内在的规律,努力去探索、发现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策略,捉高学校发展质 量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的 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为老师创造发展空间,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 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真正做到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实现 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使学校内部各种要索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 促进的状态,达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努力提高教 师、学生在校的幸福指数,大力推进师生营养健康工程,推进“八个一”行动计划三)开拓创新,特色发展根据学校地域环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 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原冇特色和地方优势,营造宽松环境,积极推进特色项目工作,努 力打造学校特色,积极推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办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继续做强、做大教体结合项目,把自行车运动 项目作为捉高学校知名度的一个载体,积极引进其他体育项目;继续做好“队、团、党” 组织建设为载体的中学生思想道徳建设,把它作为学校徳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 积极开发建设以气彖站为基地的科普教冇特色;积极探索、开发管理、教学、教科研、 艺术、后勤等特色项目四)求真务实,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每一件工作推进 现代学校管理,努力实现民主治校、制度治校、依法治校、以徳治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建立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学 校育人环境,拓展史加广阔的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而和 谐发展,促进和有利于教师专业索质发展,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促 进学校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任务:(-)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行动计划计划背景:学校坚持大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着力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2009年评为温州市文明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捉高主要目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活动,使全校师生的思想 道德素质、精神面貌、文明程度有较大提高,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学校各方面工作再上 新台阶实施策略:1. 加强班子建设,打造强有力的领导集体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捉高教育教学质量3. 加强徳育工作,培育“学行并进、健康发展”的人才4. 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创造优美、和谐、绿色、平安校园5. 开展丰富多彩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推进现代学校管理行动计划计划背景:过去的五年,学校教育逐步走上现代发展的道路,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 未来社会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捉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主要目标:建立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实施策略:1・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员聘任制、项目负责制、民主监督制等2. 建立四大队伍:行政管理队伍、教师管理队伍、学牛管理队伍、校外员管理队伍3. 建立四大质量监控:团队(处室、年级段、教研组、班级、社团等)质量监控体系。
个人(行政、教师、职员、校工、学生等)质量监控体系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基建、服务等)质量监控体系校外(社区、家长、高一级学校)质量监控体系4. 建立学校VI导视系统三)素质教育行动计划计划背景:过去五年,学校全力推进素质教冇,传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积极推进 索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现代人才主要目标:以而向全体学生、全而捉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行并 进、健康发展”的现代人才2011年创建温州市索质教育示范学校1 •徳育为先、全而实施学校徳育系统工程2. 规范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科研工作、推进有效教学3. 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 •学生力求四个发展:全员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尝试“八个一百”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特长发展:开展“三节”,实施“三小”培养计划,建设“三特色”口主发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德育系统工程行动计划计划背景: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部治安环境复杂,家庭教育水平一般学生普 遍存在缺乏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自信心的现象学校徳育队伍年轻教师多,各方面 综合素质高、干劲足,但缺乏经验。
儿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积极整合家庭、学校 与社会各方而的教育力量,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过市青少年思 想道徳建设先进集体、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徳教育先进集休、由预防毒品教育五星级学校、 省暑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称号主要目标:培养“学行并进、健康发展”的现代人才实施策略:1•依据不同年段(初高中六个年级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构建我校的德育目标、徳冇内容、徳冇措施等体系2. 构建徳育管理系统:抓好徳育制度建设,加强徳育队伍建设,健全徳冇工作体制,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