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红旗谱》女性形象分析.doc
5页开题报告书姓名:孙晨晓专业:汉语言文学所属系: 文法系指导教师姓名: 宋菲 职 称: 副教授论文题目:《红旗谱》女性形象分析 开题报告时间:2014年12月25日—、研究背景梁斌作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写出来史诗般的《红 旗谱》,《红旗谱》中在塑造了朱老忠、朱老巩等一系列农民革命英雄 形象的同时还描写了三代不同的典型的女性形象,如身处苦难老世界的 严老奶奶,身处战乱年代不得不考虑自己生存问题的贵他娘、涛他娘, 以及身处新旧交替时代勇于反抗、敢于追求思想和爱情自由的青年女性 春兰、严萍他不仅仅是为了塑造女性人物而写,而是这三代女性的发 展也代表了中国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通过对《红旗谱》中女性形象的 整体把握,了解女性逐步觉醒的历程作品中梁斌先生表现了对处于中 国社会底层的农村女性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女性主体意识的萌芽对我们 的后代的影响值得深思,虽然关于这些方面前人已做出过许多深入的研 究,但我并不想因此就望而却步毕竟,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对我们现 在讲究男女平等的社会是有极大影响的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有关《红旗谱》的研究曾掀起三次高潮:第一次,从出版到1959 年底,主要集中在《红旗谱》的主题,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艺术价值 方面,以《文艺报》主持召开座谈会,出版《革命英雄的谱系-〈红旗谱〉 评论集》为标志,第二次研究高潮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 中期为一个阶段。
此时期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以温超藩,张金池,宋 安娜编著的《梁斌作品评论集》为代表新世纪伊始,随着各学科的百 年回顾,《红旗谱》荣列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百年百种优秀读物”,以2004 年《梁斌新论》为代表迎来了它的第三次高潮《红旗谱》出版半年后,《文艺报》,《文汇报》召集梁斌及其老战 友座谈,谈论《红旗谱》的时代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及意义,河北省文 联也组织了类似的座谈、采访胡苏在《革命英雄的谱系-〈红旗谱〉读 后记》中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一部比美玉珍贵千倍的书其对《红 旗谱》的肯定和赞誉进一步推动了《红旗谱》的传播及相关探讨中国 作协副主席邵荃麟肯定《红旗谱》是一部“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民主革命 时期的中国农民生活与斗争,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深度与高度的作品” 对于《红旗谱》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冯牧和黄昭彦所著《新时代生活的 画卷-略谈十年长篇小说的丰收》中有对朱老忠等人物形象的描写北 京大学瞿秋白《试论朱老忠的形象》等都对其中的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 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得到了研究者不同程度的关注,受到人们的好 评,许之乔的《〈红旗谱〉中人民大众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从人与人的交往, 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角度,讨论了《红旗谱》中的女性形象如妇女形象: 严老奶奶、涛他娘、贵他娘,春兰娘等人物;青年女性:严萍、春兰等。
其他还有陆行良的《严运涛与春兰》(《文汇报》1960年11月16 H),《试谈〈红旗谱〉的人物形象》(周申明《天津日报》1961年12月16 日),此时期对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有初步的宏观的关注对《红旗谱》 研究的论文集除了《革命英雄的谱系》之外,还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58 年10月出版的王知伊的《谈〈红旗谱〉的故事与人物》当然在“文革”中《红旗谱》被批判为“写成错误路线”,是“黑 谱”,“反动小说”,“文革”结束后对《红旗谱》及梁斌在“文革” 中的遭遇给予了一定的关注,70年达末80年代初,有相当数量的文章 针对“文革”中对《红旗谱》的错误批判做了针锋相对的否定和重新认 识,如《重评〈红旗谱-驳所谓“专写错误路线”的谬论〉》(召珂,文 艺报,1978年第3期),《重读〈红旗谱〉》(冯健男,河北日报1978 年8月31日)在此基础上有关《红旗谱》的学术研究迅速蓬勃发展, 徐荣街、叶维泗的《论〈红旗谱〉的民族特色-重读梁斌同志的〈红旗谱>》, 李保均的《〈红旗谱〉的语言艺术》,又如《运涛和春兰-谈〈红旗谱〉里 的爱情描写》(再生,内蒙古日报,1980年9月4日)80年代末到 90年代中期,在涌来的各种思潮,新式话语,批评方法的指引下人们曾 一度要拜托传统,抛弃经典,于是很多经典名著在人们刻意的审视,刻 薄的批判中,失却了往日的光环,诞生在十七年新文学时期,享有“中 国新文学里程碑”赞誉的《红旗谱》也经受了这样的命运与挑战。
从文 化美学视角对《红旗谱》进行研究的有:黎福刚的《从宿命的轮回到意 识的觉醒一浅论〈红旗谱〉中所反映的农民自身精神文化革命进程》国外对于研究梁斌的情况,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资料的有限,本人只 能间接了解一点在此不再作介绍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梁斌《红旗谱》中三代不同女性形象的分析与整体 把握,正文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关于老年女性的代表严老奶奶的形象分 析,主要包括了对严老奶奶勤劳隐忍与仁爱慈祥等性格的分析;二是身 处战乱难自保的中年女性贵他娘与涛他娘的女性形象分析,分别分析了 贵他娘与涛他娘的人物形象;三是对新青年知识分子春兰、严萍的形象 分析,描写了春兰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最终从整体上把握《红旗谱》 中女性形象,总体概况了女性的逐步觉醒的这一历程以下是论文的提纲目录:一、 老年女性的代表:身处苦难的严老奶奶(一) 严老奶奶的勤劳隐忍(二) 严老奶奶的仁爱慈祥与善良二、 中年女性的代表:身处战乱难自保的贵他娘、涛他娘(一) 贵他娘的形象分析(二) 涛他娘的形象分析三、 青年女性的代表:勇于反抗的春兰、严萍(一) 春兰的形象分析(二) 严萍形象分析四、 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对《红旗谱》的中三代女性性格的解读,了解当时写作的时 代背景及社会发展现状。
2. 在解读《红旗谱》中革命英雄形象的同时,了解同时代女性思想 的不断觉醒和解放3•整体把握三代女性的发展历程,了解女性逐步觉醒的历程,感受 女性女性思想解放对我们的深远影响五、 论文写作进度安排1. 2014年11月一12月,搜集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 撰写开题报告及提纲2.2015年3月一4月,初步完成论文初稿,并对论文的问题进行修 改3. 2015年4月一5月,完成论文二稿4. 2015年5月,修改论文定稿,接受导师的评审装订论文,准备 论文答辩六、 参考文献[1] 梁斌,红旗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2] 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梁斌研究专集,福州:海峡文艺出 版社,1985年[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史-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4]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5] 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6] 梁斌,我怎样创作了<红旗谱〉,春朝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7] 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精神,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8] 戴锦华,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当代电影,1990年,第3 期。
[9] 李进超,“无我”,“有我”,“自我”---<红旗谱〉中女性形象的文化 分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6期[10] 谢丽,从埋没走向绽放---《红旗谱》女性形象分析,殷都学刊, 2014年,第35卷(第2期)[11] 田英宣,再现中国二十世纪初农村女性生活原生态---<红旗谱〉 女性形象解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8年,第1期[12] 郑春风,试论十七年文学女性意识的自我消解,松辽学刊,1996 年,第1期[13] 李波,试论梁斌<红旗谱〉的爱情描写,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14] 张俊梅,论亲属称谓的泛化,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2012 年[15] 李雪华,言说和倾听一一“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加恋爱”创 作模式的性别审视,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8年[16] 王爱平,论四十年代国统区乡土小说的现代意识,硕士学位论 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17] Mary Wollstonecraft,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Nabu press,201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