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9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丈夫之冠也(guàn)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B.惩山北之塞(sè) 曾益其所不能(céng)C.箕奋运于渤海之尾(běn) 塞上燕脂凝夜紫(yān)D.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 舜发于畎亩之中(quǎn)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行天下之大道 独行其道 D.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细柳,以备胡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将/以下骑/送迎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下列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的人。
B.周亚夫是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C.汉文帝是个明君,深明大义,知人善任D.智叟是一个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5.古诗文默写5分)(1)此中有真意, 2)烽火连三月, 3) ,提携玉龙为君死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风休住, 5)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6)《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7)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饮酒》(其五)],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也是风雅6.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学校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5分活动一:征集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下联: 活动二:举办辩论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有关部门取缔了路边摊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观点,阐述理由3分) 二、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5分)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窅(yao)然:远去的样子7.而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 8.下列诗句中,哪一向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3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 (2)杂然相许 (3)是山余亦未登 (4)向吾远游冀、雍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12.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2分)(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7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注释】①支:通“肢”。
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劳其筋骨 劳: (3)发于声,而后喻 喻: (4)非徒愈病 徒: 1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5.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 ”。
16.[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5分) (四)(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清官周忱[明]焦达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