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杜甫生平简介.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03591532
  • 上传时间:2024-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杜甫生平简介李白:生平事迹年少有为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 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 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 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 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 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 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 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 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 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 三峡流 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 中去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 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 皇帝 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 道家法术,而 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 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 玉真公主随他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 备受恩宠的道土,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 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 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 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 荣禄仕宦,这是 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 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 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 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 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 大鹏遇希有鸟 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 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 是正当在洞庭湖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 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 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

      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 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 了庐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 这既弓I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弓I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 他认为往日之 都,已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 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 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 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 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 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 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 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 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 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 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 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 乌栖曲》。

      这首诗后 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 乐府诗 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弓I起了李白的怀古之 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 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 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 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 武昌)他在江夏结识 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 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 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 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 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 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 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 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 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 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 (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初进长安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已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 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 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 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 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 汉朝,并在结 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 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 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 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 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 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 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 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 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 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 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 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 紫极宫,不料竟在 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 并呈上袖中的诗本。

      贺知章颇为欣赏 《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 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 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 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 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 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 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 叹,离开了长安赐金放还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 (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 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 “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 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 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 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 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 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 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 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 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 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 中国,给 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 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 产生了一些嫌隙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 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再次远行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 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 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而“性 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两 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 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 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 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 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 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 响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箓(道 教的秘文)、授道箓去了李白到 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 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 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 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 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 隐土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 李邕就在 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 江东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 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 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不久, 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 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 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 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 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 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 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应邀入幕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 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 永王李璘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 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 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 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 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 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 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 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 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 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 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公元757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