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哈工程】西方文明史课件--哥特建筑的几个名词解释.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0603726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哥特建筑的几个名词解释 它们都是哥特式时期产生的结构作法,而且体现哥特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 骨架券: 先说拱券,两个柱子上(或者两面平行的墙)可以做一个半圆形的拱券,用来承受屋 顶的重量,拱券是古罗马时期出现的,它的意义在于能将屋顶的跨度做的很大同时由于 是半圆形券,拱的高度就是跨度的一半 然后说“尖拱” ,拱的形状不是半圆,而是由两段弧拼在一起,有两个圆心,弧的交点 就成为一个尖点,是拱的最高点它的好处在于拱的高度不受跨度的限制,在力学上也是 更合理的 而哥特时期出现的骨架券,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 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采用这种方式, 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减少了券脚的推力,也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 扶壁顾名思义,就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就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 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有向外的推力,而扶壁是将墙向内推 在离外墙一段距离的地方做柱子,在这个柱子和外墙间做一道拱券,用拱券来产生向 内的推力一般在柱子的上方还会砌上尖塔 平时看到的哥特教堂的侧面会有许多高的尖塔,塔与中间的建筑(中厅)间有许多弧 (券) ,这就是飞扶壁。

      飞券: 和抵御中舱拱顶的侧推力有关罗曼教堂中舱拱顶的侧推力是由舷舱的拱顶来平衡的, 而舷舱拱顶的外向侧推力由厚厚的外墙来抵御哥特主教堂拱顶用了肋架券之后,侧推力 集中到了墩子头上,因此只要在墩子头上来平衡它们就可以了加以拱顶减薄和使用尖券, 侧推力也小得多了于是,哥特主教堂采用了最有特色的结构方法,就是用飞券来抵住中 舱墩子头飞券立足于大厅的外侧,以一个扁扁的柱墩形式垂直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向中 舱的墩子头架起半个券,把侧推力传递过来,用扶壁的重量和基础抵消中舱拱顶的侧推 力不再由舷舱的拱顶来负担,中舱可以大大高于舷舱,在高出于舷舱拱顶的侧面开从墩子 到墩子的大面积的窗子,中舱得以摆脱了罗曼教堂的阴暗和压抑而满足市民们新的审美要 求同时,飞券成排地高高跨越在舷舱上空,以致教堂的外观轻灵通透,极富弹性,克服 了大多数罗曼教堂的沉重封闭甚至笨拙尤其在圣坛部分,它们随着半圆形的外墙作放射 状排列,衬着蓝天更充分地显示出飞越的灵巧空前未有的结构创新,成就了空前未有的 建筑艺术 尖券: 也就是肋架券都是圆形的,而是尖矢形的尖券的好处,一是可以调节起券的角度, 使券脚同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不同跨度的拱和券的最高点,也就是矢尖,都在同一个高度上。

      尖券的另一个好处是侧推力比半圆券小在罗曼教堂里,为了平衡中舱拱顶的侧推力,用 了不少方法,都很笨重,而且舷舱的拱顶不能比中舱的低太多,所以中舱上不能开比较大、 比较多的高侧窗,以致中舱很阴暗阴暗适合当时的宗教情绪,但却不适合哥特时代的城 市市民心理尖券减少了侧推力之后,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尖券在视 觉上比半圆券轻巧,更有向上的动势,和肋架券的艺术效果完全一致 肋架券: 券架在柱子顶上, “蹼”架在券上 “蹼”的重量传到券上,由券传到柱子再传到基础 这是一框架式的结构,券成了肋,重力的传递很明确使用肋架券的第一好处是“蹼”的 厚度大大减小,可以薄到 25--30 厘米左右,因此节约了材料,减轻了结构重量,并且可以 在建造时先砌筑肋架券,然后将“蹼”填充到几个券之间去,从而少用许多模板,使施工 经济,简便快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