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7《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00292661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7《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17 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p 】 《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拟淘金者的口吻,说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风光,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干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教学目的】 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或联络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风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络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风光 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1.生字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可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识字书写时,注意“簸”是上下构造;教学“涯”的书写时,强调右边外部是“厂”,不要多加一点;“莺”中间是“冖”,不 要写成“宀” 2.阅读理解 本课3首古诗都是七言诗,描写的都是自然美景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络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以丰富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感受本课3首古诗要求背诵,在背诵的根底上要求默写《江南春》 3.表达运用 古诗中有许多精妙的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构造一样、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一样的修辞方法。

      《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许多古诗词的这一特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 〔2〕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 〔3〕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4〕查找对偶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浪淘沙》〔其一〕 课时目的 1.会写“涯”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宏伟气势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 4.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黄河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宏伟气势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老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读,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①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 ②第二句: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 ③指名读、师范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4〕指导书写“涯”这个字。

      〔5〕小结: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发奋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6〕找学生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宏伟气势的 ①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 ②“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齐读诗句 〔2〕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①直上——浪大、浪高 ②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静谧美妙、温馨甜蜜 ③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出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及牛郎织女家的宁静温馨〕 〔4〕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宏伟气势的?〔运用了夸大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全班齐读 3.出示黄河图片,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 在理解、感悟的根底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江南春》 课时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 《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春天万物复苏,活力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 5.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出色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出色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读准生字“郭”的读音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老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寺庙 楼台 烟雨〕 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展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四、背诵、默写 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课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图片,根据图片配诗句 3.指名背诵,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书湖阴先生壁》 课时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风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题壁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 4.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在钟山的邻居理解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重的政治色彩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读准生字“畦、闼”的读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指名读 〔3〕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茅檐、花木、水流、稻田、青山〕 〔2〕结合注释理解“苔”“畦”“排闼”这几个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理解“长”“手自栽”的意思〔“长”是“经常”的意思,“手自栽”是“亲手栽种”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 〔4〕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简朴的茅屋经常清扫,干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5〕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 〔3〕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对山水的喜欢〔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 〔4〕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