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8501857
  • 上传时间:2023-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1.我们周围的变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利用实验材料做蜡烛燃烧的实验2、难点:能仔细观察蜡烛加热和燃烧的现象,比较、判断并描述出两类物质变化的不同教学准备: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导入1.出示生日蜡烛,谈话:同学们过生日时蛋糕上一定少不了蜡烛吧,这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你们能说说蜡烛是种什么样的物体?2.提问:生活中见过蜡烛的变化吗?有哪些变化?3.学生讨论,回答二、研究蜡烛的变化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7、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8.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9.汇报交流实验现象10.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 11.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紧紧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中找到证据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3、谈话:判断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哪类变化时要说出最充分的证据4、小组讨论汇报5、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四、巩固练习看书74页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交流汇报实验现象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蜡烛的变化,学生很熟悉,可以让学生交流体会蜡烛能燃烧,发光发热;蜡烛会熔化,冷却后会凝固;这就是蜡烛的主要变化两类变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有没有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是有依据的板书设计:我们周围的变化形态、状态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教学反思: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没有特别的感悟,一切皆自然教师可以将物质的变化集中鲜明的呈献,充分让学生体悟再次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特点很难认知,需要教师创设刺激的明显的现象冲击学生的眼球和心灵2.铁钉生锈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试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知识与技能: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的实验方案2、难点:设计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教学准备:无锈铁钉、试管、保鲜袋、干燥剂、细线、凉开水、油、砂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导入出示两种铁钉,生锈的和没有生锈的。

      谈话:这是些常见的铁钉,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提问:铁制品生锈在生活中很常见,看看书上的这些物品哪里生锈了?谈话: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生锈的物品?5.学生讨论,回答二、比较铁与铁锈的不同1.谈话:你们也带了一些生了锈的铁制品,与没有生锈的比较比较铁锈是什么样的?它和铁有什么不同?2.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的?3.学生分组观察,记录4.学生交流并汇报三、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1.提问:这些铁制品是怎么会生锈的呢?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猜看铁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生锈?2.学生讨论交流3.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们说的这些原因是正确的? 4.看看34页王刚这个小组是怎么考虑的5.教师指导学生仿照书上设计实验方案 6.请各组参照书上这个小组的研究方案也来设计一份实验方案?7.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记录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实验结果,证明学生的猜测结果)8.小结:铁制品容易生锈主要是应为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以及一些酸检盐四、了解防锈的方法现在我们知道了铁生锈是由于表面沾了水,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等原因造成的,而铁锈那么松软,容易酥松剥落,使铁不再兼顾,那我们该怎样防止生锈呢?交流讨论汇报防锈方法。

      在我们生活中,或是你家里的一些铁制品都是用哪些方法防治生锈的啊?4.回家继续调查人们对家中铁制品的防锈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铁和铁锈由一个充分的认识,知道铁锈是一种和铁完全不相同的新物质探究铁生锈的因素,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通过讨论就可以否定一些幼稚的想法,对于很难评价的因素可以通过实验验证板书设计:2.铁钉生锈了水空气酸、碱、盐教学反思:探究铁生锈的因素,需要做一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对于量的控制,学生很难把握,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设计实验这一环节进行引导3.变色花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科学知识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o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果冻盒(贴上标签)、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

      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各种待检测物品、柠檬、梨、柚子各一块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变魔术探奥秘1.谈话: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你们愿意看吗?2.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3.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4.“花为什么变色了?”你们觉得是怎么回事?5.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6.谈话: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7.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1)学生操作: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包心菜汁,观察有什么现象?(紫包心菜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2)谈话:像白醋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3)提问: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想想你们家里炒菜、做汤用的盐属于哪一类物质呢?(5)学生操作:将紫包心菜汁滴入盐水中五六滴,看看盐水是否变红或变绿。

      6)谈话: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包心菜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类似紫包心菜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指示剂实验室里经常用指示剂检验酸和碱,工厂在检验产品质量时、医院在某些化验中也经常用到它,因为它使用非常方便指示剂种类也很多,我们今天只认识了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制作出来的二、自制指示剂1.教师介绍用紫包心菜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第一步:将紫包心菜(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包心菜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2.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包心菜的薄叶,少用梗;(2)紫包心菜撕的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3.学生制作指示剂三、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1.学生操作: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洗净的果冻盒里或白色的瓶盖里,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洗发水、自来水、小苏打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

      2.谈话:我们用紫包心菜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四、课后练习1.课后作业:(1)用自制的紫包心菜汁或检测纸检测秦淮河水的酸碱性2)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实际授课,教师没有用“变色花”来导入,因为对纸的要求和实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采用了将水、白醋、碱水这三种液体让学生分辨的导入开门见山,告诉学生像白醋这样遇到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就是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遇到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就是碱性物质;注意不吸水的物质,要让紫甘蓝水充分与物质接触反应,例如菜叶子要制成叶子水来测试板书设计:3.变色花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指示剂教学反思: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不够充分,其实身边有很多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只是效果明显程度不一样也有实验室中专门的ph试纸,教师应该加以拓展4.洗衣服的学问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科学知识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