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中(第1-5课)复习提纲.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lizhe****0920
  • 文档编号:34950003
  • 上传时间:2018-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7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1-5课)复习提纲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我与社会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日常观察;社会调查活动;社会服务活动;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2. 对社会生活感受的变化 1)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的原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 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2)对社会生活感受变化的表现 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③我 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 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4.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不同的身份 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 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1.2在社会中成长 1.分享你在参加诸如环保志愿者、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等公益活动中的付出和收获 付出:时间、精力等2 收获(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参加公益活动,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 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利于树立责任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创 新能力 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社会化的途径: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2)社会化的结果: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 养成,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为什么说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②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是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要求有哪些?)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 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 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参与社会的重要性 我们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列举你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3 义务植树(献血);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美化校园的公益活动;到社区向人民群众宣传法律 (防火、防灾、防病)知识活动;等等 7.教育部等部门为什么积极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①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亲近自然和社会;②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使书本知识和生活 经验深度融合;③有利于中小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整个研学旅行过程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1网络改变世界 1.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的利(积极作用)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②互联网打 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 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 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的弊(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 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 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 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3.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健全网络举报制度有何意义?)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 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有 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有利于理性运用现代媒介服务于社会公共生活,传递正能 量4 4.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表现在哪些方面?(开展“中国好网民”系 列活动,体现了网络的什么作用?) 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 传播的速度。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快了各种 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 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5.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扰乱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和 谐稳定;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破坏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 健康发展;等等 6.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国家: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 社会:加强对网络的监督,避免谣言的重复传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提高 网民的辨别能力、防范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避谣机制;在网民中开展 诚信发言、抵制谣言等互助活动;文明办网,从严自律 公民:文明上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等 7.你知道的网络安全危机有哪些?(列举常见的互联网安全问题) 网络恐怖活动;电信诈骗;网络不良信息;网络谣言;网络黑客攻击;利用网络窃取 个人信息;等 8(1)为什么说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①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②大量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 的深度;③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2)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有哪些? 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人际关系;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易诱发违法犯罪5 9.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1)表现:信息泄露、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2)危害: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 和不安 10.网络诈骗 (1)网络诈骗会带来哪些危害? 危及信息网络安全;非法占有他人财产;隐蔽性强,对社会危害大;蚕食社会诚信底 线,危害社会经济安全稳定 (2)针对网络诈骗,青少年应怎么做? 磨砺坚强意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贪图便宜, 自觉抵制网络违法信息的传播;依法律己,并依法监督、网上违法行为;学会辨析网 络信息,警惕网络陷阱等 11.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利:①强大的搜索功能:新媒体的即时性决定了信息的快速传播,提高了我们工作、 学习的效率②快捷的交流平台:微博、等在促进公民的话语表达,增强社会互 动、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更多的购物选择: 免去了上街购物的烦琐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促进了经济发展④“互联网+”时 代的到来,使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弊:①新媒体的开放性、无拘束性为谣言滋生和传播提供了环境;②网络交往的对象 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网民无所顾忌地宣泄微博等新媒体的社会公信 力在无形中受到损害;③信息在短时间内快捷传播助推舆情的发酵,可能会增加某些 事件的安全隐患系数等 2.2合理利用网络 1.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为了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 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6 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坚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网络生 活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高扬主旋律 2.列举你知道的或参与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 (1)网络公益行动:利用网络开展疾病救助、扶贫救灾、帮农义卖、阳光助学、关爱留守儿童; 网络公益捐款活动;中国网络植树公益行动;利用寻找失联人员;等 (2)感受:通过参加这些网络公益行动,我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承担了社会责任, 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从而使自己进一步了解,增进关心社会的情 感,推进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未来更加美好。

      3.国家开展打击网络不良信息行动有何意义? 有利于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我们中学生能够为维护网络安全做些什么? 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共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学习网络安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 为;发现网络安全问题不传播,及时举报;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技能,保护自身信息 安全;等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3.1 维护秩序 1.什么是社会秩序?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包括的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 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 的约定 规则的种类: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7 3.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 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 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 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 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 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 会的良性运行 3.2 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 进社会有序运行 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 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 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8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改进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