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视频讲解内容.docx
19页第四讲内容 线段及其终结一、线段1、线段的定义线段的定义:至少有三笔构成,且前连续三笔必须有重叠2、线段分类A、 从方向上分类:线段按其方向,分为上涨线段和下跌线段上涨线段是由第 一笔为上涨的笔开始构成下跌线段是由第一笔为下跌的笔构成B、 从形态上分类(1) 无中枢线段:连续三笔以上,却不构成中枢如上图中的前两个2) 一中枢线段:由多笔(至少五笔以上)构成,只形态一个中枢如上图中间 两个3) 两中枢以上线段:由多笔构成(至少九笔以上),至少出现两个以上连续的 没有重叠的同级别中枢如上图后两个上图中,黑色的为笔,红线的为线段C、 从级别上分类按常用的,从1分钟、5分钟(或15分钟)、30分钟(或60分钟)、日线、周线、 月线、季线、年线当然,对于月线、季线、年线级别的线段非常少见下图是上证指数2015年2月3日一5日的1分钟图谱图中黄线为笔,红线为线段; 红色方框为上涨中枢,蓝色方框为下跌中枢;绿色为同级别分解线两根同级别分解线之间代表一个线段级的上涨或下跌线段12是由五笔构成的无中枢线段形态线段23是由 两个中枢构成的上涨线段34和56是由一个中枢构成的下跌线段67是由三笔构成的无 中枢上涨线段。
那么,一分钟图上这些线段级的上涨或下跌,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1分钟图中的 每一个线段,是代表上一级别即5分钟级别图谱中的一笔同级别线处的高点或低点,代 表上一级别图中一笔的起点或结束点,当然有相应的分型存在再如,日线图中的一笔上涨或下跌,就是由30分钟(60分钟)一个线段级的上涨或 下跌构成讲到这儿,大家当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先学分型,再学笔,然后中枢,接着学线段了 因为每一笔的两端,均对应着一顶一底两个分型,也就是说,分型是构成笔的组件(或形 象一些叫它零件),而笔又是中枢的组合,无中枢虽然可以构成线段,同级别分解,又必 然使每一个线段必然对应一个以上中枢上图45有人说,这不是没中枢吗,事实上,它 是有的,以后讲这种特殊的中枢形式在这儿提一个要求:如同上图,你在自己画笔、画中枢时,就按上面的例子,黄线画 笔,红色画上涨中枢,蓝线画下跌中枢,绿线画同级别分解线线段,也可以用红色画出 来,也可以不画画的线太多,显得画面乱,不美观二、线段的破坏结,1、线段破坏的定义:一个线段级的上涨或下跌,被相连的线段级的下跌或上涨所终 即为线段的破坏说明:线段必须线段才能破坏,不能由笔破坏线段2、线段的初级终结:1+1模式A、1+1模式的解释:(1)在上涨趋势中,当某一笔无法创新出左侧临近高点的新高,且下一笔创出左侧 临近低点的新低,则意味着上涨线段被终结。
2)在下跌趋势中,当某一笔无法创出左侧临近低点的新低,且下一笔创出临近高 点的新高,则意味着下跌线段被终结上图左图中,2的高点没有高过0(1个高点不能创新高),3的低点又低于左侧的低 点1(1个低点创出新低),那么23这一笔就终结了左侧的上涨线段有人会问了,上面的“说明”还在,明明说不能由笔终结线段,怎么能说23这一笔 终结了左侧上涨线段呢?23是一笔不错,但其之前还有两笔01和02,与23至少可以形成定义中至少三笔构 成的线段,因为23之后仍将有其他笔的存在,所以,它是一个没有走完的线段,所以, 1+1模式终结模式中提到的线段被笔所终结,是因为这一笔之前至少还有两笔已经存在上图右图中,2这个低点没创出左侧0这个低点的新低,随后一笔到3这个高点,却 创出的左侧相临高点1的新高,这样,1个低点没创新低,紧接着1个高点创出新高,形 成1+1终结,即23这一笔结束了前面下跌的线段B、1+1终结模式示例请问,下图中,共有几条线段?我给出两个一样的图,一个画出线段,一个不画建 议朋友们先把不画的图截出来,自己先画之,然后对照,并理解为什么应当这样画?下面给一个原图11131012141+1终结模式的关键,对于上涨线段,首先要找不创新高和接着创出新低的两个点。
而对于下跌线段,首先要找出不创新低,接着创出新高的两个点对于上图,由于是由上涨笔开始的,第一个线段当属上涨线段找不创新高和接 着创出新低的两个点6创了新低,接着7没创新高,那67是否终结了前面的上涨线段, 显然不是,对于上涨线段,必须是先不创新高,然后才不创新低来进行终结因此,向后 看,7没创出5的新高,8却没创6的新低,这个也不行9又创出了新高,只有11没创 新出9的新低,紧接着一笔下来的低点12,创出了 10的新低,那么,11到12这一笔, 就终结了前面的上涨一笔从9开始,到14,属于下跌线段,9处,用绿线打一个同级别 分解线那么,上图就只有两条线段,0到9和9到14如下图,你做对了吗?下面给两个1+1终结的实例图谱:3、1+1模式终结不了的情况有关特征序列,这里不再引用原著中的定义,看下面的图更容易理解一些0特征序列示意图上图A中,黑色的为笔,它与前面的图例是有区别的,就是9这个高点没创出新高 由于01是上涨笔,第一个线段必为上涨线段,要找第一个不创新高的点和紧接着创出新 低的两个点同样原因,6不能当做第1个点,因为得是第1个不创新高的此时,7为第1个不创新高的点,下来一笔的低点8却没左侧相临的低点6低,不过 却低于前面的低点4。
接下来,9没创7的新高,10却创出了 8甚至6的新低,这时问题 出来了,到底是拿78这一笔下终结前面的上涨线段,还是拿910这一笔下,终结前面的 上涨线段?这时,我们引入特征序列看看倒底用哪段对于以上涨笔起涨的图A来说,我们把每一笔下跌,从高点到低点,画成一个K线 形态,就是图中的红柱子a、b、c、d、e五根这时,我们发现,b和c有包含关系,上 涨的,取高高,形态绿色线,那么,这根绿色K线的低点为b的低点4,且a、绿柱和d 构成顶分型,现在,我们明白,这个顶分型要想成为顶分型,必须得d的低点8低于b 的低点4,与6无关因此,不是用910这一笔来终结前面的上涨线段,而是用78来终 结关键是,8这个点可以高于6, 56和34有包含关系,只要8低于4就可以了用同 样的方式,反相来思维,仍可以得出,图B仍是用78 一笔终结前面的下跌线段于是, 我们得出一结论:若有包含关系,可采用“隔山打牛”之法进行比较就是隔过左侧6 这个点,直接与4这个点比较当然,对于没有包含关系的,特征序列也同样好用,并少了包含关系处理这一步这 也是1+1终结的由来1+1终结呢,使用起来,直接,省事若有包含关系,就用隔山打 牛的方法1+1终结。
初学者实在找不出用哪一笔去终结,就把特征序列画出来,自会一目 了然下面给一个简易示意图:真搞不明白,就把上涨或下跌笔再向前加几笔,画出特征序 列看图多了之后,一眼就能看出来了慢慢练吧,功到自然成上流线段终结 下践瞒段终结当有效珍了0之后,实除上严生了 当a项有我上夺孑N后.实际上产生了婴; 舞;至此,我们把线段的破坏讲清楚了,也讲了线段只有被线段所破坏,不能被笔,当然, 这个笔是指一笔所破坏并讲了 1+1终结破坏模式可是,线段把线段破坏了,它有什么 意义呢?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级别的一个完整的上涨或下跌,都是从一个低点经过一段相对较 长的上上下下,推升到一个波段高点,然后从此高点开始,再经过下下上上,回到一个相 对低位那么,这个相对的高点或低点,就是这一线段级上涨或下跌的终结点对于上涨, 由于不能做空,出现某一级别线段的终结点之后,是要卖出或等待对于下跌,出线段终 结点之后,是要买进和持股的这就是我们学习线段破坏的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另外,线段的终结,也使得线段内中枢的方向得到确认比如,一个上涨线段,那么, 线段内的中枢方向,就是上涨中枢同理,下跌线段内的中枢方向,就是下跌中枢线段的终结,也使得我们的操作变得简单,每一根终结线打出之后,这根终结线左侧 的走势就不用再理会它了,只考虑右侧的走势类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由于只能做多, 那么右侧是下跌走势的,则不用理会,但做融资融券的,却是可以融券卖出的而对于右 侧是上涨类型的走势出现时,则是我们买进股票的机会出现了4、同级别分解后中枢在右侧的情况无论是上涨或下跌,我们都习惯于看到中枢在最后一笔的左侧,比如对于上涨的终结, 必然对应着最后一笔的背驰,那么这一笔下面临近的中枢必然在此笔左侧,下跌也是这样 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次级别的一笔,不仅是次级别的线段,因为其上下要画同级别分解 线的,但在上一级别,它也是一笔,并且成线段我们讲过,同级别分解,必然使每一个 线段对应一个以上中枢,那为什么这种特殊的一笔成了线段,并没有中枢了呢?事实上有 有的,只是跑到右侧了如下图:上图中,12、23、34构成下跌中枢,56与前面的34有包含关系,取低低,即4为高 点,5为低点,然后与78又有包含关系,仍取低低,这时8为高点,5为低点11明显 高于8, 10到11这一笔终结了 0到9线段级下跌,9处打一同级别分解线12没创10 的新高,13低于11,12到13这一笔,终结了 9到10的上涨,这笔快速的上涨,独自成 线段对于上涨起笔的中枢,当是下上下三段构成,事实上,10-11、11-12、12-13就是 9-10这一线段级上涨的中枢,只是它跑右侧了。
比如,按我画的红线,13在前低点11附近结,并快速的向上运行一笔并突破10的高点,那么,这个上涨中枢,是我们从情感上 可以接受的,只是现在这种形态,仍把它看成上涨中枢,一时无法从习惯上接受而已当然,还有一种快速下跌一笔成线段的情况,也是属于中枢跑到右侧了大家自己找 找看1+1缪结的四料方式A、中枢背驰终结(1)两中枢趋势背驰终结这是一个标准的a+A+b+B+c走势形态,c和b相比,是背驰的,一是表现为大多数 情况下c段比b段短,另外,就是c段对应的MACD指标与b段对应的MACD指标相比背 驰下面两图是上证指数2015年2月上旬的一分钟和五分钟图谱前一个图是一分钟, 后一个图是五分钟均为两中枢趋势背驰终结方式M MA5 ^135 65 4 MA10: 3M1 49 d- L —.« MA:iO: 3i: -k49 + 3171.-54 1 B2 + MA250 5104 OSb_*_L・ W __U h fa.(2)一中枢背驰终结这也是一种较常见的a+A+b终结方式,一般情况下,b段比a段短,且下面所对应的 MACD指标背驰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大级别中枢中的一笔所对应的次级别线段级的上涨和 下跌中,由于大级别一笔的区间限定了它的长度,使得在次级别走势中没有空间形成两中 枢背驰走势。
洗|更多周期.1 MA30 76.97 十 M柚0:78.II 十 MA120: 00.3 1复枳■加F里V I*宾隐瞌肝1 MA25D:"加十 设胃均魏-100.00奏五 89麦四 0956.94 圭二 09卖二 0980 00 圭 ??买一 88共二 0B< 300380买四 8860.00买五 时田 千档Lev£50.00G C Ou L d t 6-盘口40.00上图中,一蓝一红两个小盒子处,必然是对应着次级别的两个中枢,由于是日线级别 的一笔下跌和上涨中的,其次级别当是60分钟或30分钟,下图是30分钟图,。





